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總目錄   回到網上聖經學院課本目錄

回到聖道和預言研究網要(七冊)

看第五冊

第四冊    第一題  大像的異夢

 

一,作異夢的年代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二年(但2:1),即公元前603年註:公元前605 年父王駕崩後繼位為王,但按照巴比倫國記載年代方法,604 年才算作他在位第一年。

 

二,作異夢的思想背景

  在床上想到將來的事(但2:29),不外乎以下三個方面:

  (一)想到自己死後的歸宿:尼布甲尼撒王富時雖已戰勝列國,成為『諸王之王』,享有一切榮華富貴,但這一切並不能使他的心靈得到真正的滿足和平安。那天夜裏,他躺在床上,想到人生總有一死,死後的情形又怎樣呢?他雖生活在當時邪教的迷信、無知、黑暗中,但還是渴望永生的。這從他留在巴比倫城內遊行大道上的銘文中可以看出來。他在楔形文字銘文中說:『我是巴比倫王那波帕拉薩爾的兒子,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我用謝都石做成的石版,舖築了巴比倫的道路,給偉大統治者瑪爾都克的行列通過。瑪爾都克----統治者,賜給永生罷。』(古代東方史549 頁)。

    (二)想到巴比倫國未來的前途:正如歷史上對他的評論:『巴比倫王雖然征服了全部美索布達米亞、腓尼基和巴勒斯坦,然而他仍然會感到,自己這興起得如此迅速的王國是不鞏固的,..顯然正是因此,當時最大的政治家巴比倫王才如此注意到建設工作,而竭力想在巴比倫周圍建設一道防禦工事,並把整個巴比倫地區變成一個強大的設防區。尼布甲尼撒本人在自己的銘文中詳細地報道了這些工程的情況。』(古代東方史547-548頁)

    (三)想到世界最後的終局:歷史上提到他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看來這也會是他所思想的問題。正當他患想上述這些事時,上帝就賜給他一個大像的異夢。

 

三,異夢的內容和解釋

(但:31-45)

    (一)金頭:預表巴比倫帝國,公元前606-539 年(但2:36-38.參照39節)。金頭特點:

        (1) 富足(耶5:1.賽14:4. 『強暴的』英文聖經為『金子的城』,原文為『金子的收聚者』)

        (2) 榮耀(賽3:19. 但4:30)

        (3) 強盛(但四章. 耶51:20,23,25)

    除聖經上為此所作的見證外,歷史上也留有記述,並得到考古的證實:

        (1) 強盛的統治:尼布甲尼撒王在巴比倫國七十年的歷史中,實際作王的年代長建四十五年(約 606-561)。甚至在七年患獸瘋症(精神失常,效學獸的行動)期間,也無人敢篡其位(但四章)。

        (2) 鞏固的國防:有三道高大寬厚城牆,城牆上有三百多個堡壘,城牆外有複雜、機動、威力強大的護城河。(古代東方史547-548 頁)。『就當時的軍事技術來說,想用武力來攻克它,幾乎是不可能的。』(世界通史資料選輯上古部分174 頁)

        (3) 榮美的金城:城中廟內充滿金像、金獅、金桌等。城內還有『尼布甲尼撒的王官』『遊行大街』,特別是『巴比倫城的空中花園,是古代七大奇觀之一,是尼布甲尼撒王為瑪代王后所築。』(聖經手冊411-413 頁,古代東方史548-549 頁)

    (二)銀胸背:預表瑪代波斯帝國,公元前539-331 年。(但2:39下)。

    銀胸背特點:在上述三點上不及於第一國。為一聯合大國,更趨於分裂性,王權也弱,無特殊建設。(耶50:9.但5:28,30.6:8,14-16.斯1:19. 3:12-15. 8:9-14)。

    (三)銅腹腰:預表希臘帝國,公元前331-168年。(但2:39下)。

        (1) 銅的性質:在價值(富足)、光亮(榮耀)上,雖不及金銀,但堅硬度卻勝過金銀(表現在軍事攻克力量上)。例如亞歷山大皇帝在公元前334 年春開始『東征』時,只率領了三萬五干精兵,在三年多的短短時間內,便將擁有上百萬軍隊的龐大的瑪代波斯帝國徹底打垮,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但銅也更富於脆裂性。如亞歷山大皇帝死後,帝國就分裂為四。

        (2) 銅國特點:『必掌管天下。』(但2:39)。不僅表現於統治疆域的空前廣大,而更表現於它所採取的一切方針政策,都是為了能永遠掌管天下。如進行軍事征服,招募各國軍兵,實施移民政策,鼓勵歐亞人種通婚,移殖東西方植物,傳佈希臘語言文化,企圖使世界各國都希臘化。(賽爾格葉夫著,古希臘史424-425,428-429 頁,西洋古代史上冊369-370 頁)。

    (四)鐵腿:預表羅馬帝國,公元前168 年到公元476年。(但2:33,40)。

    鐵國特點:『堅壯如鐵』『打碎(指戰爭中的破壞毀滅,例如公元前146 年迦太基和哥林多兩國的毀滅,公元70年和135 年猶太國耶路撒冷的毀滅)、壓制(指對被征服地區人民實行的奴隸制和殘酷的壓迫剝削)列國。』但鐵也更富於脆裂性,如以下所說,最後被分裂成十國。

    特別要指出的,有人以二條鐵腿來代表東羅馬和西羅馬二國,是完全錯誤的。因預言中二條鐵腿是代表一個國,即『第四國必堅壯如鐵。』況且歷史上羅馬也一直是一個國家。雖然後來到了公元395 年,羅馬帝國由於內憂外患,正式分為東羅馬和西羅馬二國,但那時繼續代表羅馬本國的是西羅馬帝國。因羅馬國原有的領土(意大利半島)都包含在西羅馬帝國的領土內。至於東羅馬帝國的領土,都是從別國侵佔來的,本來不屬羅馬國。現在既已分離出去,也就不再能代表羅馬本國了。這也是一般歷史家所持有的觀點。

  (五)半鐵半泥的腳和腳趾:預表羅馬帝國被分割成的『列國』。從公元476 年到基督復臨。

    從公元351 起,『蠻族』王國即已開始入侵羅馬帝國,至公元476 年西羅馬帝國所代表的羅馬本國滅亡時,即已被分割成十個『蠻族』王國。以後又被『拔出』三國。(但7:7,8,20)。這分裂成的『列國』將永不能再被合併成一個大帝國,並要一直存在到基督復臨之時。(但2:41-43)。

  十國名稱和地點:

    (1) 盎格魯--撒克森Anglo-Saxons(英國)

    (2) 法蘭克Franks(法國)

    (3) 阿勒曼尼Alamanni(德國)

    (4) 倫巴地Lombards(奧國)

    (5) 布根地Burgundians(瑞士)

    (6) 西哥特Visigoths(西班牙)

    (7) 蘇維Suevi(葡萄牙)

    (8) 東哥特Ostrogoths(意大利東北部)

    (9) 黑如利Heruli(意大利本上)

   (10) 汪達爾Vandals (非洲北部)

羅馬分裂成的十國,基本上也即演變至今的西歐各國。過去歷史上雖曾有不少帝王將相,野心勃勃,一心想要統霸歐洲,並也都曾取得了極大進屐,但結果卻全都失敗。因按照預言他們是絕不可能成功的。例如法國的沙利曼大帝(公元800-814 年),西班牙的查理第五(公元1519-1556 年),法國的路易十四(公元1643-1775 年)和拿破侖(公元1796-1821 年),德國的威廉第二(公元1914年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者)和希特軔(公元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者)等等,都是妄想統霸歐洲而以失敗告終的野心家。

  (六)石頭打下來:(但2:34-35,44-45)

        (1) 『石頭』指基督和祂的國度。(指主:雅3:8-9.彼前2:4.太24:44.指主的國度:但2:44.7:13-14. 路19:12.約18:36)。

        (2) 『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指基督的國度不是屬地的,而是屬天的,不是藉著人的手段和戰爭的方式所建立的,而是藉著主救恩改變人心的大能和主復臨時所彰顯的神能而實現的。(約18:36.太4:17. 但2:44)。

        (3) 石頭打下來指基督得國復臨。(路19:22-27. 但7:13-14. 2:44-45)。   

    罪人被滅於地:(但2:34,35,44. 啟19:11-21. 詩2:8-9. 賽34:1-4. 11:4. 哈3:3-15. 帖後1:7-9.2:8.賽66:15-16.13:6-11.番1:14-18,2-3.啟14:14-20.19:15.3:11,13. 賽63:1-6. 耶25:30-38. 彼後3:9-15)。

    義人被提升天:(帖前4:16-17.林前15:22-23,50-52.腓3:20-21.約一3:1-3.太24:30-31. 約14:1-3. 啟14:14-16.20:4-6)。

   (七)石頭『變成一座大山』(山指國度:啟17:9-10. 耶51:25),『充滿天下』(但2:35)。 指千禧年結束,基督第三次降臨,毀滅撒但、邪靈和惡人,並重新創造新天新地時完全實現。(亞14:4-6. 啟20:7-21:1)。

 

四,大像異夢所傳給我們的信息

  (一)大像預言的奇妙應驗,證明宇宙中確有一位獨一無二的真神上帝,他是自有永有,無始無終,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但2:28,20-22. 賽44:6-8.46-9-10)。也証明『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鏖感動,說出上帝的話來。』(提後3:16. 彼後1:21)

  (二)大像異夢的啟示也顯明了上帝對世人的無限大愛,甚至像尼布甲尼撒王這樣的罪人,上帝也慈憐地予以夢示、光照和拯救。(提前2:4.彼後3:9.約3:16)。 

  (三)本預言已向尼王和一切世人發出了嚴肅的警告。警告人不可以自我為中心,不可專為自我打算和生活,不可只顧今世,不顧永生。凡自私自利,不顧別人;或爭名奪利,損人利己;或事奉瑪門,貪得無矇饜,或放縱情慾,罪中取樂;或一心建立屬地自私的小天地、小王國、小家庭,或只顧今生,不顧永生;..他們的人生都是短暫而虛空的。(約一2:15-17)。

    (四)本預言也已向尼王和一切世人傳出了天國的福音。正如主那穌『宣傳上帝的福音說,....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1:14-15)。 凡在基督復臨時,能被提升天,進入上帝國的人是有福的。那時得救的聖徒將永遠不再有罪惡、痛苦、災禍、疾病、衰老和死亡,每個人都將充滿仁愛、聖潔和喜樂,身披屬天的榮光,享有永恆的生命,並且都將得著像主耶穌那樣榮耀的身體,甚至在上帝國裏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腓3:20-21.太13:43)。 凡希望將來能進入上帝榮耀國度的人,就『當悔改,信福音。』

        (1) 悔改甚麼呢?也就是要悔改一切違背上帝律法的罪。因經上說:『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約一3:4)。上帝的律法包括十條誡命和兩大總綱。十誡的前四條屬于第一總綱,要人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地愛上帝,後六條屬于第二總綱,要人愛人如己。又十條誡命字句雖簡單,屬靈精意卻無限深廣,其實質是要求我們在思想,言語,行為上完全聖潔無瑕,並不斷以愛上帝愛人的心盡到服務行害、傳道救靈的責任。

        (2) 我們怎樣才能徹底悔改,做到這一切呢?必須『信福音』。『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1:

16)。福音也就是主的救恩,能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我們(徒5:31);能藉著主的寶血赦免、洗淨我們一切違背上帝律法的罪,並藉著主的靈更新、重生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有力量守全上帝的律法而成聖。

 

五,一個思考問題

    從公元476 年起,羅馬帝國即已被分裂成十國,大像即已進入腳的時代,基督為甚麼至今還未復臨呢?或者說羅馬分裂成十國後,還有甚麼進一步的變化呢?但以理七章的異象已作了進一步啟示。  * 路光 *

 


第二題 四獸和查案審判的異象

 

一,見異象的年代和背景

  (一)年代:『巴比倫王伯沙撒元年』(但7:1) 可能為公元前550 年,也可能還要晚幾年。因根據現代考古學的發現,一般學者都承認伯沙撒此時是和父王拿波尼度(公元前556一539年在位)一同攝政。這和但5:16,29 指出的情況相符,他父王位列第一,他本人位列第二,因此所能賜給但以理的最高地位只能是『位列第三』。又據考古發現,知道拿波尼度曾於公元前550 年離開巴比倫,出征阿拉伯,並在阿拉伯境內的提瑪(Tema)住了十年之久(550-554 年),因他熱心於敬拜月神。在他離開巴比倫前,曾將國權委託給長子伯沙撒。由此看來,伯沙撒在位第一年,有可能是550 年。甚至根據某些理由,更有可能晚幾年。因為如果父王拿波尼度在巴比倫時,但以理一定會說拿伯尼度在位第幾年,只有在他離開巴比倫後,或是出走幾年後有什麼新的任命時,才有可能說『巴比倫王伯沙撒元年』。(參兩約中間史略35-36 頁,聖經手冊但以理書中的介紹)。

    (二)背景:伯沙撒為巴比倫國最後一個王,再過不久,巴比倫國就將滅亡了,以色列人從公元前605 年起被擄至巴比倫以來也已快滿七十年了(但一章)。根據先知那利米的預言,以色列人被擄、那路撒冷荒涼的年數七十年為滿。(但9:1-2.耶25:11-12.29:10.代下36:21-23)。因此這時但以理心中是何等迫切盼望他本國之民能早日歸回本國,重建聖城,復興聖殿阿。再者,又因伯沙撒王是個敵擋上帝,壓迫百姓的人,在他的統治下,以色列民的處境更是痛苦難熬。這一切也促使但以理更迫切盼望他本國之民能早日歸回,復興祖國,並更多地為上帝選民的前途代禱,和尋求上帝的指引。正是在此思想背景下,上帝特賜下七章異象,藉以指示但以理和歷代上帝的選民(舊約時代的以色列入和新約時代的基督徒----屬靈的以色列入),有關他們未來在世的長期磨煉歷程和處境,以及最後通過查案審判和基督復臨時,所將帶給得勝選民的光榮結局。

 

二,異象中所見內容(但:2-14)及天使有關解釋(但7:15-28)

    (一)『風』指戰爭。所謂『戰爭的風雲』。(耶4:11-13.51:1-2.25:32-33.亞7:14. 哈1:5-11)。

  (二)『海』指眾民、列邦匯集之處。所謂『人山人海』。(賽17:12-13.5:30.啟17:15.耶6:22-23.50:42)。

  (三)『四風陡起,颳在大海之上。』指全面的大戰爭臨到了眾民列邦之地。(耶6:22-26.51:1-4)。

    (四)『四個大獸從海中上來』預表四個大國,將要從戰爭的狀況中,從列邦之地興起。(但7:17,23)。

 

  (五)第一獸:『像獅子』指巴比倫帝國。(又名迦勒底國)公元前606年到539年。(耶4:5-9.50:17)。

      (1) 『有鷹的翅膀』象征進軍之快速和進攻的力量。(哈1:6-11. 耶4:13. 哀4:19)。

        (2) 『翅膀被拔去』指尼布甲尼撒王死後,國勢衰弱。失去侵略進攻別國的力量。(巴比倫帝國七十年的壽命中,尼王作王45年,以後諸王都很衰弱)。

        (3) 『獸..立起來,用兩腳站立,像人一樣。』指最後又進一步失去自衛逃跑的力量。(耶50:9-10)。

        (4) 『又得了人心』指失去獅子般勇敢的心,而得了軟弱、驚惶、膽怯的人心。『巴比倫的勇士..勇力衰盡』『兵丁也驚慌了』『人心都必消化』(耶51:30-32.50:35-37.41-43.賽13:7. 但5:5-6)。

 

  (六)第二獸:『如熊』,指瑪代波斯帝國,為一聯合大國,公元前539-331年。(耶50:9)。

      (1) 『口齒內啣著三根肋骨』指巴比倫、呂底亞和埃及三國,當時曾組成三國聯盟,以抵抗瑪代波斯國,因此特別遭到刻骨仇恨和重稅剝削(表現在軍事、政治和經濟各方面)。(蘇聯科學院主編『世界通史』第一卷787-789,828-829 頁,第二卷上冊225-257,261-262 頁)。

        (2) 『吞吃多肉』指占領的疆土眾多,遠超過巴比倫帝國的疆域;徵收的稅賦極重,波斯的重稅制在歷史上是出名的。(A.v.密蘇里那編,古代世界史66-69 頁)。

 

    (七)第三獸:『如豹』指希臘帝國,公元前331-168 年。

(1) 『背上有鳥的四個翅膀』指進軍空前快速。戰速如飛,其快無比。(亞歷山大帝於公元前334 年春率兵三萬五千精兵進行東征,攻打瑪代波斯,於331 年就毀滅了它。以後又繼續東征,直至印度邊境內。八年內進軍15,000多公里)。

