回到首頁總目錄  生命之道講壇    講道集(一)

講道集(二)     講道集(三)    講道集(四)

講道集(五)

 

 

第四十題 七個節期(二)

──無酵節

 

    利未記二十三章中記載了上帝爲以色列人設立的七個宗教節期。這七個節期不但對當時的以色列人有著極其重要的屬靈教訓意義,而且對上帝藉著基督救贖人類的大工,也有著極其奇妙的屬靈預表意義。

    我們上題已經一同研究了第一個節期:逾越節。逾越節被宰殺的羊羔實際上是預表基督在十字架上爲我們流血捨命,完成贖罪大功,帶來救贖洪恩說的。以色列人遵守逾越節後,即離開埃及為奴之地,在上帝的帶領之下經過曠野的路程,前往迦南美地。照樣,基督徒信而悔改,接受主的救恩後,也脫離了撒但的轄制和罪惡的捆綁,在上帝的帶領下走完今世的曠野路程,直達屬天的迦南美地──就是榮美的天國和它的京都天上的聖城新耶路撒冷。

    現在我們要繼續研究第二個節期:無酵節,又稱為除酵節。(參出23:14,15. 34:18-20)。上帝藉著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說:『正月十四日黃昏的時候,是耶和華的逾越節。這月十五日是向耶和華守的無酵節,你們要吃無酵餅七日。第一日當有聖會,甚麼勞碌的工作都不可作。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七日。第七日是聖會,甚麼勞碌的工作都不可作。』(利23:5-8)。

    在上帝吩咐以色列人第一次遵守無酵節時,也提到:『你們要吃無酵餅七日。頭一日要把酵從你們各家中除去,因爲從頭一日起,到第七日爲止,凡吃有酵之餅的,必從以色列中剪除。頭一日你們當有聖會,第七日也當有聖會,這兩日之內,除了預備各人所要吃的以外,無論何工都不可作。你們要守無酵節,因為我正當這日把你們的軍隊從埃及地領出來。所以你們要守這日,作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從正月十四日晚上,直到二十一日晚上,你們要喫無酵餅。在你們各家中,七日之內不可有酵。因為凡喫有酵之物的,無論是寄居的,是本地的,必從以色列的會中剪除。有酵的物,你們都不可喫,在你們一切住處要喫無酵餅。』(出12:15-20.另參出13:3-10)。

    這裏提到無酵節七天時間的算法,是『從正月十四日晚上,直到二十一日晚上。』由於猶太人按照聖經中計算日子的方法,都是以每天日落以後,作爲另一天的開始的,因此所謂『正月十四日晚上』,按照聖經中的說法,也就是正月十五日了。因此上帝在前面利未記二十三章中就說:『正月十五日是向耶和華守的無酵節。』這兩處不同的說法都是出於上帝的吩咐,意思是完全相同的。至於逾越節時間的算法,都是從正月十四日黃昏(下午三點到日落)宰殺逾越節羊羔時間開始,一直延續到整夜和天亮時。由此可見,逾越節的絕大部分時間和無酵節的第一天是合在一起的。

    現在我們來看上帝設立無酵節有甚麼美好用意。可以分兩方面來說:一方面,是爲了讓以色列人不斷紀念他們過去在埃及的苦難生活,和上帝對他們所施行的偉大拯救;特別是讓他們紀念在正月十五日那一天上帝將他們從埃及地爲奴之家拯救了出來,他們當時帶著沒有發酵的麵,急忙離開埃及。

    正如上帝藉著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說:『你們要守無酵節,因爲我正當這日把你們的軍隊從埃及地領出來。所以你們要守這日,作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出12:17)。

    摩西也吩咐以色列人說:『你們要紀念從埃及爲奴之家出來的這日,因爲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將你們從這地領出來,有酵的餅都不可吃。』(出13:3)。另一處又說:『不可吃有酵的餅,七日之內要吃無酵餅,就是困苦餅,(你本是急忙出了埃及地),要叫你一生一世紀念你從埃及地出來的日子。』(申16:3)。 

    如果以色列人能時常存著感恩、贊美的心遵守這些節期,就必能激發起他們的信心、愛心和熱心,好使他們和他們的子孫後裔一生一世愛上帝,信靠祂的救恩,遵守祂的誡命,作上帝聖潔蒙愛的兒女,得蒙上帝所要賜給他們的永遠的洪福。