        (2) 『有四個頭』指亞歷山大帝死後,手下四大將經過20年的內戰,於公元前301年將帝國一分為四:

    西路庫在東邊:佔據巴比倫和敘利亞。(即敘利亞國)

    多利曼在南邊:佔據埃及和迦南。(即埃及國)

    客散德在西邊:佔領希臘和馬其頓。(即馬其頓--希臘國)

    利西馬克在北邊:佔領小亞細亞和色雷斯(即色雷斯國)。

但此國於公元前281 年被敘利亞國所吞併。(『西洋古代史』下冊376 頁,『邁爾通史』上世紀卷二81-82 頁)。

      (3) 『又得了權柄』指獸又得了權柄(見原文和英文聖經),意指它必然取代瑪代波斯帝國而掌管天下。(參但2:39)

 

    (八)第四獸:有十角的怪獸指羅馬帝國。(公元前168 年到公元476 年)。

        (1) 『甚是可怕,極其強壯,大有力量。』指軍事力量的空前強大,壓制力量的空前加強。

      (2)『有大鐵牙,吞吃嚼碎。』指戰爭中的嚴重破壞和無情毀滅。

      (3) 有『銅爪,..所剩下的用腳踐踏。』指統治時期中的殘酷壓迫和剝削。如羅馬奴隸制和行省政策的殘酪壓迫和剝削。

 

  (九)『頭有十角』『就是從這國中興起的十王。』(但7:24)。參看:但以理二章中的腳和腳趾部分有關十國的解釋。的確,西羅馬帝國所代表的原羅馬本國在公元476 年滅亡時,在它的疆土上,正好被各蠻族分裂割據成十個蠻族王國。詳細歷史資料參看本題末了附註。

 

  (十)十角中又長起的『小角』:第十世紀的瓦典西人,特別是14-16 世紀歐洲各國的宗教改革家,以及19世紀的復臨運動的傳道人都確認本章的『小角』是指羅馬教皇。

    甲,關於小角的特徵:他是王,卻『與先前的(十王)不同』(但7:24)。

 

    乙,關於小角的興起:

      (1) 興起的地點:在羅馬分割成的十國領土內。事實上興起於羅馬城。(但7:8,24)。

    (2) 興起的時間:應在羅馬分成十國(公元476 年)之後,並『拔出』赫如利、汪達爾和東哥特三國之前或之時。實興起於公元538 年(但7:8,24)。

      (3) 興起的過程:拔除三國而興起。(但7:8,20,24)。

    此三國在宗教信仰上屬亞里安派,被羅馬教皇視為敵對派系。而意大利和羅馬城,卻又偏處於赫如利、東哥特王國的相繼統治之下,而汪達爾則是公開逼迫羅馬教會的。因此他們都成為教皇眼中釘,終于先後被教教皇的勢力拔除。當時羅馬教皇是依靠東羅馬皇帝,幫助他拔除三國的。先是東羅馬皇帝為幫助教皇,慫意東哥特國王於公元493 年消滅了黑如萊國。以後東羅馬皇帝於公元533 年又發佈御令,承認羅馬城主教為全世界教會領袖(實即教皇)。接著就派大將率兵於533-534 年覆滅了汪達爾國,又於538 年將東哥特國王趕出羅馬城。於是羅馬主教於538 年正式登上教皇寶座,開始掌權迫害不遵從羅馬教義的信徒,並在同年奧爾良第三次宗教會議上制定了強迫人守星期日的法令。

      (4) 興起的方式:『又長起一個小角。』(但7:8)。 說明它是漸漸地生長起來,漸漸地成為極其強大的。的確,由羅馬城基督教的主教,變成羅馬教的教皇,確是經過了幾百年之久的時間。教皇是第六世紀(538 年)才興起的,十三世紀達權力的頂峰..。

 

    丙,關於小角的背道活動:

    (1) 『形狀強橫,過於他的同類。』(但7:20)。教皇勢力最強大時西歐各國君王都受到他的管轄,拜倒在他腳前,親吻他的腳趾。

      (2) 『有眼像人的眼。』(但7:8)。有屬世的智慧和手段,藉以統轄教會和百姓。

      (3) 『有口說誇大的話』『他必向至高者說誇大的話』(但7:8,20,25)。 如歷代教皇自稱的名目:自稱為諸父之聖父,至大的祭司,教會的元首,上帝的代表,基督的代表,第二位上帝,主上帝教皇,萬萬不能錯之教皇等等,正應驗了保羅所預言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裏,自稱是上帝。』(帖後2:1-4.)。又如教皇的三層冠冕代表教皇作天上的王,地上的王,煉獄的王。

      (4) 『必折磨至高者的聖民』『與聖民爭戰勝了他們』(但7:21,25)。 有人統計羅馬教皇在中古黑暗時期中,殺害的聖徒人數多達五千萬!

      (5) 『必想改變節期(原文為時間)和律法。』(但7:25)羅馬教的『十誡』,已將聖經中十誡的第二誡(不可拜偶像)刪除了,又將第四誡『富紀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的時間改變了,叫人遵守七日的第一日,來代替遵守安息日。又將聖經中的第十誡分割為二條。以湊足十條數目。

      (6) 『聖民必交付他手一載,二載,半載。』(但7:25)。共三載半,即42個月(啟11:2.13:5),也即1260天(啟11:3.12:6,14)。也就是1260年。因預言中計算時間方法是『一日頂一年』(民14:34. 結4:6. 但9:24-27)。果然已奇妙應驗:羅馬教皇於公元538 年興起掌權,開始逼迫聖徒,將許多聖徒投入監獄,迫害至死,長達1260年之久。在1260年結束之時,於公元1798年,教皇自己也被法國軍隊所囚禁,次年死於獄中。

 

    丁,關于小角的結局(但7:11,12,26. 參一,啟7:1-3.啟15-18章.啟19:3,20.二,帖後2:8.賽66:15-16. 詩50:3-4. 啟19:15,21. 三,啟20:5-6,13-15. 啟14:10-11)。

   註:但7:11看來首先是指羅馬分裂成的各國所代表的世界列國,將會有許多人繼續在未後跟從小角巴比倫大城,更嚴重地離道背教,抵擋上帝,迫害聖徒,以致一同遭受四風,七碗的刑罰。(啟14:8-10. 15-17章. 18:1-4,8-10上)。其次,也是指基督復臨時,一同被主口中的氣(或說口中的劍)所殺滅,被主降臨的榮光(或說烈火)所焚毀。(賽66:15-16. 詩5:3.啟19:15,21.帖後2:8)

    但7:12顯然是指其它三獸所代表的古代一切沒有侮改的君王臣民,都已死去,他們的權柄都被奪去,生命卻仍存留,因他們正在墳墓中睡眠,等到一千年後基督第三次降臨時,和古今所有罪人一同從死裏復活,接受最後的審判,然後和撒但邪靈一同被投入硫磺火湖中永遠毀滅。(約5:28-29.啟20:5-6,13-15.14:10-11)。

 

 

附註:關於羅馬被分裂形成為十國的史料:

 

    根據許多虔誠愛主的主的聖僕和解經家的研究指出:從公元351 年起各蠻族先後開始入侵羅馬帝國,到公元476 年西羅馬帝國所代表的原羅馬帝國滅亡時,在它的疆土上正好被佔領、分割、形成十個蠻族王國。在中文的歷史書中,也可找到幾處有關證明資料。

  (一)在邁爾通史中世紀卷一前面,附有一張『約在西歷五百年間』的『東峨特王提俄多理歐洲疆域圖』。上面清楚標明六個王國的名字:東哥特王國、法蘭克王國、白干的王國、西哥特王國、蘇維王國和萬德拉王國,以及另外二個蠻族的名字:郎巴特和盎格魯撒克森。這樣已基本上提到了八個蠻族王國的名字。

  現在首先要介決的問題是:缺少的二個國家黑如萊(位於意大利)和阿勒曼尼(德國)到那裏去了?

  首先要注意的是:邁爾通史的那張地圖是『約在西歷前五百年間』的地圖。那時黑如萊王國已在公元493 年被東哥特國王提俄多理所毀滅和吞併。黑如萊王國是在公元476 年覆滅西羅馬帝國時建立起來的,是屬於但以理七章預言中要被『小角』拔除的『三角』之一。只存在短短十七年就滅亡了。

    如歷史上提到:『俄多塞廢西羅馬帝後,建國於意大利(即東哥特國),..然其事業忽為東哥特王帖阿多利所終止。..俄多塞卒被困於拉文拿,至493 年力竭而降,帖阿多理殺之,因建東哥特王國於意大利。』(西洋古代史下冊619-620 頁,科斯敏斯基主編世界中世紀史第一卷67-68 頁,邁爾通史中世紀卷一第一頁)。

  至於另一阿勒曼尼王國(德國),查地圖可知,在公元476年前後,阿勒曼尼的疆土部分在原羅馬帝國的疆界內,部分在疆界外。(參看蘇聯科學院主編世界通史,第三卷上冊二、三頁間的插圖)。但在五世紀末,也就是將近公元五百年時,阿勒曼尼的疆域也已開始遭到法蘭克王國的吞併和征服。因此上述邁爾通史的歐洲地圖上就不標出它的名字。

    如『中古歐洲史』上提到:法蘭克王『克洛維斯再東向征服居於黑林之阿勒曼尼族。克洛維斯武功甚盛,而以496 年與阿勒曼尼族之戰為最有關係。』(19-20 頁,何炳松著)。

    『世界中世紀史』上繼續提到,克洛維斯於511 年死後,他的兒子們繼續在征服阿勒曼尼人:『在他的兒子們統治時代,..勃根地王國..被征服了(534 年)。..同時法蘭克人還征服了在萊茵河彼岸的..阿勒曼尼人。』(第一卷108 頁)。

  不過在『克洛維斯死後五十年(即561 年),法蘭克種人之領土遂分為三..』又分成法國、德國和瑞士國。(詳見中古歐洲史21頁,中世紀史第一卷118-119 頁)。  

  講到這裏,十個蠻族王國的名字都已齊全了。現在再介紹一下這時倫巴特王國和盎格魯撒克森王國的情況,因邁爾通史的簡圖中只寫出它們的族名,而未寫明它們為王國。其實這二族都早已是當日強盛的蠻族,歷史編著者也時常稱它們是王國的。

  如歷史上提到:『自五世紀中葉時,盎格魯撒克森人及米提人等北日耳曼部落開始向不列顛移居。盎格魯撒克森人在這些移民中佔居大多數,因此移居到不列顛的人統稱為盎格魯撒克森人。』(中世紀史第一卷71頁)。他們即『為英人之祖。』(邁爾通史上世紀卷三115 頁)。至於『倫巴特一直是一個很強的獨立民族。倫巴特人連續地移動。』後來,『他們陷入匈奴人的漩渦裏,直到阿提拉死時(公元453 年)為止。』接著又來到意大利附近。『六世紀時,....他們住在哥特人以前定居的地方。』(中世紀史,第一卷69頁。中世紀經濟社會史,上冊127 頁,湯普遜著)。

 

  (二)除上述史料外,還可根據我國自編的『世界中世紀講義』一書中介紹的資料為基礎,來簡略看一下羅馬分裂成的十國。這本歷史教材上提到:『五世紀末歐洲的蠻族的國家:奧多亞克推翻西羅馬末帝之後,糾合多種蠻族,建立起自己的王國。但不久又為東哥特國王狄奧多理克所殺,意大利遂又入於東哥特人之手。當五世紀末,六世紀初,在歐洲出現了一系列的蠻族的國家。西哥特人佔據了現今的西班牙及法國南部,法蘭克王國佔領了高盧的西北,伯坎底佔領了高盧的東部,汪達爾佔據了北非西部。在西歐又有阿雷曼尼、屠麟根、龍巴特等日耳曼國家。盎格魯撒克遜人又一部落渡海征服不列顛而佔有其地。』(世界中世紀講義20頁,齊思和編著)。  

  以上這一段內容正好像為我們作了一個還不算差的小結。如數一數其中提到的國家正好是十個。其中有九個是正確的,只有一個是錯誤的,即屠麟根王國。

  如果將屠麟根換作蘇維王國就對了。因屠麟根(又譯作屠麟吉亞)根本就不在原羅馬帝國的疆域內。(可參看蘇科院編的世界通史,第三卷上冊2-3 頁間的附圖.世界中世紀史卷一72-73頁間的插圖)。因此屠麟根根本就不是羅馬分裂成的一國。

  至於蘇維王國卻是很多歷史著作公認的一個國家,如邁爾通史在地圖上正式標明『蘇維王國』,在『世界中世紀史』第一卷72,73 頁間,『蠻族在西羅馬國境內定居之地』的附圖上,也正式標明了『蘇維匯人』之地。看來『中世紀講義』一書上必是疏忽了。

  (三)再拿上面提到的『世界中世紀史』第一卷72頁後的附圖來說,也可作為一個基礎資料,來看一下西羅馬分裂成的十國。在此地圖上總共標明了七個蠻族定居之地,即:蘇維匯人,東哥特人,西哥特人,汪達爾人等,法蘭克人,勃根地人,和盎格魯撒克遜人。

  缺少的三個是:黑如萊國(因公元493 年已被東哥特國王所覆滅和吞併),倫巴特國(大概因它經常移動,所以在定居之地上未能標上它),阿勒曼尼國(因公元496 年已遭受法蘭克國王的征服和吞併)。  * 路光 *

 


第三題  查案審判

 

    但以理書七章隨著四獸、十角和小角的離道叛教、迫害聖徒之後,在天上出現了審判的景象。(但7:9-14)。這次審判,我們稱之為查案審判。

 

一,查案審判的時間

    (一)發生在基督復臨前:查案審判結束後基督才復臨。(但7:9-14. 啟14:6. 22:11-12)。

    (二)在小角掌權迫害聖民1260年之後。(但7:24-26)。

   (三)從公元1844年開始。(但8:14至九章)。

    (四)何時結束?挪亞曾傳警告120 年之久。第一位天使警告會傳多久?

 

二,查案審判的地點

    在天上至聖所中,上帝寶座的所在。(但7:9. 8:14)。

 

三,查案審判的場面

(但7:9-10,13-14)

    (一)坐在寶座上的天父上帝是主審者。(但7:9-10)

      (1) 被稱為『亙古常在者』:列國有興有衰,小角也有終局,唯上帝永存不變。

      (2) 『衣服潔白如雪,頭髮如純淨的羊毛。』顯示了上帝的聖潔和榮光。

      (3) 『寶座乃火焰,其輪乃烈火,從他面前有火像河發出。』顯示上帝賣座的威榮,對不前悔改的罪人,乃是忿怒與毀滅的烈火,對義人則是光明與榮耀的象征。

    (二)侍立在寶座左右的千千萬萬天使為陪審員和見証人。(但7:10. 啟16:5-6. 太18:10)。

    (三)基督也被領到父上帝面前參加審判,審判結束後得了權柄,榮耀,國度,準備復臨。(但7:13-14)。 基督既是審判者(約5:19-23,27,29,30);又是我們的大祭司和中保(來4:14-16. 7:25. 9:14-15. 約一21-2. 提前2:4-6)。 繼續在『兩職之間籌定和平。』(亞6:13)。

 

四,查案審判的對象和任務

    (一)這次查案審判的對象主要是歷代以來直到末時的上帝家裏的人,即教會的信徒;先審查歷代以來已死的信徒,最後審查活著的信徒。(彼前4:17-18)。 至於對罪人的定罪審判,則是在千禧年中進行。(林前6:1-3.太5:22. 啟20:4-6)。

    (二)這次審判的任務,主要是決定得救的人選和他們各自的獎賞。

    因教會裏的信徒並不是都能得救的。『凡稱呼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太7:21-23)。 『蒙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22:14)。 『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約3:3)。 不結果子,不住在主裏的『枝子』也都要枯乾,被剪去,丟在火裏。(約15:2-8)。  義人離義行惡,也必滅亡。(結18:24.林前9:27. 提前6:11,12,19)。

    至於得救的人中,各人的獎賞也有大有小。(可12:41-44.路19:15-19. 腓3:13,14.提後4:7-8)

  (三)這次審判也要順帶決定活著的惡人在四風、七碗中的初步刑罰,和主復臨時的毀滅。(但7:11,26.啟16:1-21.17:1,16.19:19-21. 賽66:15,16. 帖後1:7-9.2:8)。

 

五,查案審判的根據(案卷)

(但:10. 伯:23)

    經上說:『上帝審判人,不必使人到祂面前,再三鑑察。』(伯34:23)。 因上帝對各人一生的思念言行,都完全瞭如指掌,且又有天使詳盡地記錄在天上的『案卷』中。審判時即以此為根據。(但7:10)。

    (一)案卷(原文為多數)的種類:

      (1) 『生命冊』,又稱『羔羊生命冊』。凡真正信而悔改,求告主名,得蒙主恩拯救的人,也即被聖靈重生的人,名字才被記錄在此冊上(腓1:3.路10:19,20)。假先知,假牧人,拜獸的人,名字都不得錄在冊上。(結13:9,10.啟13:8. 17:8)。名錄在冊上的人仍有可能因犯罪,不肯悔改而被除名。(出32:32-33. 詩69:28.啟3:5)。 唯有靠主得勝者,才不被除名。(啟3:5)。生命冊上無名的人,將被扔入火湖裏。(啟20:15)。唯有名錄在冊上的入才能得蒙拯救(但12:1),進入聖城(啟21:27.賽4:3-4)。

      (2) 善行『記念冊』:(瑪3:16-18.詩56:8. 尼13:14)

      (3) 罪錯記錄冊:(傳12:14.太12:36-37. 5:21-22,27-30.林前4-5)。若侮改認罪,必蒙赦免(約一2:1-2.1:9)。若不認罪悔改,他以前所行的義也不被記急,卻要因他的罪滅亡。(結18:24)。

    (二)審查的過程:看來先查生命冊,若生命冊上無名者,即被棄絕。有名者,再查他的罪錯記錄冊,若查到有至死不悔改的罪,即被從生命冊上除名。唯有至終信而悔改,求告主名,靠主得勝的入,也即不斷因信稱義,不斷因信成義的入,他的名字才被永遠留在生命冊上。(啟3:5)。 主還要根據他善行紀念冊上的記錄,根據他愛主愛人的心,予以獎賞。

 

六,查案審判的標準

    上帝的律法(十條誡命及其愛上帝愛人的兩大總綱):傳12:13-14. 雅2:8-12. 太5:21-32. 19:17-19.路10:25-26.

 

七,怎樣為此次查案審判作準備?

    從總的方面來說,要解決好三個問題:

    (一)立即信而悔改,求告主名,得蒙主恩拯救。(可1:15.徒2:38-39.羅10:13)。 也就是要立即求得聖靈的重生,獲得屬靈新生命(約3:1-15),使自己的名字錄在生命冊上。(路10:19,20. 啟20:15. 21:27)。

    (二)不斷靠主恩肋,作成得救的工夫,也即不斷使自己的屬靈生命健康成長,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自己的名字在生命冊上不再被塗抹。(腓2:12-13.弗4:13. 啟3:5)

      (1) 不斷禱告,讀經,靈修,默想。(猶20,21)

      (2) 不斷靠救恩守律法,也即不斷靠主寶血赦罪稱義,靠主聖靈成聖成義,(約一3:4. 羅7:7,14,18,24-25. 8:7-9,4)

      (3) 不斷服務,行善,傳道救靈。(雅4:17. 結33:7-9)

      (4) 凡事感恩,靠主常樂。(帖前5:16-18.腓4:4-7)

   (三) 不斷靠主恩助,為主盡到服務行善,傳道救靈的本分。(太20:28.林前15:58)

 

另一種回答,從審判的標準來說:

    (一)必須不斷遵守上帝的律法(十誡和兩綱),離罪成聖,聖而又聖。

      (1) 上帝的誡命每一條都要遵守。(雅2:8-12. 太19:17-19. 出20:3-17)

      (2) 不但要遵守十誡的條文,而且還要遵守兩大總綱精神。(路10:25-28. 太22:37-40. 羅13:8-10.加5:14)

     (3) 不但要遵守十誡的字句,而且要遵守它們的屬靈精意。(太5:21-32.賽58:13-14)

  (二)必須不斷信靠主的救恩,全守上帝的律法,也即不斷信靠主的寶血,洗淨自己一切違背律法的罪,並不斷信靠主的靈,恩助自己全守律法而成聖。(羅10:13.太26:41.路21:36.弗6:18. 帖前5:17)   * 路光 *

 


第四題  公綿羊公山羊四角小角以及二千三百日的異象

 

一,見異象的時地和背景(但:12. 參但:28)

    (一)時間:『伯沙撒王在位第三年。』(但8:1)。 可能是公元前548 年,也可能還要晚幾年。(參但7:1 註釋)。

    (二)地點:是『在以攔省書珊城中(或作宮中)』(但8:2原文無「以為」二字)。至于『烏萊河邊』可能是異象中所見的背景。(參看但8:3,6)。但以理雖身居王宮中,心靈中卻一塵不染,以致得見此異象。真是『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太5:8)

    (三)背景:巴比倫國不久即將滅亡了,以色列人被擄的時期也快要結束了,但以理心中是何等迫切地盼望他本國子民能早日歸回祖國,重建聖城,復興聖殿阿。但二年前所見第七章的異象,又使他感到困惑不解。他本來盼望巴比倫的獅子滅亡之後,以色列的羊群就可重獲自由(參耶50:17),但想不到七章異象中似乎在告訴他,獅子過去後還有熊、豹和可怕的怪獸要來,特別怪獸頭上十角中長出的小角是敵檔上帝,迫害聖民,改變節期和律法的,更使他驚恐不安。(參但7:28)。他感到擔心,難道以色列人還有長期的磨難,被擄歸回的時期還在遙遠的將來嗎?他此時是多麼盼望上帝能賜下更多的啟示阿!正是在此思想背景下,上帝特賜下但八章的異象,一方面將上帝選民未來在世直至主復臨前的長期磨煉歷程和小角的不法作為,以及最後查案審判的定期進一步啟示給他,而另一方面也是要消除他對上次異象的誤解和擔憂,以進一步光照、安慰他。

 

二,異象中所見的內容(但8:3-14)和天使加百列的解釋(但8:15-27)

    由於但以理見了第七章異象後發生了誤解,『心中甚是驚惶,臉色也改變了。』(但7:28)。因此在八章異象中,上帝將所有的表號都改換一新:首先,第一獸巴比倫的獅子不再出現了;第二獸瑪代波斯的熊和第三獸希臘的豹也都變成了公綿羊和公山羊;第四怪獸羅馬及牠頭上的小角,也合併成了第八章的小角。這些新採用的表號,都是非常奇妙,確切而有意義的。並滿含有上帝無比的智慧和慈愛,為了進一步光照、安慰但以理。例如:瑪代波斯國在征服別的國家時,固然表現為貪得無饜的『熊』,『口齒內啣著三根肋骨』『吞吃多肉』,橫徵暴斂,但對以色列人卻變得像『綿羊』一樣溫和,多次下令允許他們回國重建聖城和聖殿,讓耶路撒冷成為自治城,免收一切稅賦;..而且以『綿羊』預表瑪代波斯國也是極為確切的,古時波斯皇帝的冠冕正是牡綿羊式,是用金子與寶石製成的,在石柱上雕刻的也是如此。又如希臘在侵佔別的國家時,固然如凶猛的『豹』一樣,但對以色列人卻也變得像『山羊』一樣親善。據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所記,希臘亞歷山大王征服瑪代波斯國時,曾特別允許猶太國的人以及在巴比倫和瑪代波斯的猶太人能遵守他們自己國家的律法,保守自己的宗教信仰,並在第七年安息年兔除他們的稅款和上貢。而且以『公山羊』預表希臘國也是非常確切的。希臘國一貫喜歡以山羊作為他們國家的標記.他們的祖城被稱為『山羊的城』,其中的人民被稱為『山羊的人民』。亞歷山大有一個兒子,也被稱為『山羊的兒子』。

 

第一段 公綿羊(但8:3,4)

  (一)『見有雙角的公綿羊站在河邊』(但8:3)。加百列解釋說:『你所看見雙角的公綿羊,就是瑪代和波斯王。』(但8:20)這是一個『聯合的大國。』(耶50:9)。公元前539 年滅巴比倫國而興起,331 年被希臘所滅亡。

  (二)『站在河邊』(但8:3)。此河即烏萊河(但8:2),附近有書珊城,經常成為瑪代波斯帝國的京都和王宮所在地。(斯1:1,2.尼1:1)

   (三)『兩角都高,這角(波斯)高過那角(瑪代),更高的(波斯)是後長的。』(但8:3)。 查歷史:波斯原為瑪代的屬國,後來波斯興起了古列王征服了瑪代,便將瑪代與波斯合併成為一個『聯合的大國』。(邁爾通史上冊紀卷一67,68 頁,西洋古代史上冊134 頁,世界通史上古部分197 頁,齊思和編)

  (四)『我見那公綿羊往西、往北、往南抵觸,獸(多數)在它面前都站立不住。..』(但8:4)。查歷史,古列的軍隊進軍的方向和次序確是如此,首先沿著巴比倫的邊界,向西方進軍,直至地中海,毀滅了呂底亞國,然後又北上征服了小亞細亞一帶;以後又向南(東南)征服了巴比倫國。在他兒子岡比斯在位時,又佔領了西南邊的埃及。(蘇聯科學院編『世界通史』第一卷828,829 頁,密蘇裡那編『古代世界史』66,67 頁)

    (五)『但他任意而行,自高自大。』(但8:4)。查歷史:瑪代波斯諸王都有統霸世界的野心。..(世界通史資料選輯上古部分174,175頁,邁爾通史上世紀卷一70,71頁,古代東方史 621頁)。

 

第二段 公山羊(但8:5-8)

    (一)『我正思想的時候,見有一隻公山羊從西而來,..』(但8:4)。加百列說:『那公山羊就是希臘王』(但8:21)。於公元前331年滅瑪代波斯而興起,公元前168年被羅馬所滅。

    (二)『這山羊兩眼當中有一非常的角。』(但8:5)。 天使說:『兩眼當中的大角,就是頭一個王。』(但8:21)。即指亞歷山大帝。(公元前356-323 年,在位年代336-323 年)。

    (三)『..從西而來。』(但8:5)。指『亞力山大帝的東征。』

    (四)『遍行全地。』(但8:5)。 說明他軍力之強大,所到之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也說明他統治疆域的空前廣大,遠超過以前的巴比倫帝國和瑪代波斯帝國。

    (五)『腳不沾塵。』(但8:5)。 說明他進軍神速,快捷如飛,查歷史:『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34 年春,率領三萬五千精兵』東征,『攻打瑪代波斯國,於331 年即覆滅了龐大的瑪代波斯國,327 年又征伐印度。數年之內,平定疆域,幾半天下。』(邁爾通史上世紀卷二72-77 頁)

    (六)『我看見公山羊就近公綿羊,..折斷它的兩角,..將綿羊觸倒在地,用腳踐踏,沒有能救綿羊脫離他手的。』(但8:6)。 查歷史:先後大戰三次覆滅了瑪代波斯國。第一次即打敗了波斯,第二次還俘擄了波斯王大流士的母親和妻子等,大流士本人僅能倖免。兩次求和,皆被拒絕,說:『天無二日,地無二王。』第三次大戰後,波斯遂亡。(同上)

    (七)『這山羊極其自高自大。』(但8:8 上)。指亞歷山大帝統霸世界的野心,以及將自己神化。例如要埃及太陽神廟的祭司稱自己是太陽神的兒子,在鑄造的銀幣上將自己的頭像鑄成太陽神的模樣,又幻想將亞妥斯山雕製成自己的一座神像,還採取東方專制皇帝的禮儀,要手下的文武大臣、將士、百姓在朝見時向他下跪,甚至以口親其足。(西洋古代史上冊371,372頁,邁爾通史上世紀卷二73,77 頁,古希臘史418 頁)

    (八)『正強盛的時候,那大角折斷了,又在角根上向天的四方長出四個非常的角來。』(但8:8下)查歷史:公元前323年,正當帝國最強盛的時候,東征成功,又準備西侵,而亞歷山大帝本人也正當年富力強(年僅三十三歲)之時,便忽然染熱疾而死。王死後,四都督彼此爭戰,於公元前301 年,便將整個帝國一分為四國。即:東方的敘利亞國,南方的埃及國,西方的馬其頓.希臘國,北方的色雷斯國。(以後北方的色雷斯國又被東方的敘利亞國所吞併)。(邁爾通史上世紀卷二81,82 頁,西洋古代史下冊370 頁)

 

第三段 小角(但8:9-12,23-25)

  八章的小角等於是七章的第四獸(羅馬國)加上第四獸頭上的小角(羅馬教皇)。換言之,八章的小角既指羅馬帝國,也指羅馬教皇。具體來說,關於八章小角興起部分的預言,都已應驗在羅馬帝國身上,關於小角的不法活動,既已應驗在羅馬帝國身上,也已應驗在羅馬教廷身上;關於小角的結局,則將應驗在羅馬教廷身上。

    (一)關於小角的興起:

      (1) 興起的時間:『這四國末時,犯法的人罪惡滿盈,必有一王興起,..』(但8:23)。查歷史:亞歷山大死後,國家發生內戰,於公元前301 年被分裂為四國。281 年又變為三國。其中的馬其頓國首先於168 年被羅馬國所吞併。其時也是希臘化各國最腐敗,階級鬥爭最激烈之時,餘下的敘利亞和埃及二國,最後也都被羅馬國所佔領。因此實質上,希臘帝國所分裂成的四國,最後都是被羅馬帝國所覆滅的。預言中所說:『必有一王興起』顯然是指羅馬國說的。(蘇科學院主編『世界通史』卷二,上冊417-418,423,425 頁,西洋古代下冊482 頁)

     (2)興起的情形:『四角之中有一角長出一個小角。』(但8:9上)。有人說按原文應譯為『四風之中有一風..』,其實不然。按原文譯為『四角之中有一角....』是正確的。『四角之中有一角』是指馬其頓.希臘國,即原來亞歷山大希臘帝國的本土。羅馬帝國的興起並取代希臘而統治天下,正是從公元前168年或146 年征服馬其頓.希臘國後而開始的。歷史書上說:『從紀元前146 年起,希臘的歷史被包括到羅馬的歷史裏面去。』(A.V.密蘇里那編『古代世界史』206 頁)。這就是從『四角之中有一角,長出一個小角』之意。

    (3) 發展的方向與次序:『向南、向東、向榮美之地漸漸成為強大。』(但8:9 下)。『向南』指吞併埃及。公元前168年,馬其頓國被羅馬所滅之年,埃及也自動承認為『羅馬之屬邦』,為要求得羅馬的保護,免受敘利亞的侵占。公元前30年,埃及又完全歸併於羅馬。『向東』指佔領敘利亞。公元前168 年,羅馬使節奉元老院之命,勒令敘利亞王的軍隊,限期撒出埃及的亞歷山大城,並歸還擄物。從此敘利亞在羅馬的干涉、控制下不斷走著下坡路。於公元前64-63 年又被羅馬所佔領。『向榮美之地』指進佔猶太國,巴勒斯坦。猶太國於公元前63年又繼敘利亞之後,被羅馬所吞併。公元70年,耶路撒冷城又被羅馬軍隊所毀滅。此時也正進入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期。(西洋古代史下冊 484,520,534頁。科瓦略夫著『古代羅馬史』354-357,372-375,377-388頁)

    (4) 『漸漸成為極其強大。』(但8:9 下原文和英文)。羅馬確是經過漫長時期才漸漸成為極其強大的。公元前八世紀到公元前30年為共和國時期,公元前30年到公元476 年為帝國時期。羅馬於公元前168 年取代馬其頓.希臘,而統治天下時,還不算最強大,以後『向南,向東,向榮美之地』擴展其勢力後,『才漸漸成為極其強大』的。歷史上提到,從公元69年起,羅馬進入帝國全盛時期。(公元69-161年)』(古代羅馬史中之分期,西洋古代史下冊539,564-567 頁,邁爾通史上世紀卷三90頁)

 

  (二)關於小角的特點和不法作為:(意雙關:既應驗於羅馬帝國身上,也應驗於羅馬教廷身上)

    (1) 『漸漸成為極其強大』(但8:9 英文和原文)

   (2) 『面貌凶惡』(但8:23)。比較七章小角:『形狀強橫,過於他的同類。』(但7:21)。『面貌凶惡』尤其表現在他們殘酷迫害上帝子民的事上。

     (3) 『能用雙關的詐語,』(按原文古卷為善用陰謀。如太2:7,8.但8:23)。『他用權術成就手中的詭計。』(但7:8)

      (4) 『心裏自高自大』(但8:25中)。比較但七章小角:『有口說誇大的話。』(但7:8,20,25)

      (5) 『他的權柄必大,卻不是因自己的能力。』(但8:24上)這是指逼迫上帝子民的權柄(但8:24下)。雖出於大龍所賜(啟13:1),本為大龍的工具(啟12:3),但也仍在上帝的執掌之下。(太10:28-31.約19:10,11)

      (6) 『他漸漸強大,..將些天象和星宿拋落在地,用腳踐踏。』(但8:10)。『他必行非常的毀滅,事情順利,任意而行,又必毀滅有能力的和聖民。』(但8:24下)。在人坦然無備的時候,毀滅多人』。(但8:25)。註:『星宿』代表主的聖僕和使多人歸義者。(啟1:20. 但12:3)。他們在屬靈的事上也是有能力的人。『天象』代表教會,『婦人』曾以日、月、星辰三種天象為妝飾(啟12:1),包括全體聖徒(或說『聖民』)在內。羅馬帝國曾逼迫基督徒二,三百年之久,殺害了千萬傳道人和聖徒,羅馬教廷更是迫害聖徒,長達1260年之久,殺害的人數多達五千萬。

    (7) 『並且他自高自大,以為高及天象之君(指基督,為教會的元首,聖民的君王)』(但8:11)。『又要站起來攻擊萬軍之君(指基督)』(但8:25)。註:羅馬帝國曾釘死基督,又曾迫害信徒,也就是迫害主。羅馬教皇更是如此。自稱是『上帝的代表』『基督的代表』『主上帝教皇』『教會的元首』,離道叛教,迫害聖徒。..