    這件事對我們信徒也同樣有著極寶貴的教訓。我們也應當時常不斷地紀念、默想上帝在基督裏向我們所彰顯的無限洪恩大愛,我們也要經常數算主的恩典,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甚至要學習凡事感恩。經上教導我們:『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的讚美主,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感謝父上帝。』(弗5:19,20)。『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

 

    上帝設立無酵節的另一方面用意是:藉此預表屬靈的以色列人基督徒在接受主捨命贖罪的洪恩後,應當一生追求過聖潔無罪的生活。

    正如使徒保羅所指出:『豈不知一點麵酵(代表罪)能使全團發起來麽?你們既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團。因爲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所以我們守這節不可用舊酵,也不可用惡毒邪惡的酵,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林前5:6-8 )。『就如上帝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爲聖潔,無有瑕疵。』(弗1:4

    關於除酵節的具體禮節及其預表意義,可分六點來體會:

    (一)第一點,在過逾越節,靠羊羔血的保護,吃羊羔肉的同時,就應當吃無酵餅了。這預表信徒在最初信而悔改,求告主名,接受主救恩時,就應靠主悔改認罪,潔除一切罪惡,開始過離罪成聖的生活了。

    經上說:『上帝且用右手將祂(基督)高舉,叫祂作君王,作救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以色列人。』(徒5:31)。

    由此可見,『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都是基督賜給我們的,並且是要一同賜給我們的。我們應當一同領受。一個人不可能只要『赦罪的恩』,而不要『悔改的心』。如果沒有悔改的心,也就不可能得著赦罪的恩。

    五旬節聖靈沛降後,使徒彼得講道時也特別指出了悔改的重要:『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上帝所召來的。』(徒2:38-39)。又說:『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徒3:19

    主耶穌在世時也『傳上帝的福音說,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1:14,15)。

    可見,『悔改』(也就是指悔改自己違背上帝律法的罪)和『信福音』(也就是指信靠主的救恩)必須結合起來。只講『信福音』,不講『悔改』,那麽這種信心就是一種死的信心.是不能使人得救的。(雅2:20-26)。當然,只講悔改,不講信福音,也不能使人得救。因悔改本身並不能赦免我們的罪,況且我們自己也沒有力量悔改。只有主的福音,也就是主的救恩,能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一同賜給我們。只有主的救恩能赦免我們違背律法的罪,幷幫助我們遵守律法而離罪成聖。

    因此,凡想要領受『赦罪的恩』的,就必須信靠主的恩助,在主面前悔改認罪,不但求主赦免我們違背上帝律法的罪,而也要求主恩助我們遵守上帝律法而離罪成聖,愛上帝愛人。這樣我們就必立即得蒙主的赦免和拯救。一個真正信而悔改,求告主名,接受主耶穌救恩的人,也必然是一個開始不斷求靠主的寶血和恩助,遵守上帝律法的二大總綱和十誡的內容與精意,而離罪成聖,愛上愛人的人。

 

    (二)第二點,在過逾越節後,還要繼續吃無酵餅七日,這預表信徒在接受主耶穌的救恩後,還要不斷求靠主的寶血和恩助,而離罪成聖,聖而又聖,直到生命的終止,或直到主耶穌再來。

    這正是主耶穌在受難前,為門徒的臨別禱告中所特別祈求的:『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罪惡。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約17:15-19小字)。

    使徒彼得也勸勉我們說:『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切切仰望上帝的日子來到。』又說:『親愛的弟兄阿,你們既盼望這些事,就當殷勤(指殷勤禱告,讀經,和默想,時時不斷求靠主寶血的功勞和聖靈的大能),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彼後3:10-12,14

    使徒保羅也勉勵我們說:『願賜平安的上帝,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祂必成就這事。』(帖前5:23-24)。

 