     (8) 『因罪過的緣故(先是指使徒時代教會末期的愛心衰退,後是指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時期的腐敗變質),有「軍旅」

(原文即萬象,指教會聖民)和常獻的燔祭交付他。他將真理拋在地上,任意而行,無不順利,..除掉常獻的燔祭和施行毀壞的罪過,將聖所與軍旅(萬象)踐踏..』(但8:12,13)

    註:本段預言中接著提到的小角罪行,有三方面:

    一,『除掉常獻的』(原文中無燔祭二字)。『常獻的』祭指:

   甲,日獻的燔祭和素祭(民28:3-8,9-10,31. 尼10:33)。燔祭預表基督贖罪的犧牲,素祭預表基督聖潔的生活。基督以自己聖潔無罪的生命為我們捨身流血,完成救贖大功,帶來救贖洪恩(太20:28), 並又在天父上帝面前不斷以自己的寶血為我們贖罪(約壹2:1-2. 1:19)。

    乙,日獻的香(出30:7,8)。預表基督的中保代求工作:基督不斷以自己完全的功義在天父上帝面前為我們代求。(啟8:3,4.來7:25)

    丙,常獻的陳設餅(民4:7.代下2:4)。 預表基督是我們『生命的糧』,或譯為『生命的餅』。(約6:35,48-51,53-57)

    羅馬帝國『除掉常獻的』祭表現在禁止人信仰基督十宇架的救贖洪恩。羅馬教廷『除掉常獻的』祭表現在使人不信靠基督的救贖功勞,而卻依靠自己的修行、朝聖和購買『贖罪券』;不以基督為罪人的中保,不信靠基督的中保代求和贖罪的工作,而卻以馬利亞為中保,向馬利亞禱告,求馬利亞在上帝面前為他們代求,又叫人跪在神甫面前認罪,求得神甫的赦罪;不以信心真正領受生命的糧,在靈性上吃主的肉,喝主的血,不斷追求因信稱義和靠主成聖,而卻迷信於神甫手中的所謂『彌撒祭』(被宣稱為活的基督,活的上帝),..等等。

    二,毀壞、踐踏聖所:羅馬帝國曾廢除教會,禁止信徒聚集敬拜上帝。羅馬教廷除曾用同樣手段對待一切堅守聖經純正信仰的聖徒外,還在更深的含意上毀壞踐踏聖所。如他們謬解了主的救恩,刪改了上帝的律法,也等於是毀壞、踐踏了聖所中最為神聖的『施恩座』(又稱『蔽罪座』)和其下存放律法的約櫃(又稱法櫃);他們取消了基督的中保代求工作,也等於是除掉了上帝寶座前的香壇;他們還以迷信的彌撒祭取代了生命的餅基督,並還熄滅了聖靈的七盞火燈。

    三,將真理拋在地上,任意而行:如教皇自稱是上帝和基督的代表,甚至自稱是『第二位上帝』『主上帝教皇』,教導信徒要敬拜、服從教皇,如同敬拜、服從上帝一樣。又公然把教皇的言論,教會的信條,視為比聖經更重要,自稱為絕無錯誤的教皇,又謬解救恩,出售『贖罪券』,刪改律法,強迫人守星期日,散佈靈魂不死,傳出煉獄等異端,..等等,不勝例舉。

 

(三)關於小角的結局:

     (1) 『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但8:13,14)。指開始潔淨聖所,也即開始進行查案審判。

      (2) 『至終卻非因人手而滅亡』(但8:25. 參帖後2:8)

      (3) 關於二千三百日異象尚未及解釋,但以理便因嚴重誤解、擔憂、失望而暈倒。(但8:26,27)。 天使加百列只得等到但九章異象中再予以解明。(但9 章)

 

附:從但以理的暈倒我們可以得到什麼教訓?

    (一)但以理的暈到,顯明了他對上帝選民深切的愛,以及為祖國的復興,為聖城與聖殿的重建所懷有的心如火焚的焦急心情。(約2:17)。在此為一切上帝子民留下了美好榜樣。

    (二)但以理的暈倒也是由於對八章中『二千三百日的異象』發生誤解所造成。這也是上帝的子民所當引以為訓的。至於加百列為何不用神奇方法,使他立即醒過來,以消除他的誤解,也是有主美意的。加百列固然可以使用幾句直白的話,立即消除他的誤會和困惑,但這樣對他靈性沒有更大幫助,也不能幫助他防止今後再犯同樣的錯誤。他的驚恐,憂慮和失望,既是由於誤解上帝的啟示而引起,那麼解決問題的更好辦法,還是促使他更多地查經和祈禱,以便能對上帝的啟示有更正確、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同時也可更好預備心靈,以便領受上帝進一步的啟示。正如他後來確是這樣去作的。(參:但9:1-3)

    (三)但以理的這次經歷,在神意的奇妙安排中,也正好成為後來一八四四年復臨運動信徒大失望經歷的預表:

     (1) 但以理遭受的失望之苦,是因對『二千三百日的異象』發生誤解而造成;復臨運動信徒也是如此。

    (2) 但以理是把『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中的『聖所』誤解為以色列人在地上的聖所,以致遭受失望此苦。復臨運動信徒也是把其中的『聖所』誤解為當時的地球,或地球上的一部分,將要於主復臨時被火煉淨,以致遭受『大失望』之苦。

   (3) 但以理雖感困惑、失望,但並未喪失信心,反倒重新查考聖經,懇切禱告。後者也是如此。

      (4) 但以理在上帝面前的懇禱和尋求,終於得到了答覆,結果得見但九章的異象,消除了一切的誤解、困惑和失望。後者也是如此,在經過進一步查考、尋求和懇禱後,終於找到了大失望的原因。他們明白了『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是指到『二千三百日』的那一年,也即1844年,天上的聖所中要開始進行潔淨聖所的工作,實質上也即開始進行查案審判的工作,為要決定得救者的人選和獎賞。等查案審判結束後,基督才可能復臨施行賞罰。(但7:9-14. 啟14:6,7,14-20. 22:10-12)

  關於上述這一切,後面還要詳細查考。 * 路光 *

 


第五題  關於二千三百日的

 

第一段:七十個七日的異象

 

    本章異象是先知但以理在瑪代人大利烏王元年所見的(但9:1)。巴比倫國是於公元前539 年被瑪代波斯國所滅亡的。因此,瑪代人大利烏王元年也即公元前539 年(但9:1)。 但以理見八章異象後,曾發生了嚴重誤解。他本來盼望耶路撒冷荒涼七十年後,猶太人即可回國重建聖城和聖殿,但如今在八章異象中似又聽說,要到二千三百日(年),聖所才能潔淨,於是他大失所望,痛苦難堪,暈了過去。及至此時瑪代波斯已經取代巴比倫而統治天下,他又重新查考聖經,再一次重溫了聖城荒涼七十年為滿的明確應許。於是他又鼓起信心,定意向上帝禁食祈禱,懇求上帝早日眷顧自己荒涼的聖城和聖所。正是在此情況下,上帝再次差派加百列前來消除他心中的誤解,指明『二千三百日』的預言和他本國無關,僅其中的第一段『七十個七日』時期,才是關係到他本國之民的。玆將本章內容依次查考如下:

 

一,查考聖經

    瑪代人大利烏王元年,但以理查考聖經,再次重溫了耶利米書中的預言:『論耶路撒冷荒涼的年數七十年為滿。』(但9:1-2.參: 耶29:1-10.25:11-12.代下36:21.賽44:26-28. 45:1-7,13)。

    註:根據海萊博士『聖經手冊』上的年代,耶路撒冷第一次被擄是在公元前606 年(但1:1)。聖城荒涼七十年應從此年起算。尼布甲尼撒609 年成為父王軍隊之元帥,608 年開始西侵,606 年擄掠聖城,並與父王共同執政,601 年正式為王,561 年駕崩,539 年巴比倫國滅亡,536 年猶太人第一次歸回本國(拉1:1)。

 

二,禁食禱告

  (一)為選民痛切認罪。(但9:3-15)

  (二)懇求上帝眷顧荒涼的聖城與聖所,不要遲延。(但9:16-19)

 

三,禱告蒙允

    加百列再次奉差而來,向但以理解釋八章二千三百日異象中疑難之點,為了消除他的誤解,並向他指明了2300日的第一段七十個七日時期中關乎猶太人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但9:20-23)

    (一)加百列說明自己奉差而來的緣由與目的。(但9:20-23)

    (二)指明了2300日時期的第一段──關於猶太人的七十個七時期的預言。(但9:24-27)

 

四,關於七十個七日預言的解釋

    (一)加百列說:『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已經定了七十個七。』(但9:24上)

     (1) 『七十個七』按原文和英文聖經皆為『七十個星期』,即七十個七日,也即490 日。按照預言中日期的算法,一貫以一日頂一年(結4:6.民14:34), 因此490 日等於490 年。

     (2) 『已經定了七十個七(日)』其中『定了』一詞,原文本含有『截出』之意,有用剪刀剪去一段之意。此字在全部聖經中僅用了一次,其他各處的『定了』原文都是用別的字。可見,此處應譯為『截出』。意即七十個七年是從2300年的預言時期中截出來的,是屬於2300年預言時期中的第一段。

    (二)加百列接著指出猶太選民在七十個七年的恩典寬容時期中,所必須作成的幾方面工作。(因七十個七年是為猶太選民國度留下的最後恩典寬容時期,如他們再不信而悔改,接受基督為他們的救主,他們將失去選民國度的資格,而由基督徒來代替他們的地位,成為屬靈的以色列人)。

     (1) 『要止往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孽,彰顯永義。』(但9:24下小字)

     (2) 『封住(原文為蓋印,有封住及印証二方面的含義)異象(指2300日的異象)和預言。』(但9:24下)

   (3) 『並膏至聖者。』基督受膏固然是被聖靈所膏。但也需藉著施洗約翰的施行浸禮,並猶太人因信接受基督的表現而彰顯出來。(但9:24下)

    (三)加百列接著又指出七十個七年時期的計算起點,及其間所將發生的關於基督救贖工作的幾件大事:(但9:25-27)

      (1) 『從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時候,必有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但9:25)。『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共有三次(拉6:14):一是古列王(536一529年)元年,即公元前536 年發出的第一次命令(拉1:1-4), 二是大利烏王(521 到485 年)在位第二年,即公元前519 年發出的第二次命令(拉5:1-5.6:1,2.該1:7-11),三是亞達薛西王(464-425年)在位第七年,即公元前457 年發出的第三次命令(拉7:7-28)。由於耶路撤冷的聖殿實際上是藉以上三次命令而得以『建造完畢』(拉6:14),且第三次命令內容也最完美。因此『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也應以第三次命令時,即公元前457 年為計算的起點,此也即七十個七日和二千三百日預言的計算起點。

    關於亞達薛西王在位第七年,也即公元前457 年,已由史家所公認。參:一,『世界史綱』的大事年表218 頁。二,『邁爾通史』希臘史卷三第21頁。三,『聖經百科全書』辰集17,18頁的七十星期條。四,『聖經典林』以斯拉條。五,『英文串珠』。六,『聖經手冊』1277頁。七,『聖經輔輯』年代表。

    再者:以斯拉正月初一日從巴比倫起身,五月初一日到耶路撒冷(拉7:8,9)。 因此亞達薛西王的命令的實際生效日是公元前457 年猶太歷五月初一日,也即相當於陽曆的秋天。

     (2) 『從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公元前457 年秋天),直到有受膏君的時候(公元27年秋,基督受浸,被聖靈所膏,成為受膏君),必有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年)。』

  基督受膏是在受浸時被聖靈所膏(太3:16. 徒10:38.路4:18)。以後門徒即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約1:41)。希伯來文的彌賽亞即希臘文的基督,意為『受膏君』。基督受浸時被聖靈所膏,成為『受膏君』,是在公元前27年秋,正完全應驗了預言。7x7+62x7=483 年,從公元前457年秋天起,經過483 年,正好是公元27年秋天。

 

  註:關於耶穌受浸的年代為公元27年秋天,有下列根據:

    甲,路3:23說耶穌約有30歲,即公元27年,見廣學會發行之『兩約釋義叢書』160 頁。

   乙,路3:1-6 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即公元27年,施洗約翰肯定是此年春天出來施浸,因從春天經過夏天到秋天,這半年多時間,氣候暖和適於河中施浸。主耶穌比施浸約翰小六個月,必是在此年秋天出來受浸的。正如『聖經史實』430 頁提到,當時30歲是祭司教育完畢之時,『舊約時利未支派的人要參加會幕中聖工服務的,都需從30歲開始(民4 章),因此施浸約翰和主耶穌也遵從此律例。另參:『讀經輔輯』中的有關年代表,提到基督受洗是在主後27年住棚節,被釘是在主後31年逾越節,即陽歷的春季。又在『基督傳記』22頁上也提到:『眾人都承認路加計算提庇留登基的年代(參:路3:1-3), 是從他父皇一同攝政時算起。就是主後12年,適為他父親奧古士督崩駕之前二年。所以提庇留第十五年,自然是主後27年。我們料想約翰開始工作即是在那年春天。』至于主耶穌受浸,被聖靈所膏的年代,根據路3:1-23節的記載,必是在主後27年秋季。

    丙,約2:20  猶太人說:『這殿是46年造成的。』按照原文可譯為:『這殿被造了四十六年了。』或說:『這殿四十六年來還在建造中。』(根據The lnterlinear Bible 中的原文遂字註釋為:Forty and six years is being built this temple)。查歷史:大希律為猶太人造聖殿是在主前18年開工的,猶太人說造了四十六年了,說明當時已是主後28年了,這也正是基督初次潔淨聖殿之時。由此也可推算出基督受浸是在公元27年秋季。(參:約1-2 章)

      (3)『過了六十二個七,那受膏者必被剪除,一無所有(英文聖經譯為:卻不是為祂自己)。..一七之半,祂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但9:26,27)。 以上兩句話都是指主為我們釘十字架。受膏者是為我們的罪被剪除,而不是為他自己(賽53:1-12)。 基督在十字架上斷氣時,聖殿中的幔子忽然裂開,使獻祭制度廢止。(太27:50,51. 來10:1-18)。 『一七之半』,也指明了基督被釘十字架的年代是在受浸後三年半,也即主後31年春季。

      (4) 『一七之內,祂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但9:27)『許多人』指猶太人(但9:24)。『堅定盟約』按原文應譯為『堅定一個約』,此即『救恩的約』,早在亞當、夏娃時,在伊甸園中就已憑著上帝的應許設立了,(創3:15,21.來11:4. 加3:8.羅4:3-12),後來又籍著主耶穌的寶血正式堅定設立了,被稱為『新約』(來8:6-12)。至於『舊約』則是指上帝在西乃山和屬肉體的以色列人所立的約,裏面既沒有以色列人的信心,也得不著上帝所要賜給他們的救恩。(來8:8,9.加4:22-26)。 因此『舊約』始終是錯誤的,是不合上帝心意的,是屬肉體的人和上帝所立的約。凡自以為義,想靠自己守律法得救的,沒有重生的人,他們和上帝的關係都是『舊約』的關係。凡信而悔改,求告主名,獲得屬靈生命的人,也即一切信靠救恩,遵守律法的人,他們和上帝的關係,都已進入救恩之約,也即後來的所謂『新約』的關係。例如先祖亞伯,亞伯拉罕和大衛等,他們也都是因信稱義,靠恩得救,並靠著聖靈的幫助,遵守上帝律法的人,他們和上帝的關係,實質上都屬於救恩之約,也即後來的所謂『新約』關係。(來11:4. 羅4:3-12. 詩119:97,81,166,174. 1:2-3. 來8:8-12)

    『一七之內,祂必與許多人堅定一個約』:是指七十個七年中的最後一個七年之內,福音是特別傳給猶太人的,前三年半是基督自己傳,後三年半是基督藉著門徒傳。(太10:5-8.徒1:4-8)。及至最後一個七年結束時,即公元34年,司提反殉道,門徒受逼迫,福音開始傳向外邦,而猶太人的選民國度也就被棄了。(徒7:54-60. 8:1-5. 徒22:17-21. 9:1-30. 9:32. 10章)。上帝已揀選基督徒成為屬靈的以色列人,成為上帝特選的子民,並組成屬天的選民國度了。(加3:7-29.西3:11-12.弗2:11-22.羅2:28-29. 9:6-7,24-26)

      (5) 『必有一王的民來毀滅這城和聖所,至終必如洪水沖沒,必有戰爭,一直到底,荒涼的事已經定了。..那使地荒涼的,如飛而來,並且有忿怒傾在那荒涼之地,直到所定的結局。』(但9:26,27.小字)

    這首先是指公元70年羅馬軍隊對耶路撒冷和聖殿的毀滅,死者逾百萬。後來於公元135 年羅馬軍隊又對耶路撒冷進行了再一次的毀滅。『必有戰爭一直到底,荒涼的事已經定了,..直到所定的結局。』還有更深含意,這裏歷代成為戰場,直到主復臨,甚至直到千禧年後天上的新耶路撒冷城從天降落在橄欖山所裂成的平原上,還要被撒但和復活後的惡人圍攻,最後才成為新天新地的聖城。(但11:40-45. 亞14:4-6. 啟20:7-10. 21:1)

 

附:關於以色列國復興的問題

 

    有人以為屬地的以色列國將來還要復興的。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是沒有聖經根據的。以色列國會不會復興呢?會,聖經中對此有清楚的應許(徒1:6-8)。但所要注意的,復興的以色列國不是屬地的,而是屬天的;不是屬世的,而是屬靈的。所謂屬靈的以色列國,實際上也就是將來的天國。正如主耶穌所說:『我又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裏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裏去,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太8:11,12)。 所謂『天國』也即『上帝的國』(太4:17.13:11比較可1:14-15. 4:11)。又稱為『基督的國』(啟1:15.彼後1:10,11.西1:13)。 而基督的國也就是屬靈的以色列國。因基督原就是屬靈以色列國的國王,被視為繼承大衛寶座的。(路1:32,33)。 屬靈以色列國的百姓也就是所有屬靈的以色列人,包括舊約時代得救的以色列人(羅9:27),新約時代重生的基督徒。(羅9:4-7.加3:7-9,26,29.弗2:11-20. 3:6. 羅2:28,29, 9:24-27. 太8:11,12.羅11:25,26.參:弗2:19. 3:6.徒15:14-18. 約10:6. 賽56:8. 啟21:9,10,12.20:6.22:3-5), 以及古時一切得救的眾先祖(來11章. 太25:34)和蒙恩的外邦人(賽56:1-8. 羅9:24-27)。 屬靈以色列國的京都是在『天上的耶路撒冷,那裏有千萬的天使,..有審判眾人的上帝。』(來12:22.啟21:2)。屬靈以色列國的復興是在基督復臨之時(徒1:6-8.太24:14,36)。那時『祂要差遣使者用號筒的大聲,將祂的選民從四方,從天這邊,到天那邊都召聚了來。』(大24:31)。 並要將他們接到天上的耶路撒冷城中去(約14:1-3)。至於屬地的以色列國是不可能獲得聖經中所說的復興的。他們的處境將繼續應驗著上述及聖經中別處的有關預言。

 

五,『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但:14)

    (一)時期的算法:由上述可見:『七十個七(日)』是『二千三百日』的頭一段時期,『七十個七(日)』的起點也即『二千三百日』的起點。因此以公元前457 年秋天為計算起點,經過二千三百年後,即到公元1844年秋天,按預言所說:『到二千三百日』,即到1844年秋天,『聖所就必潔淨。』(詳見2300年附圖)

  (二)『聖所就必潔淨』是甚麼意思呢?那時,天上或地上將會發生什麼大事呢?留待下題查考。  * 路光 *


7072300日預言圖解

 


『到2300()聖所就必潔淨』(8:14,26.4:6.14:34)

 


為猶太人截出的七十個七日=490(9:24-27)

23004901610

          一七之內和猶太人立約

(9:27.8:8-12)

最後七年福音傳給猶太人

 


前三年半   後三年半

從出令重建聖城到基督受膏 主自己傳  藉門徒傳

共有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  (10:5-8)   (1:4-6)

 


即共有六十九個七=483

一七之半

 

七個七     六十二個七   主釘十架

49     434

 

 


前三年半  後三年半

 

 


1       2                 3          4          5    6              7

 

 


1.  公元前 457年,即波斯王亞達薛西在位第七年出令重建聖城。(但9:25. 

6:14. 7:7-28)。

2.  公元前 408年,聖城重建和恢復工作完成。(但9:25. 6:14. 7:7-28)。

3.  公元27年秋,基督受浸,被聖靈所膏,即『有受膏君的時候』。(但9:25.

3:16. 10:38. 4:18. 1:41. 1:14-15.)。

4.  公元31年春,基督被釘,即『受膏者被剪除』『使祭祀與供獻止息』。(但

9:26. 53:8,10.  9:27. 27:50-51. 10:1-18)。

5.  公元34年司提反殉道,門徒受迫害,猶太選民國度被棄,福音開始傳向外邦。

(徒7:54-60. 8:1-5)。

6.  公元70135 年,聖城和聖殿被羅馬軍隊所毀滅。(但9:26-27.  24:1-2)。

7.  公元1844年秋,開始潔淨天上聖所,也即開始查案審判,三天使警告也開始

傳向全世界。(但8:14. 7:9-10. 14:6-7. 22:10-12. 彼前4:17-18. 14:6-12)。

 


第六題  到2300日聖所就必潔淨

──聖所及其崇祀的預表意義

 

    根據前二題的查考,我們已初步明白:『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也就是指到1844年秋天『聖所就必潔淨。』但『聖所就必潔淨』是甚麼意思呢?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世界各國,特別是美國和歐洲各國,都有一些虔誠的傳道人和信徒,在聖靈的引導下,不約而同地在查考這些預言。他們受到當時教會流傳的錯誤觀念影響,誤以為這裏提到的『聖所』是指地球或地球上的一部份。而潔淨聖所就是指基督復臨用火來潔淨地球。於是他們得出了一個錯誤的結論:基督將於1844年復臨。再加上當時自然界所出現的幾個大預兆,也都接二連三地應驗在他們眼前(太24:29,30.啟6:12,13),也更使他們對基督復臨的迫近深信不疑。由於他們都是熱誠獻身,深切愛主愛人的人。於是他們到處傳揚基督即將復臨的信息,勸人『悔改信福音』,並預備迎見救主。(可1:15. 彼後3:14,15)。 結果他們的工作造成了『普世的宗教奮興』,但最後也不免經受了一次大失望的痛苦。(參:善惡之爭18-22章)。由於基督1844年沒有復臨,許多人感到困惑不解,痛苦失望。其中有一些上帝聖僕和子民便在聖靈的指引下,重新開始檢查自己對聖經預言的解釋有否錯誤。經過反覆的查考研討,結果他們發現自己對於預言時期的解釋雖然沒有差錯,但對聖所就必潔淨的解釋卻是錯誤的,毫無聖經根據的。他們發現這裏提到的『聖所』並不是指地球或地球上的一部份,而卻是指天上的聖所;『潔淨』聖所也不是指基督復臨用火潔淨地球,而是指基督要在天上至聖所中進行潔淨聖所的工作。因他們看到聖經中提到的聖所只有兩個:一個是舊約時代在地上的聖所,後又擴建為聖殿,在主被釘死於十字架時已廢除(太27:50-51);另一個是新約時代在天上的真聖所,正是舊約時代地上聖所所預表的,主耶穌被釘、復活、升天後,便以新約大祭司的身份進到那裏為我們贖罪和代求。1844年又開始在至聖所中進行最後的潔淨聖所的工作。為了對『聖所就必潔淨』的意義能有真正透徹瞭解,我們必須對地上聖所及其崇祀的情況並它們的預表意義有一簡要的認識。(參:善惡之爭23-24 章)

    總的來說,舊約時代地上的聖所及其中的物件,都是按照天上真聖所的樣式造的,因此,舊約時代地上的聖所實是新約時代天上真聖所的預表;舊約時代的祭司在地上聖所中進行的一切崇祀禮節,也是新約時代的大祭司基督在天上真聖所中為我們進行的一切救贖工作的預表。請讀:來8:1-5. 9:11,12. 22-26.(參出25:9,40.徒7:44)。雖然我們有時也以地上聖所及其中的一切來象徵基督,象徵信徒心靈的殿和象徵主的教會,以從其中吸取各樣屬靈的教訓;但其最主要的預表意義卻是預表天上真聖所中的情形,以及我們新約大祭司在其中所進行的一切救贖的工作。現逐點解釋如下:

 

地上聖所是天上真聖所的預表

  (一)地上的聖所是上帝象徵性的住所(出25:8.29:43,45.另參徒7:48,50. 17:24. 賽66:1)。在其內層至聖所中設有上帝施恩的寶座。(來9:3-5.出40:20,21)。而天上的真聖所,才是上帝寶座的真實所在。(詩11:4. 103:19,20. 102:19. 啟4:2)

    (二)地上施恩座二頭有二個基路伯,臉對臉高張翅膀,遮掩施恩座。(出25:17-20. 來9:5)。 照樣,天上上帝寶座旁也有撒拉弗侍立。(賽6:1-3.參啟4:6-8)

    (三)聖所內四圍的幔子上以及寶座前的幔子上(也即聖所中間的一層幔子,將聖所分隔成內外二層,內層稱為至聖所,外層稱為聖所),都繡滿了基路伯。(出26:1,31-34)。照樣,天上上帝寶座的周圍也有千千萬萬的天使侍立著。(啟5:11. 但7:9,10)

  (四)施恩座(也稱蔽罪座)的下面為約櫃,內存有上帝的十條誠命。(出25:21-22. 來9:4-5)。 照樣,天上真聖所中,上帝的寶座下也有約櫃(又稱法櫃),其中也存有上帝的誡命。(啟11:19. 15:5)。撒但原來也是遮掩約櫃的基路伯。(結28:14,16)

    (五)施恩座前還有『金香壇』,存放在中間幔子外的聖所中。(出30:6-8)。照樣,天上聖所中上帝寶座前也曾出現了表號性的金香壇。(啟8:3,4. 5:8)。實即預表基督以自己的功勞和義行,在上帝寶座前為我們作中保和代禱的工作。(來7:24-25)。

    (六)地上外層聖所中南邊,還有七盞燈的燈台,北邊還有置放陳設餅的桌子。(來9:2.出4:22-25. 25:30,37,40)。照樣,在天上聖所中,上帝的寶座前,也有『七盞火燈』點著,『這七燈就是上帝的七靈』。(啟4:5.亞4:2-14)。『陳設餅』預表基督是我們生命的糧。到祂面前來的,必定不餓,信祂的永遠不渴。(約6:35,53-58)。

    (七)聖所(又稱帳幕,會幕,聖幕)的外面是外院(又稱幕院),在外院中帳幕門前依次有洗濯盆和祭壇。(出40:6-7,29-

32)。由於外院中的祭壇是預表十字架基督捨命流血之處的,因此外院是在世界上。祭司如何將祭壇上祭牲的血帶入聖所為百姓贖罪。照樣,基督升天後也將自己在十字架上所流寶血帶到天上聖所為我們贖罪。

 

地上祭司是天上大祭司的預表

 

    舊約時代祭司們在地上聖所中的一切崇祀禮節都是預表新約大祭司基督在天上真聖所中為我們進行的一切救贖工作的。(來8:1-5. 9:11-12,22-26)。地上聖所中的崇祀禮節分為兩部:

  

(一)祭司每日不斷地在祭壇和聖所中所進行的崇祀禮節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祭司每日早晚各獻一次燔祭,並配入素祭同獻。(出29:38-42)

  註:每逢安息日或節期,還要獻更多的燔祭(民28章)。燔祭預表基督為我們捨身流血完成贖罪的大功。祭司天天早晚獻燔祭,預表基督天天不斷以祂的贖罪寶血在上帝面前為祂的子民贖罪,同時天天獻燔祭也是預表上帝子民天天不斷信靠基督寶血贖罪的功勞,並天天不斷獻身給上帝。素祭預表基督聖潔無罪的品格,一生完全的行義,才能使祂的贖罪犧牲蒙悅納。我們不但要天天不斷信靠基督寶血的贖罪洪恩而因信稱義,而也要不斷信靠基督的恩助,接受祂完全的義,而因信成義。

    二,每日早晚焚香。(出30:7-8)

  註:香預表基督的功德義行和代禱。(啟8:34. 來7:24-25)。也預表信徒的祈禱(啟5:8)。 古時祭司早晚在殿內燒香時,上帝子民也在殿外祈禱。(路1:10)。這預表基督在上帝寶座前也不斷以祂的功勞和義行為我們代求(來7:24-25), 並使我們的祈禱能在上帝面前蒙悅納(啟8:3-4)。

    三,每日早晚收拾燈。(出30:7-8)

  註:這七盞火燈的燈台實連為一座燈台(亞4:2),代表『上帝的七靈』(啟4:5), 也即聖靈(亞四章)。所謂『七靈』並非說聖靈有七位,因經上明說聖靈只有一位(林前12:4. 弗4:4)。 所謂『七靈』是象徵聖靈為完全的靈,有完全的亮光、智慧和能力,是無所不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祭司早晚收拾燈,為了使燈每晚能長明不滅。預表基督也不斷藉著祂的靈光照、感動、運行在祂子民心裏,和在祂的教會中。

    四,桌子上不斷置放陳設餅(又稱『常設的餅』),每安息日更換一次。(利24:5-8. 民4:7)。 預表基督為我們生命的糧,使一切信靠接受祂和祂的話的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使一切喝主的血,吃主的肉的人,得永生。(約6:35,53-58)

    五,每日經常不斷為個人或為會眾所獻的贖罪祭。(利四章6:24-30. 10:16-18)

    註:贖罪祭有兩種贖罪法:一種是祭司將贖罪祭牲的血帶進聖所,用指頭沾血彈在寶座前的幔子上七次,並抹一些血在香壇的四角上,如此會眾的罪便藉著血被帶進聖所中。(利4:6,7,17-18)。 照樣,基督升天後也不斷用自己的血,在上帝面前為我們贖罪。另一種作法是為個人贖罪,不將血帶進聖所,卻由祭司及其子孫吃贖罪祭牲的肉(利6:24-30), 為要擔富會眾的罪孽,在耶和華面前為他們贖罪(利10:16-18)。照樣,基督也親身擔當我們的罪,並將自己的義賜給我們。祂向父上帝為我們禱告說:父阿,他們所犯的罪都歸我的身上。我所行的義都歸在他們身上。你怎樣悅納我,求你也怎樣悅納他們;你怎樣愛我,求你也怎樣愛他們。

   

(二)大祭司每年一次在贖罪大日,進入至聖所,所進行的潔淨聖所的禮節。(來9:7.利16:29-34. 利23:27-32)。具體的做法,參利16:6-28.

    註:由於上帝子民的罪不斷藉著血和祭司帶進了聖所,以致聖所和整個會幕都污穢了(利16:6),因此每年贖罪大日需要進行一次潔淨聖所的禮節,來完成全年的贖罪工作。照樣,天上的真聖所中也需進行一次潔淨聖所的工作,以最後完成上帝子民的贖罪工作。這是因為上帝子民所犯的罪都已被記錄在天上的冊子中。由於他們的悔改認罪,主的寶血雖已遮蓋赦兔了他們的罪,但卻並未最終塗抹消除他們犯罪的記錄。如果他們起先信而悔改,得蒙赦免,後來卻又回到罪中,不再悔改認罪,那麼他們先前一度蒙赦的罪仍要向他們追討。(結18:24)。 如果他們不斷信而悔改,因信稱義,靠主成聖,直到最終,那麼他們所犯過的一切罪,就將永遠從冊子記錄上被塗抹和消除。由此可見,這最後潔淨、塗抹罪惡記錄的工作,也即所謂潔淨聖所的工作,實包含著一種查案審判的工作在內。換言之,所謂潔淨聖所的工作,實際上也就是指基督於1844年進入至聖所中『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開始進行查案審判工作,為要最後完成除罪工作。(但7:9-14. 啟14:6,7.22:11,12. 見附註)。 這次查案審判工作的對象是上帝家裏的人,即從已死的上帝子民審查起,直查到每一個活著的信徒(彼前4:17,18)。 這次查案審判的任務主要是決定得救的人選和他們的獎賞。(太22:14. 7:21-23.約3:3. 15:2-8.結18:24.林前9:27. 提前6:11,12,19.以及可12:41-44.路19:15-19.腓3:13,14.提後4:7,8)。查案審判結束後,全世界每一個人或得救或滅亡的命運就最後決定了,於是主耶穌基督就要宣告:『不義的叫他仍舊不義,污穢的叫他仍舊污穢,為義的叫他仍舊為義,聖潔的叫他仍舊聖潔。看哪,我必快來,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啟22:11-12)

    為此,第一位天使警告中也特別傳出信息要我們快快為此次查案審判而作準備。(啟14:6-7)。應當怎樣準備呢?