    (三)第三點,『頭一日要把酵從你們各家中除去,因爲從頭一日起,到第七日爲止,凡吃有酵之餅的,必從以色列中剪除。』(出12:15)。

    這預表信徒一生都必須過聖潔無罪的生活,從接受主救恩的第一日起,直到人生的最後一日第七日爲止。否則,若有意『吃有酵之餅的』,有意犯罪,不肯悔改的,至終必被剪除。

  如果因爲我們還沒有學會完全依靠主,或因我們一時的疏忽儆醒禱告,而有了軟弱罪愆,就當隨時隨地在主面前悔改認罪,懇求主的赦免和潔除。主必不丟棄我們。特別有一些初信主的人,因沒有學會依靠主,以致在追求離罪成聖的道路上,時常軟弱,爲過犯所勝,時常爲此痛悔認罪,懇求赦免,幷在和肉體、情欲、老我的鬥爭中不斷痛苦掙扎。他們的心靈情况正像初信主的保羅所說的『如我也知道,在……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立志爲善由得我,行出來却由不得我。……我真是苦阿,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7:18-24)。但願這樣的弟兄姐不要灰心,更不要擔心主會丟棄他們。主必不會丟 棄他們,只要他們不斷到主面前來謙卑悔改認罪,懇求主的赦免和救助,主必幫助他們學會依靠主而至終完全得勝。正如使徒保羅接著所作的見証說:『感謝上帝,靠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羅7:25)。他在另一處也作見証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3)。主耶穌也親口應許我們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又說:『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太11:28.6:37)。使徒約翰論到主耶穌也說:『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當時指軟弱的門徒),就愛他們到底。』(約13:1)。經上又說:『凡靠著祂進到上帝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爲祂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來7:25)。

  但是,如果信徒明知故犯吃有酵之餅的,也就是指犯了罪而又不肯到主面前悔改的,甚至到死未再悔改歸主的,他們的名字都要從羔羊生命冊上被塗抹,而最後永遠滅亡。

    現在基督教中有少數人在宣揚『一次相信,永遠得救』,或說『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錯誤看法,甚至認爲,信徒即使後來犯罪遠離主,甚至到死沒有悔改歸向主,也仍然是能得救的。這種說法實在是違背了此處預言中所給予我們的嚴肅教訓:『凡吃有酵之餅的,必從以色列中剪除。』(出12:15)。也是違背了聖經中衆多的明確教訓。此處只能略提幾處:

    如聖經中告誡那些已經信而悔改,蒙恩得救的信徒說:『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上帝離 棄了。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裏有分了。』(來3:12-14)。

    接著,後面又說:『論到那些已經蒙了光照,嘗過天恩的滋味,又於聖靈有分,幷嘗過上帝善道的滋味,覺悟來世權能的人,若是離 棄道理,就不能叫他們從新懊悔了。因為他們把上帝的兒子重釘十字架,明明的羞辱祂。就如一塊田地吃過屢次下的雨水,生長菜蔬,合乎耕種的人用,就從上帝得福。若長荊棘和蒺藜,必被廢棄,近於咒詛,結果就是焚燒。』(來6:4-8)。

    『因為我們得知真道以後,若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唯有戰懼等候審判和那燒滅眾敵人的烈火。人干犯摩西的律法,憑兩三個見證人,尚且不得憐恤而死,何况人踐踏上帝的兒子,將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當作平常,又褻慢施恩的聖靈,你們想,他要受的刑罰該怎樣加重呢?』(來10:26-29)。

    使徒彼得也發出嚴肅的警告說:『倘若他們因認識主救主耶穌基督,得以脫離世上的污穢,後來又在其中被纏住制伏,他們末後的景况就比先前更不好了。他們曉得義路,竟背 棄了傳給他們的聖命,倒不如不曉得爲妙。俗語說得不錯,狗所吐的他轉過來又吃。猪洗淨了,又回到泥裏去輥。這話在他們身上正合式。』(彼後2:20-22)。

    主耶穌也向我們指出:『凡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塗抹他的名。』(啟3:5)。又說:『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啟2:11)。反過來說,凡不得勝的,他的名字必要從生命冊上被塗抹,他也必要受第二次死的害,也就是火湖中的永遠的毀滅。正如啓示錄中後面提到:『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沒有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裏。』(啟20:14,15)。

    甚麼叫不得勝呢?甚麼叫被罪所勝呢?如果一個信徒被罪纏住、制伏,犯了罪後,不再悔改認罪,不再求主赦免,求主拯救他脫離罪的捆綁,甚至直到死時,都未能悔改歸向主。那麽他就肯定要在火湖中永遠滅亡了。

    但如果一個長久靈性軟弱、犯罪遠離主的信徒,能够在真理的光照,聖靈的感動下醒悟過來,立即回到主的面前痛悔認罪和改過,懇求主的赦免和拯救,那麽他還能靠主反敗爲勝,獲得赦免和拯救。