    一,『應富敬畏上帝,將榮耀歸給祂,因祂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敬畏上帝的實質在於遠離罪惡(伯1:1,8. 2:3. 28:28.箴3:7. 16:6. 8:13),在於遵守上帝誡命及其總綱精意(傳12:13,14. 約一3:4)。上帝的十條誡命及其兩大總綱是審判的標準(雅2:8-12. 太5:21-32.傳12:13,14.路10:25-28. 羅2:12-16,27. 約一3:4),是每一個要得永生的人必須遵守的(太19:17-19. 路10:25-28)。但我們怎樣才能遵守上帝的誡命及其兩大總綱呢?必須時刻不斷信靠基督的救恩,講得更具體一點也就是要不斷信靠主的寶血洗去我們一切違背律法的罪,而使我們不斷因信稱義;並不斷依靠主的恩助,使我們能守全律法而成聖,也即不斷因信成義。

    二,『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這一句話再一次強調了遵守上帝誡命,特別是其中第四條誡命『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的本分。(出20:8-11.賽58:13-14)。因為安息日是上帝親自設立的記念祂六日創造大功的記念日。(創2:1-3)。 我們遵守安息日,就特別表明我們是『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

 

附 註

    有人提出疑問說:基督復活升天之後,即已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來8:1,2. 10:12,13.  徒7:56)怎麼這裏又說,基督要於1844年『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但7:13-14), 進入至聖所中,開始進行查案審判的工作呢?這是因基督在天上有著多種的身份和使命。祂既是上帝的兒子,又是人類的救主;既是坐在寶座上的君王,又是為我們代求贖罪的祭司..。從基督『三位一體』上帝的神性和地位來說,祂作為聖子,總是和聖父上帝同坐寶座的。因此從這一點上來說,祂升天後即已回到天父寶座的右邊。如經上所說:『耶和華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詩110:1)。 有一次司提反殉道時『又看見耶穌站在上帝的右邊』(徒7:55),特為要表示對他忠心僕人的關注、尊重和鼓勵。但從基督的大祭司和中保的職份來說,他升天後到1844年前卻是在聖所中不斷為我們進行著贖罪和代求的工作,也即不斷以祂的血為我們贖罪,以祂功義的『馨香』為我們代求。(來7:24-25.約一2:1-2.啟5:6-10)。值得注意的是,希伯來書提到基督升天後,雖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但同時也是『在聖所,就是真帳幕裏作執事。』(來8:1-2)。 至於來10:19 中提到的『至聖所』原文也是聖所,當然其中也包含至聖所在內。到了1844年,又『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也即在至聖所的審判廳中開始進行查案審判的工作(參:但7:9-14. 啟14:6-7. 約5:22,27,30),同時也繼續擔任大祭司和中保的贖罪代求工作,『使兩職之間籌定和平』(亞6:13),為要完成最後塗抹和消除罪惡記錄的工作,決定得救的人選和獎賞。隨後祂就要駕雲榮臨,施行賞罰(啟22:10-12)。


附錄:有關潔淨聖所的質疑和解答

 

    但以理書第八章異象,向我們末後時代上帝子民傳出了一個激動人心的重大信息:『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但8:14)。

    本會的弟兄姐妹凡在道理上有根基的都明白:『到二千三百日』也就是到公元1844年秋天,『聖所就必潔淨』是指天上的聖所開始被潔淨,也就是指公元1844年秋天我們的新約大祭司基督,進入至聖所中,在上帝寶座前為我們進行查案審判,以完成最後的潔淨聖所的工作。(啟14:6-7. 但7:9-14. 啟22:11-12)。正如地上大祭司在每年七月初十『贖罪日』,一年一次進入『至聖所』進行潔淨聖所的禮節中所預表的。(利23:26-32.16:6-34)。這次查案審判主要是決定得救的人選和他們各人的獎賞(彼前4:17-18.來10:26-31), 但實際上也是決定了世界上每一個人永遠得救或永遠滅亡的命運(啟22:11-12)。同時這次查案審判也要附帶決定活著的惡人,特別是『小角』『巴比倫大城』的邪惡勢力,在四風七災中的初步刑罰,和在基督復臨時的初步毀滅。(但7:11,26.啟7:1-3.啟15:5-8.16:1-21.17:1.18:4-24.19:19-21. 帖後1:7-9.2:8.賽66:15-17)。查案審判結束後,主耶穌就要站起來宣告說:『不義的叫他仍舊不義,污穢的叫他仍舊污穢;為義的叫他仍舊為義,聖潔的叫他仍舊聖潔。看哪,我必快來,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啟22:11-12)。接著,基督就要刑罰小角,捆綁撒但,並拯救祂的子民進入天上的新耶路撒冷城,在上帝和羔羊的寶座前晝夜不斷讚美敬拜和事奉。以上有關贖罪日,潔淨聖所和查案審判的一切解釋,懷愛倫在『善惡之爭』第23章「潔淨聖所」428-442 頁,第24章「作中保的耶穌基督」444-447 頁,和第28章「查案審判」498-510 頁中,都已作了詳細講解。本人在『聖道專題研究』和『但以理書研究和默想』二書中,也已作了詳細講解。

  這些真理都是完全符合聖經教訓的。我們若根據聖經進行深入全面研究後,必可深信不疑。但現代有些人卻對此進行似是而非的質疑和攻擊,也有個別少數人想對本會傳統的正確解釋加以『改良』,實際上卻是明顯違背聖經和預言之靈教訓的。本文擬在此一一作答。

 

  (一)有人質疑說:但8:14『聖所就必潔淨』中的『潔淨』,和贖罪日潔淨聖所中的『潔淨』,即利16:19,30『潔淨了壇』『為你們贖罪,使你們潔淨』中的『潔淨』,在英文欽定本聖經中雖然是同一個字cleanse, 但在希伯來原文中卻是兩個不同的字(但以理用sadaq 利未記用tahar)。 被本會解職的戴斯莫.福特和其他宗派的某些人,就想以此否定到二千三百日,潔淨聖所,查案審判的重大真理。也有本會個別少數人自作聰明,想藉此對懷愛倫著作中有關潔淨聖所、查案審判的正確解釋,加以『改良』和『改正』。

    其實,在原文中這二個字的含意是相似相類相通的。tahar含有『潔淨』的意思,sadaq 也含有『潔淨』『成義』『稱義』的意思。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本會英文『聖經註釋』上對此字的解釋:『潔淨(但8:14)來自希伯來文sadaq「成為公義」「成為義」(to be just, to be righteous)。這個動詞出現在此處的形式,在舊約中僅被找到一次。..詞典的編輯者和翻譯者建議了各種意義,諸如「被改正」或「被恢復正常情況」「被成為公義」「被宣稱為正義」「被稱為義」「被辯護」。七十士希臘文聖經譯為「被潔淨」,所用的希臘文字為katharisthesetai。..武格特拉丁文聖經將此字譯為mundabitur,也是「潔淨」的意思。』(SDA BIBLE COMMENTARY, VOL.1, P.844)。

    由以上介紹可見,sadaq 原意為『成為義』,也包含有『稱義』和『潔淨』的意思。『成為義』和『潔淨』的意思也是相同的。主耶穌在查案審判和潔淨聖所後,所作的宣告中就用了為義和聖潔(潔淨)二個字意,說:『不義的叫他仍舊不義,污穢的叫他仍舊污穢;為義的叫他仍舊為義,聖潔的叫他仍舊聖潔。看哪,我必快來,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啟22:11-12)。英文聖經(K.J.V.and N.K.J.V.)和中文聖經在本節中,聯系到聖所問題,將此字譯為『潔淨』是非常確切的。這和利未記十六章提到的潔淨聖所的意思相一致。公元前二、三世紀七十士希臘文聖經也是將此字譯為『潔淨』。當時七十位猶太教學者既將此字譯為『潔淨』,顯然是有他們的字意方面和解經方面根據的。這也是一種內行的翻譯法。可以相信當時這些猶太學者總比現在有些神學家更瞭解希伯來文字的含意,和猶太人的習慣說法罷。

    現在新建議的譯意,諸如『被改正』或『被恢復正常情況』等等,實質上並不很附合sadaq 原來的含義。這些譯意之所以被有些人採用,實是由於他們不明白但以理八章小角除掉常獻給上帝的燔祭(原文無燔祭二字)、毀壞踐踏污穢聖所等預言的正確含意;他們根據經文表面字句看來,既然上文提到小角毀壞踐踏聖所等,於是接下去就想當然地翻譯為:『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恢復正常情況(或其它類似意思)。』更為嚴重的,另有一些人將但以理八章小角毫無根據地謬解為敘利亞王安提阿古四世埃皮法尼斯,在位年代是公元前175-164 年,他曾一度進入耶路撒冷聖殿,擅自闖入至聖所,又在祭壇上獻豬,污穢聖殿等等。他們就更堅持聖所就必被恢復奉獻一類譯法,為了牽強附會地將這一預言套用在他的身上。

    但所有宗教改革家和復臨運動傳道人,以及本會堅持純正信仰傳統的上帝餘民們,都明白本段預言是指小角教皇說的。這裏的聖所也是新約時代天上的聖所說的。所謂除掉常獻的,毀壞踐踏污穢聖所等等,當然都是指屬靈預表意義的。這一切背道的活動刪改了作為上帝寶座根基的上帝全備的律法,破壞了大祭司基督在天上聖所中的中保代求和贖罪工作,造成了許多信徒信仰的變質,靈性品德的衰落,更使天上的聖所在屬靈的象徵意義上被污穢。『到二千三百日』即1844年『贖罪日』開始後,所要進行的查案審判,潔淨聖所的工作,正是要為上帝子民完成最後的贖罪工作,以最後決定得救的人選和他們各人的獎賞,並也要刑罰小角巴比倫的叛道勢力。在七碗傾降後,基督就要復臨,差派天使捆綁撒但(歸於阿撒瀉勒的羊所預表的)在無底坑裏,並接取祂的子民,進入天上的新耶路撒冷城,在上帝和羔羊的寶座前,晝夜事奉和敬拜。

 

  (二)現在有個別人對『贖罪日』問題,也提出了一種錯謬的新見解。就如我曾聽到本會有人這樣解釋說:利未記23:27 中的贖罪日,其中贖罪一詞翻譯不當,按原文不應譯為贖罪,而應譯為保護,而且日為複數。他說,我們的罪在我們悔改認罪時就已蒙赦免了,因此就不需要有甚麼贖罪日來赦免我們的罪,為我們贖罪。因此他認為贖罪的說法是錯誤的。應譯為保護,意即保護我們脫離撒但的控告。但是,他的這種解釋實是明顯違背本會『聖經詞典』『聖經註釋』以及懷愛倫在善惡之爭中的一貫解釋觀點的,也是明顯違背聖經中明文教訓的。其實,在贖罪赦免中,就已經包含了保護我們脫離撒但控告的意思,但他卻不應單單強調保護我們脫離撒但控告,而否定有贖罪赦免的意思。

  我們先看一下有關經文:『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七月初十是贖罪日,你們要守為聖會,並要克苦己心,也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當這日甚麼工都不可作,因為是贖罪日,要在耶和華你們的上帝面前贖罪。當這日凡不刻苦己心的,必從民中剪除。』(利23:26-29)。

  本會英文『聖經詞典』解釋說:『贖罪希伯來文為KIPPURIM,字面意思是「遮蓋」,它的動詞是KAPHAR,含有「遮蓋」「贖罪」(to cover, to make atonement) 的意思。..這個字出現在舊約中,通常是和各種獻祭和事奉的禮儀制度連結在一起。』(SDA BIBLE DICTIONARY, P.92)。我們可以看到,遮蓋和贖罪這二個字的含意是相似的,都含有赦免罪的意思。所謂遮蓋顯然是指主的寶血遮蓋我們的罪,也就是赦免我們罪的意思。正如大衛所說:『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耶和華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詩32:1. 羅4:6-8.)。這和主為我們贖罪的意思是相同的(約一2:1-2.1:9)。

『聖經詞典』上接著又說:『七月初十是贖罪日,這是一年中最嚴肅的日子。在此日不但要停止工作,而也要刻苦己心。(利23:27-32)。..在這日,一年中所犯的一切罪將要在最後潔淨聖所的禮節中被除掉。(利16章)。在這日凡不刻苦己心的,都要從以色列人中被除名。(利23:29)。 贖罪日對猶太人是一個審判的日子。』(93頁)。

    我們再來查看其他教會出版的希伯來文字典,以及希伯來文和英文逐字對譯的聖經(THE INTERLINEAR BIBLE (HEBREW ENGLISH),其中也都將此字譯為『贖罪』的意思(名詞為atonement,動詞為to make atonement, or to atone)。並也將利23:27 譯為『七月初十是贖罪日(a day of atonement)』,和中文、英文聖經的譯意完全相同。

    在浸會出版的『聖經原文字彙中文彙編』一書中,也指出此字絕大部分譯意為贖罪,潔淨,赦免。據彙編的統計,中文聖經共有62節經文將此字譯為贖罪,僅利未記16章中就有13節經文將此字譯為贖罪,聖經中還有6 節經文將此字譯為潔淨,9 節譯為赦免..等等。(詳見『聖經原文字彙中文彙編』1072頁)。

  其實,即使我們不懂希伯來文和英文,我們單從經文的上下文,或其他相關的經文,也可明白在『贖罪日』,確是要為上帝子民進行贖罪工作的。例如上帝在利未記中曉諭摩西說:『每逢七月初十日,你們要刻苦己心,無論是本地人,是寄居在你們中間的外人,甚麼工都不可作。這要作你們永遠的定例。因在這日要為你們贖罪,使你們潔淨。你們要在耶和華面前得以潔淨,脫淨一切的罪愆。』(利16:29-30)。

  至於說我們的罪在過去悔改認罪時就已得蒙赦免,我們就不需要在贖罪日為我們贖罪了。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因聖經中不斷明確告訴我們:我們不是一次赦免就永遠赦免;不是一次稱義就永遠稱義;不是一次得救就永遠得救。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因信稱義,靠主成聖,必須不斷信而悔改,求告主名,靠主寶血獲得赦罪稱義,靠主恩助追求離罪成聖,聖而又聖,直到生命的終止,或直到查案審判臨到我們各人,才能使我們獲得永遠的赦免,才能使我們在天上聖所中的罪惡記錄冊永遠被銷毀,才能使我們的名字永遠被記錄在羔羊生命冊上,才能使我們至終永遠得救,並獲得主所要賜給我們各自的獎賞。因此,決不可否定,查案審判確是要最終正式決定我們各人能否得永生進天國,以及我們各人獎賞大小的問題,而並不是所謂單單保護我們脫離撒但的控告,和決定我們能否得救的問題無關。可參看下面(五)到(八)

中的將更詳細講解。

 

    (三)戴斯莫.福特對2300日潔淨聖所的真理提出責難說:基督復活升天之後,即已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了。(參:來8:1-2.10:12-13. 徒7:56)。你們怎麼說,基督於1844年『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進入至聖所的審判廳中,和父上帝一同進行查案審判和潔淨聖所的工作呢?(但7:9-12,13-14. 利16章)。

    其實這兩者之間並無矛盾。這是因為基督升天後在天上是有著多種身份和使命的。祂既是『三位一體』真神上帝中的一位『聖子上帝』,又是天使的最高統帥;既是宇宙萬有和我們的創造主,又是我們的救贖主;既是坐在寶座上的君王,又是為我們贖罪代求的大祭司..。從基督和天父『原為一』的『三位一體』神聖屬性和地位來說,祂作為聖子上帝,總是和聖父同坐寶座的。因此經上說,基督升天後即已坐在聖父上帝寶座的右邊。但是我們必須明白,基督並不是一直坐在上帝寶座右邊不動的,因祂作為我們的大祭司,祂在聖所中還有著其他的工作要進行的。

  撒迦利亞的預言中也提到,主耶穌升天後,『祂要建造耶和華的殿,並擔負尊榮,坐在位上掌王權,又必在位上作祭司,使兩職之間籌定和平。』(亞6:13)。 

    希伯來書中也清楚告訴我們,我們的大祭司基督升天後雖然『已經坐在天上至大者寶座的右邊』,但同時,祂也是『在聖所,就是真帳幕裏作執事。這帳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來8:1-2)。 至於希伯來書10章19節所說的『至聖所』,原文也是聖所。『至聖所』本是指聖所的內層,裏面設有上帝的寶座。但在天上的真聖所中,不論是內層或外層,都同樣是赤露敞開在上帝寶座面前的。

    聖經中還清楚告訴我們:主耶穌被釘、復活、升天後,便以新約大祭司的身份,帶著自己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寶血,進到天上聖所裏天天不斷為我們贖罪和代求。(約一2:1-2.1:9. 來7:25.4:14-16)。正如地上祭司每天在祭壇上為百姓獻贖罪祭,又進到聖所為百姓贖罪和代求的禮儀所預表的。(利四章.6:24-30.10:16-18)。公元1844年秋天,基督又進入至聖所中開始進行最後的查案審判和潔淨聖所的工作,正如地上大祭司在每年七月初十『贖罪日』,一年一次進入『至聖所』進行潔淨聖所的禮節中所預表的。(利23:26-32.16:6-34)。也正如但以理七章異象中所看到的情景:基督在祂復臨以前,也就是公元1844年,『駕著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在至聖所的審判廳中,和聖父上帝一同坐在審判的寶座上,進行查案審判的工作,同時也繼續作我們的大祭司和中保,為要決定得救的人選和各人的獎賞,並永遠消除各人罪惡的記錄。(但7:9-10,13.約5:19-23,27,29-30)。這也就是天上聖所被潔淨的最主要的含意。當然也包括要除滅小角和惡人的不法作為等(但7:11-12)。 在查案審判結束後,就『得了權柄榮耀國度』,準備復臨,『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祂。祂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祂的國必不敗壞。』(但7:14. 路19:12.啟22:11-12)。

 

    (四)他們還提出責問:聖經上明明說基督升天後,『不用山羊和牛犢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入聖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來9:11-12)。 你們怎麼說,基督升天後,還要天天在聖所中為我們贖罪呢?而且還說在『贖罪日』所預表的1844年後,還要開始在至聖所中完成最後的潔淨聖所的工作呢?