  總之,我們每一個信徒都必須靠主得勝,靠恩得勝。主耶穌已經為我們取得完全的勝利,我們靠著祂的恩助,也必能取得完全的勝利。我們所以能得勝,一是靠著主寶血的功勞,二是靠著主聖靈的大能,使我們能持守、傳揚、甚至能以自己的生命見證主的道。正如啓示錄中所指出的:『弟兄勝過他(撒但),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啟12:11)。

 

    (四)第四點,吃無酵餅七日,不但預表信徒一生都要過聖潔無罪的生活,而也預表信徒一生都要吃『生命的糧』,或譯『生命的餅』。主耶穌就是生命的糧,生命的餅。『無酵餅』本身也是預表基督的身體的。後來主耶穌在最後一次逾越節的晚餐上,就將餐桌上的無酵餅變成聖餐餅,用來代表祂的身體,以紀念祂在十字架上的捨身流血。經上記載,主耶穌『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爲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爲的是紀念我。』(路22:19)。

    主耶穌也曾教導眾人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又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6:35,51,54)。

    那麽我們應怎樣吃主的餅,或說吃主的肉呢?也就是要接受主的話、主的靈、主的性情,要不斷默想主的生平事迹和言行教訓,不斷思念主,效法主,依靠主,不斷住在主裏面,讓主也住在我們裏面,以致使我們能不斷活出主的生命、主的性情、主的品格來,滿有主的仁愛、公義和聖潔。

 

    (五)第五點,在無酵節的七日期間,每天都要獻牛、羊爲燔祭,幷要一同獻上素祭,還要獻一隻公山羊爲贖罪祭,『一連七日,每日要照這例,把韾香火祭的食物獻給耶和華,是在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奠祭以外。』(民28:24,16-24)。

    燔祭原是預表基督爲我們捨身流血,完成贖罪的大功。燔祭的羊羔必須是沒有殘疾的,預表基督是聖潔無罪的『上帝的羔羊』,才能在十字架上爲我們捨命贖罪。(來4:15.14:30,31)。獻燔祭時把羊羔宰殺後,把羊的血灑在壇的周圍,幷把羊剝皮後切成塊子,連頭和脂油一起焚燒,臟腑和腿洗淨後也都一起焚燒在壇上,這一切都是預表基督在十字架上爲擔當我們的罪而流血捨命,忍受了無比慘痛的刑罰。

    素祭是用潔白的細麵加入油調和製成,是預表基督一生聖潔無罪的品格。正因爲基督一生在心靈意念、言語行爲上,都是完全聖潔,沒有玷污的,因此祂在十字架上爲救贖我們罪人的流血犧牲,才能蒙上帝悅納。所以在獻燔祭時,必須同時獻上素祭。

   贖罪祭顯然是完全預表基督爲我們在十字架上流血捨命,所完成的贖罪大功的。

    祭司代表以色列人天天獻贖罪祭、燔祭和素祭,也是預表我們信徒要每天不斷信靠基督寶血的贖罪功勞而因信稱義,幷每天不斷接受基督完全的仁義和聖潔,而因信成義,或說靠主成聖。

    天天獻贖罪祭、燔祭、素祭等,也可預表信徒每天禱告,祈求,感恩,讀經,默想,獻身,過成聖的生活。

    使徒保羅勸勉我們說:『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爲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1,2

 

    (六)第六點,『第一日當有聖會,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第七日是聖會,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要把頭、尾二日當作安息日那樣來遵守,被稱為節期的安息日。

    預表信徒在接受主的救恩後,立即開始進入主所賜的安息中,而在臨終前也應在主裏得享主所賜的安息。有始有終,才是至終得救的明證。

    主耶穌也親口應許我們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又說:『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11:28-30)。

    願我們人生中也不斷在主裏享有這兩種安息,並不斷由前一種安息,進入後一種更大的安息。

    以上所述的一切,都是我們從無酵節中可以獲的重要、寶貴的教訓。總之,在過逾越節後,還要繼續吃無酵餅七日,預表我們在接受主耶穌的救恩後,還要一生不斷靠賴主寶血的功勞和主聖靈的大能,遵守主的真道,過聖潔無罪,愛上帝愛人的生活,直到生命的終止,或直到主耶穌再來。 * 路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