    其實,希伯來書中提到大祭司基督升天後『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入聖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是指基督已經在十字架上為我們世人流血捨命,付清了贖罪的代價,已經一次而永遠的完成了贖罪的大功,並不像地上的祭司要不斷為百姓獻牛羊為贖罪祭。『如果這樣,祂從創世以來,就必多次受苦了。但如今在這末世顯現一次,把自己獻為祭,好除掉罪。』(來9:26)。 

  但是,這決不是說基督以後就不需要為我們每一個罪人和信徒天天不斷地進行贖罪和代求的工作了。正如使徒約翰教導我們說:『我小子們哪,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是要叫你們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裏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祂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又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一2:1-2.1:9)。 經上又說:『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又說:『凡靠著祂進到上帝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來4:15-16.7:25)

 

  (五)有的人還說,聖經上不是說『信祂的人不被定罪』麼?不是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麼?(約3:18. 弗2:8)我們已經因信稱義,靠恩得救了,為甚麼還要接受查案審判呢?

    首先要明白,這裏提到的信,都是指著真實的信,真實的信是必定要有行為表現的,是必定會使人向主悔改認罪,求主赦免和潔除罪惡的。唯有這樣信而悔改,求告主名的,才能立即得蒙拯救。(羅10:13)。 否則,『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是不能使人稱義得救的。(雅2:17-26)。 主耶穌在世時也親口『宣傳上帝的福音說: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1:14-15)。 可見,信福音和悔改必須結合起來,只有信,沒有悔改,就是死的信心,是不能使人稱義得救的。主耶穌復活後也囑咐門徒『要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到萬邦。』(路24:47)。 因為主『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3:9)。 五旬節聖靈沛降後,使徒彼得也傳福音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徒2:38)。經上也說:『上帝且用右手將祂高舉,叫祂作君王,作救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以色列人。』(徒5:31)。可見,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都是主所賜的,而且是連在一起的。一個人若沒有悔改的心,也就得不著赦罪的恩。換一句話說,也就是不可能稱義,因稱義和赦罪是同一件事。(參羅4:6-7)。

    再說上面所提的『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裏的『得救』原文是現在式,不是指將來得永生說的,而是指我們現在靈性上的蒙恩得救說的。也就是指『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祂又叫我們與基督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要將祂極豐富的恩典,就是祂在基督耶穌裏向我們所施的恩慈,顯明給後來的世代看。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5-10)。可見,這裏的得救也就是指我們死在罪惡中的時候,上帝使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重生得到屬靈新生命),並和基督一同復活(開始過新人的生活),一同坐在天上(進而不斷靠主過得勝的生活)。換一種說法,也就是指主耶穌將我們『從罪惡裏救出來』(太1:21),不但藉著主的寶血拯救我們脫離罪的刑罰(赦罪),而也藉著祂的聖靈拯救我們脫離罪的捆綁,使我們能開始過離罪成聖的生活。

    還有一點要明白的,當我們信而悔改,求告主名,蒙恩得救後,還當不斷在主救恩中生根建造,不斷因信稱義,靠主成聖,『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腓2:12)。因我們不是一次赦免就永遠赦免;不是一次稱義就永遠稱義;不是一次得救就永遠得救。已經因信蒙恩得救的人,仍有被罪迷惑,心靈剛硬,喪失信心,離棄永生上帝的危險(來3:12-14.6:4-8.10:26-28)。已經重生,有屬靈生命的人,仍有靈命死亡的可能(約15:1-8)。因此一個已經蒙恩得救的人,還當不斷靠主恩助,追求離罪成聖,『作成..得救的工夫』。一個已經重生,有屬靈生命的人,還當在基督裏不斷健康成長,長大成人,以致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這樣才能使我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永不失腳』,並且使我們能『豐豐富富的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腓2:12. 彼後1:5-11)。所謂『一次相信永遠得救』,或『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說法,是完全違背聖經教訓的。(參來3:12-14.6:4-8.10:26-28. 腓2:12.猶20-21.羅6:15-16,22.林前9:27.加5:16-22.6:7-8.提前6:8-12,19.西1:22-23.彼前5:8-9.彼後1:5-11.彼後2:20-22.3:14-18.雅5:19-20.啟2:7,11.3:5-6.太16:24-26.10:34-39.約15:1-8.羅11:20-22.太3:8-10. 弗4:13-14.太7:13-14)。

   因此,我們信主悔改時,雖然罪已得蒙赦免,但這還不等於是永遠的赦免。必須等到查案審判臨到我們各人時,或者說必須等到臨死時,所謂蓋棺論定時,才能最終確定我們是否能獲得永遠的赦免。因聖經上已明確指出,義人離義去行惡,仍必滅亡。他先前已得蒙赦免的罪,仍要向他追討。(彼後2:20-22. 3:14-18. 來10:26-29.6:4-8. 太18:23-35. 結18:24)。 事實上,我們每次悔改認罪時,我們的罪雖已不斷得到赦免(約一1:8.2:1-2),但我們每個人在天上聖所中的罪惡記錄冊並未被銷毀,只是在我們的犯罪記錄上註明一句:此罪已悔罪蒙赦。必須等到查案審判臨到我們各人時,如果我們至終不斷信而悔改,求告主名,不斷因信稱義,靠主成聖,我們的罪就要永遠被赦免,我們的名字就要永遠保留在生命冊上(啟3:5), 我們在天上聖所中的罪惡記錄冊,也要永遠被銷毀。(但7:9-10)。但如果查到我們有隱藏不肯悔改的罪,或是我們開始幾年熱心愛主,不斷靠主恩助追求離罪成聖,但後來卻被世界引誘,被罪惡迷惑,或被逼迫的勢力所壓倒,而漸漸遠離主,甚至直到最終或臨死前,都未再悔改歸向主,那麼我們的名字就要從生命冊上被塗抹(啟3:5),我們的罪惡記錄冊也要和滅亡罪人的罪惡記錄冊放在一起,在基督復臨後的千禧年中接受基督和得救聖徒的定罪審判(林前6:1-3.啟20:4-6),並在最後的執刑審判中和撒但邪靈一同被丟到火湖中受刑,直至永遠滅亡。(啟20:11-15. 結28:14-19. 瑪4:1-3)。

  再者,這次查案審判不但是要最終決定我們各人能不能得永生的問題,而且還要決定我們各人賞賜大小的問題。(路19:11-26.21:1-4)。因此在基督復臨接取祂子民升天之前,必定要有一次查案審判臨到所有上帝子民:『審判要從上帝的家起首。』『主要審判祂的百姓。』(彼前4:17-18.來10:26-30)。在基督復臨之前傳揚的第一位天使警告中,也明確指出:『應當敬畏上帝,將榮耀歸給祂,因祂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指於公元1844年開始了)。』(啟14:6-7)。但以理七章預言也明確指出,在基督復臨之前,上帝和基督『坐著要行審判,案卷都展開了。』(但7:9-14)。並暗示這次查案審判將在小角迫害聖徒1260年(公元538-1798年)後的某個時候開始:『聖民必交付他手一載二載半載。然而審判者必坐著行審判,..』(但7:25-26)。在但以理八章九章中又進一步指出和解釋了:『到二千三百日(公元1844年),聖所就必潔淨(指開始查案審判,以潔淨聖所)。』(但8:14)。查案審判結束後,每一個人或得救或滅亡的命運都已決定了,基督就要站起來宣告說:『不義的叫他仍舊不義,污穢的叫他仍舊污穢;為義的叫他仍舊為義,聖潔的叫他仍舊聖潔。看哪,我必快來,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啟22:11-12)。接著主就要傾降七碗,刑罰小角的勢力,隨後復臨,捆綁撒但,並接取上帝子民回到上帝寶座那裏。

 

  (六)有人可能還有疑問,說:聖經說『信子的人有永生。』(約3:36)。主耶穌也說:『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裏把他們奪去。』(約10:28)。 我們既有這樣的保証,為甚麼說還要到查案審判臨頭時,或是死亡臨到時,才能最終肯定我們我們能不能得永生,進天國呢?如果是這樣,我們對自己的得救問題,豈不是沒有『保証』了麼?  

  不,我們是有得救保証的,也應該不斷有得救的保証。但我們得救的保証應該是對自己現在的靈性情況說的。我們對現在必須要有確切的保証或說把握:假如我現在離開世界,假如主現在就來,我能否得救。至於對將來我們的靈性情況,我們最好不要誇口。正如使徒保羅勸告我們說:『所以自以為站立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 保羅雖然一方面滿有信心的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為我捨己。』(加2:20)。另一方面他也謙虛地以身作則地教導我們說:『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林前9:27. 腓3:9-11)。保羅也一直接勸告當時的信徒們說:『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上帝離棄了。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裏有分了。』(來3:12-14)。

    由保羅上述的教訓也可看到:使我們至終得救的信心,首先,必須是『起初確實的信心』,也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真實的信心,能使我們信而悔改,求告主名的信心。『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羅10:13)。 所謂求告主名的意思,也就是要求告主將我們從罪惡裏救出來。正如天使指示約瑟說:『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太1:21)。也就是要求告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我們(徒5:31)。這實際上也就是一種信而悔改的禱告。凡這樣信而悔改,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第二,我們還必須將這種『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裏有分了。』因為保羅明確指出,已經因信得救的信徒,還有可能『被罪迷惑』,『心裏..剛硬』,『又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上帝離棄了。』因此保羅提醒我們,『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另一處保羅甚至還勸勉我們:『就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腓2:12)。為甚麼要恐懼戰兢呢,我們懼怕的倒不是上帝離棄我們,因為天父上帝和救主耶穌是何等愛我們呢,我們懼怕的倒是自己被罪迷惑,離棄上帝。為甚麼要作成自己得救的工夫呢,也就是要靠主恩助,防止自己離棄上帝。

  至於上面所說『他們永不滅亡』的話,不要忽略前面還有一句話,指出了他們永不滅亡的條件。主耶穌整段話是這樣說的:『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裏把他們奪去。』(約10:27-28)。的確,如果我們肯聽主的聲音,並一直跟著主走,直到我們生命的終止,或直到查案審判臨到我們各人,我們就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主手裏把我們奪去。即或我們有時有軟弱,但如果我們能不斷到主面前,謙卑悔改,懇求主的赦免和恩助。主必不會丟棄我們,而且主必能拯救我們到底。經上說;『凡靠著祂進到上帝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來7:25)。

 

  (七)有人還提過這樣的問題,我們信耶穌的人不是已經成為上帝的兒女了麼?我們既然已經是上帝的兒女,難道還要經受查案審判麼?審判應當是針對罪犯,而不是針對上帝的兒女。(約1:12)。

  在這問題上,我們要小心,不要迷信自己的推理,而要注意聖經的教訓。聖經上明說,這次查案審判要從上帝的家起首,即從亞當夏娃歷代已死去的上帝子民開始,一直審查到我們活著的信徒。正如經上所說:『因為時候到了(按原文宜譯為時候將到),審判要從上帝的家起首。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上帝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若是義人僅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將有何地可站呢。』(彼前4:17-18)。 這裏『上帝的家』顯然主要是由我們上帝的兒女和天父上帝,並我們的長兄救主耶穌一同組成的。保羅在書信中也提到『上帝的家』,並說『這家就是永生上帝的教會』(提前3:15)。可見這次查案審判的對象,主要是歷代以來直到末世的所有上帝的兒女,基督的信徒。聖經中另一處也說:『主要審判祂的百姓。』(來10:26-31)。至於對滅亡罪人和不能得救信徒,以及對撒但、惡天使的定罪審判,將要放在千禧年中進行。由得救聖徒和基督一同對他們進行查案的定罪審判,以決定他們各人罪惡的大小和刑罰的輕重(林前6:1-3.太5:22.路11:31-32.啟20:4-6寶座原文是多數詞,並未說幾個),並在一千年後的執刑審判中,將滅亡的罪人和撒但邪靈一同被丟到火湖中受刑,直至永遠滅亡。(啟20:11-15)。

  因此,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既已作了上帝的兒女,將來就一定能得永生。上帝在聖經中勸勉我們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親受的弟兄阿,我們既有這等應許,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上帝,得以成聖。』(林後6:17-7:1)。

  使徒約翰也勉勵我們說:『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上帝的兒女。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世人所以不認識我們,是因未曾認識祂。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現在是上帝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凡向祂有這指望的,就潔淨自己,像祂潔淨一樣。』(約一3:1-3)。

 

  (八)也許有人還有疑問說,我們每一個人得救或滅亡,既已在各人生命終止時都已最後肯定了,無所不知的上帝更早已確知每個人能否得救了,為甚麼還要通過查案審判來決定得救的人選和他們的獎賞呢?

  這是因為上帝在決定每個人能否得救和賞賜大小的事上,不願獨自包辦代替。三位一體上帝固然知道每一個人能否得救和各人賞賜的大小,但如果上帝不經過審判的程序,而獨自作出決定,就必要遭到撒但和惡人的指控毀謗,也可能在眾天使和宇宙眾生靈心中留下懷疑的陰影。就如主耶穌在決定使摩西從死裏復活的事上,就曾遭到魔鬼的指控和反對(猶9)。 撒但也曾在上帝面前屢次控告約伯(伯1:6-12.2:1-13), 和大祭司約書亞(亞3:1-5)。在舊約時代,撒但晝夜不斷在上帝面前控告上帝的子民,指証他們所犯的罪。當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流血捨命,完成贖罪大功,並徹底暴露了撒但邪惡的面貌,給撒但頭部以致命打擊後,從此撒但再也不能到天上去,在上帝和眾天使面前控告上帝的子民了。正如啟示錄中所指出的:『大龍..被摔在地上,他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我聽見在天上有大聲音說,我上帝的救恩,能力,國度,並祂基督的權柄,現在都來到了,因為那在我們上帝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已經被摔下去了。』(啟12:9-10)。 雖然這樣,如果上帝在基督復臨以前,不經過正式審判的程序,決定得救的人選和獎賞,而在基督復臨時接取聖徒升天,仍必會遭到撒但在眾天使面前的指控、污蔑和毀謗。上帝正是為了要在全宇宙面前顯明自己的公義和慈愛,並堵絕撒但任何控告和誹謗的藉口,決定在公元1844年到基督復臨以前的這一段時期內,在天上至聖所上帝寶座前,舉行公開的查案審判,由天父上帝擔任最高審判長(但7:9-10),由道成肉身的人類救主領導和主持實際的審判工作(但7:13-14.約5:22-23,27-30),由千千萬萬天使擔任陪審員和見証人(但7:10.啟16:5-6.太18:10),以決定每個人或得救或滅亡的永遠的命運,並也決定每個得救之人的屬天獎賞。

    查案審判自1844年秋天開始以來,至今已進行了一百五十幾年了。深信很快就要查到我們活著的信徒,很快就要結束了。我們想到挪亞時代傳洪水警告傳了一百二十年,洪水就突然來臨了。查案審判和三天使警告,也已傳了一百五十幾年了,可見基督復臨已十分迫近了。但願我們都能在這末後嚴肅的日子,靠主恩助,在上帝面前『刻苦己心』,深切悔改,不斷因信稱義,靠主離罪成聖,聖而又聖,並將主永遠的福音和三天使信息,迅速傳遍全球,迎見主耶穌基督的榮耀復臨!

 

    最後,我想和大家重溫一下懷愛倫的勸告。其實懷愛倫在一百幾十年前,早就預見到末後將有人起來質疑和攻擊『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的偉大真理,想要搖動三天使信息的根基。記得懷愛倫有一次蒙啟示,看到有三層台階的一個平台,有許多人走到了最上面的平台上。但後來卻有人對此平台的根基發生疑問,認為這根基有錯誤,平台有倒塌的危險。也有人感嘆說,若把根基稍為改良一下,人民就快樂了。於是就有一些人跟著他們從平台上下來。但在台上的眾人中有人大聲說,這根基是在上帝的帶領下建立起來的,沒有錯誤,也不會倒塌。我們應當信靠上帝,站穩腳步。於是走下平台的人中,又有人再謙卑地走上平台。但也有人不再回來了。這三層台階就是代表三天使警告的。(啟14:6-12)。

    懷愛倫勸告我們說:『別讓任何人拆毀那使我們有今日成就的真理根基。雖然倒處都有錯誤的陷阱,但上帝仍一步步地引領我們前進。藉著「耶和華如此說」這句既淺白又奇妙之話的引領下,現代真理在經受諸般考驗後建立起來。若有人興起,並企圖唆使信徒追隨他們,當用那經火考驗的真理應對他們。..那些企圖移走古舊標界的人,沒有固守崗位;他們忘了以前所聽和所領受的。那些企圖引進新的理論,以促使我們對聖所或對上帝和基督位格產生疑念的人,無異是盲目工作。他們企圖撓亂上帝子民的心,使他們猶如無錨的船,在汪洋大海上隨波逐流。那些自稱奉行上帝所賜與我們真理的人,該具備敏銳、清明的屬靈識別力,以區別真理和謬論。』(懷氏文稿760 號原文第9-10面,『你必得著能力』227 頁)。 * 路光 *

 


第七題 上帝的印記

 

    上幾題中我們已一再提到,從一八四四年在天上至聖所中開始的查案審判工作,其審判對象主要是上帝家裏的人。(彼前4:17-18)。審判任務主要是決定得救者的人選和獎賞。(太22:14.7:21-23. 約3:3. 15:2-8.啟3:5)。 通過查審,可以得永生進天國的人,就在他們的額上蓋上『永生上帝的印』(啟7:1-3)。蓋印工作一完成,思典時期就結束,基督即將復臨了。(啟20:10-12)。由此可知,現在正是上帝子民應當住在主裏,不斷因信稱義,靠主成聖,以便接受上帝印記之時。但上帝的印記究竟是指什麼說的?怎樣才能接受上帝的印記呢?

 

一,三種不同的印記

    要明白甚麼是上帝的印記,首先需將聖經中提到的三種不同的印記加以正確的區分:

    (一)『耶穌的印記』(加6:17.參林後4:1-10. 6:3-10.徒4:13)

    註:『耶穌的印記』和『上帝的印』(啟7:2) 在原文中是完全不同的二個字。耶穌的『印記』原文為『司鐵格瑪他』相當於英文的brands,或marks) 含有烙印、商標、標記、記號等意,且為多數。上帝的『印』原文為『司弗拉給搭』(相當於英文 a seal)意為印或印記,且為單數。因此『耶穌的印記』是指保羅身上具有的許多屬基督的標記或記號,就如在為主的守道、奔跑、靈戰、克己、犧牲、火煉、苦難..等等事上都表明自己是屬基督的。(參林後4:1-10. 6:3-10. 徒4:13)

    (二)『聖靈的印記』(弗1:13,14. 4:30.參徒2:38,39.羅8:9,16.林後3:2,3)和『上帝的印記』(啟7:1-4. 14:1-5. 9:4)。

    註:這兩種『印記』在原文中雖然是用的同一個字,但它們在聖經中的用法和含意是不相同的。聖靈的印記和上帝的印記,至少有以下幾點區別:

   (1) 聖靈的印記實際上是指聖靈在人心中所作成的悔改,重生工作,從而使人獲得屬靈的新生命。(弗1:13-14. 4:30.徒2:38-39. 參羅8:9,16.林後3:2,3)。因此,任何一個人當他信而悔改,求告主名,被聖靈重生,獲得屬靈生命時,他就已接受了聖靈的印記。上帝的印記卻必須等到人蓋棺論定,或作成得救工夫時,或說必須等到查案審判臨頭時,才能最後決定能否受印。(請看啟7:1-3)。

      (2) 聖靈的印記早自亞當、夏娃時,即已開始印在人們心裏,上帝的印記雖在各時代都有(啟9:4),但必須等到1844年查案審判開始後,才正式開始印在人們的額上。(啟7:1-3.14:6-7)

      (3) 人接受聖靈的印記後仍有可能被磨滅失去(弗4:30.帖前5:19-22),但接受上帝的印記後就將永遠不再消失(啟22:10-12)

      (4) 聖靈的印記是印在人的心內(羅8:9,16. 林後3:2-3),是和心靈思想有關,是人眼看不見的。上帝的印記卻是印在人的額上,雖也和心靈思想有關,但也是外在的標記,是人眼看得見的(啟9:4)。

  總之,上帝的印記和聖靈的印記也是不相同的。那麼上帝的印記究竟是指什麼說的呢?

 

二,上帝的印記是指甚麼說的?

    (一)從人方面的標記來看:

      (1) 作為一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印』,內容至少包含三要點:一,姓名。二,職位。三,管轄範圍。例如:某某國家(職權管轄範圍),總統(職位),某某人(姓名)。

      (2) 印記的功用,至少有以下兩方面:一,作為權力的象徵、標記、和證據。二,作為所有權或所屬成員的標記和證據。

      (3) 上帝的印記也應包含上述內容和特徵:懷愛倫解釋說:『第四誡的安息日,乃是永生上帝的印記。』(『善惡之爭』

)。理由:

    甲,首先第四誡中的安息日是加蓋在上帝誡命中的印記。(出20:8-11)。 其中包括了作為上帝印記的三要點:指出上帝的聖名是『耶和華』,祂的地位是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上帝』,統轄範圍是天地海和其中萬物。再說,第四誡中的安息日,在上帝誡命中也確實起了印鑑作用,印證十誡是創造主上帝親自設立的,因而也更使之具有無上的權威。

    乙,安息日也確是上帝權力的印記:它是上帝創造權能的紀念和證明(創2:1-3), 也是上帝立法的統治權柄的印鑑(出20:8-11), 又是上帝使祂子民成為聖的救贖權能的證據(結20:12.出31:13-17)。

    丙,安息日也是我們屬於上帝,作為上帝子民的證據。(結20:19-20)。

    總之,上帝的印記,在人方面的標記,也就是指人在主裏面遵守安息日而品格成聖的表現。(賽58:13,14. 結20:12,19,20. 啟9:4)

    (二)從上帝方面的印證來說:當查案審判臨到各人時,如果他們不斷在主裏遵守安息日而又追求品格完全成聖──安息日已名符其實地成了上帝『叫他們成為聖』的『證據』(結20:12.出31:13-17)。那麼,上帝就要在天上生命冊上永遠存留他們的名字,並在他們額上印上上帝的印記,承認他們是永遠屬於上帝的子民。(啟3:5. 7:1-3. 結20:19-20)

 

三,怎樣才能接受上帝的印記?

  (一)必須遵守第四誡安息日──上帝創造權能,立法權柄,並使人成為聖的印證。(出20:8-11.賽58:13-14)

    (二)必須遵守上帝全備十誡及其愛神愛人的兩大總綱,而追求品格全然成聖。(雅2:8-12. 太5:21-32. 22:37-40. 帖前5:23-24.彼後3:14)

    (三)必須不斷住在主裏,不斷信靠主的救恩,不斷因信稱義和靠主成聖,才能全守上帝的律法,而全然成聖。

    (四)過去曾有不少虔誠愛主的人,因沒有亮光,未守安息日,或是錯守星期日為安息日,他們都已在主裏安睡了,不知他們以後能否接受上帝的印記?

    答:如果他們過去確實因沒有亮光而未守安息日,或錯守星期日為聖日,但在其他方面都不斷信而侮改,因信稱義,靠主成聖,遵守主道,討主喜悅;那麼我們相信上帝會照樣悅納他們信愛之心的,並且他們也會接受上帝印記的。但如果已得安息日的亮光,而故意不守,就不可能接受上帝的印記。預言之靈還啟示我們,將來我們在基督復臨時被提到空中,還將在空中停留七日,讓他們也可補守一個完全的安息日,然後再進入天上的聖城。(啟8:1.詳參第七冊中對第七印的解釋)。上帝的子民將來在新天新地裏仍將永遠遵守主的安息日。(賽66:22-23)

 

附 註

    凡願意接受上帝印記的人,不但必須遵守第四條守安息日的誡命,而且還必須遵守其它九條誡命,以求不斷因信稱義和靠主成聖。因只有遵守安息日而又品格成聖的人,才能真正守全安息日,才能在額上受上帝的印記。正如『經歷與目睹』上提到:『承認守安息日的人不都是受上帝的印。他們得有真理的光,知道主的旨意,明白我們所信的一切道理,然而他們沒有相配的行為。那些熟悉預言與知道上帝神聖智慧的寶藏的人,該依他們的信心實行,該引導他們的家族隨從他們而行,使他們的家庭既有很好的規矩,就可以向世界表明真理在人的心上所有的感化力』。又說:『現在正是預備的時候,凡不潔淨的男或女,都萬不能在額上受上帝的印。凡有欺詐之心,好說謊的男或女,決不能在額上受上帝的印。凡受印的人必須在上帝面前毫無玷污,配作天國的人民。你們為自己當查考聖經便可明白,現今之時代的可懼可畏』。(69-70,71頁)  * 路光 *

 


第八題 大龍和婦人的異象

 

    啟示錄十二章大龍和婦人鬥爭的異象,向我們啟示了人類歷史上,從亞當、夏娃時起,到基督復臨時止,長時期來撒但和上帝子民屬靈爭戰的歷史。這一漫長的屬靈爭戰史,被劃分為三個時期:一,主耶穌降生前時期(從亞當夏娃到主耶穌降生,約四千年)的靈戰情況(啟12:1-4)。二,主耶穌降生後到公元1798年時期的靈戰情況(啟12:5-16)。 三,從公元1798年後到基督復臨期間的靈戰情況(啟12:17)。

 

一,主降生前時期的靈戰情況(啟:1-4)

    (一)婦人的形像和情況:(啟12:1,2)

     (1) 『婦人』代表教會。純潔的婦人代表純潔的教會(弗5:23-31.林後11:1-2. 賽54:5,6. 何2:19. 歌6:4,10)。『淫婦』代表淫亂的、世俗化的、離道背教的教會(雅4:4 小字原文.何2:2-13. 耶3:6-20. 啟17:1-6)。這裏的『婦人』顯然代表純潔的教會,不僅是指主降世後建立起來的教會(太16:18),而也包括主降世前約四千年來一切仰賴救主,敬拜上帝的先祖們,以色列人並少數事奉上帝的外邦人在內。(除上列經節外,另參:來11:1-40.羅4:2-8,11-14,18. 加3:6-9,29)。因『教會』一詞原文為『召出』之意,又引伸為『徵集』『集會』等意。也曾引用在摩西所招聚的以色列會眾身上,稱之為『曠野教會』(徒7:38原文或英文)。其實根據聖經明確的啟示,主降世後建立起來的教會,也是要和主降世前建立起來的教會合併為一的。(弗2:11-22. 3:5,6)。而基督徒也被稱為屬靈的以色列人。(加3:7,26-29.羅2:28,29)

      (2) 婦人的三種裝飾象徵教會應有的三方面完美的形像,或說三方面完美的見證:

    甲,『身披日頭』象徵教會在行為上的見證:『日頭』象徵基督和祂仁義聖德所發的輝煌、榮耀的光輝。(約8:12.1:9.路1:78. 哈3:4.瑪4:2.詩84:11.出33:18-19. 34:6-7)。『身披日頭』象徵教會『披戴基督』(加3:27. 羅13:12-14)和祂聖潔的義袍與榮光(林前1:30. 賽61:10. 60:1-3.約8:12啟3:18),而在行為上為主發光(太5:14-16.賽60:1-3)。

    乙,『腳踏月亮』象徵教會在信仰上的見證:上帝在賜給約瑟的異夢中,曾以日頭代表以色列,月亮代表他的妻子,十一顆星代表以色列的十一個兒子(創37:9-11)。照樣,在屬靈的以色列人中,日頭是代表基督,月亮是代表『使徒和先知』及他們從主所領受的聖道。十二顆星是代表屬靈的十二支派以色列人,也即歷代以來全體得救的上帝子民和基督徒。因為主耶穌基督也正是藉著『使徒和先知』以及他們從主所領受的聖道,而產生了屬靈的十二支派以色列人並建立了教會。(弗2:19-20.太15:15-19.28:16-20. 林前3:10-11.猶3節. 徒7:37-38.提前1:1-2,13-14.3:14-17)。『腳踏月亮』是象徵教會『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2:19-20)。 也即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從主所領受的聖言、真道和信仰的根基上。(太16:15-18. 提後1:13-14. 3:14-17. 猶3節. 徒7:37,38. 林前3:1,11. 來6:1)。實也即被建造在聖經的根基上(提後3:16),而在信仰上為主作見証。

    丙,『頭戴十二星的冠冕』(原文屬於得勝者的冠冕)。象徵教會在工作上的見證:如上所述,十二顆星代表屬靈的十二支派以色列人,古時仰賴救主、敬拜上帝的先祖們,及我們得救的基督徒,全部包括在內。(來11:1-40.弗2:11-19. 3:6. 加3:29. 太8:11-

12. 羅9:4-7.另參:與生命冊有關的經節:啟21:12,27. 腓4:3. 啟3:5.

13:8. 17:8. 20:15. 詩69:28.賽4:4.啟22:14-16)。『頭戴十二星的冠冕』象徵教會以全體上帝子民的得救,為她工作的成績、榮耀和冠冕。(帖前2:19-20.腓4:1)

      (3) 婦人的異象現在『天上』,象徵教會的屬天性質:(約17:14-17. 弗2:6)

      (4) 婦人在主降生前時期中的情況:(啟12:2)。

    註:『她懷了孕』是指上帝第一代的兒女亞當、夏娃,在伊甸園中開始領受了有關『女人的後裔』──上帝的兒子,人類的救主將要降生為人的應許。(創3:15)。『在生產的艱難中疼痛呼叫』:這是一種難產,想要很快分娩,而卻遲遲不能順利產下的一種疼痛呼叫情形。聖靈以此象徵從亞當、夏娃開始,以至於主耶穌降生前歷代上帝子民們在罪惡的世界上或敵國的壓制下,急切盼望救主降臨,來拯救他們,而救主卻似乎遲遲不來的一種痛苦呼求的心情(彌5:3,4)。亞當、夏娃生第一個兒子時,即取名為該隱(得到之意),意即得到了上帝所應許的『女人的後裔』。結果該隱長大了後,品格不好,不敬畏上帝,使始祖們大失所望。以後又不知生了多少孩子,遭受了多少次失望..,及至後來生了亞伯(徒然、虛空之意)時,心中幾乎已完全灰心失望,不再盼望亞伯是應許之子了。誰知亞伯長大了卻極敬畏上帝,似乎很有可能成為救世主,但後來卻又被該隱殺害了,使始祖們遭受到更慘痛的失望之苦。..以後歷代上帝子民,尤其是在埃及、亞述、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和羅馬各帝國轄制之下的上帝子民們都懷有著同樣的心情,經受著相似的痛苦試煉,急切盼望彌賽亞基督來拯救他們,而基督卻似乎遲遲不來,以致『在生產的艱難中,疼痛呼叫。』

 

 (二)大龍的來歷和活動:(啟12:3-4)

      (1) 大紅龍指撒但(啟12:9. 參:創三章)。紅象徵罪惡和流血(賽1:18)。

      (2) 大龍身上的七頭、十角(參:啟17:9):七頭指撒但在人類歷史上特別利用的七個國家,藉以和上帝的子民爭戰。此即埃及(上帝選民曾在埃及被奴役四百年之久),亞述(公元前721 年起北國以色列被它所滅),巴比倫(公元前606 年起南國猶大開始受到它的擄掠和毀滅),瑪代波斯,希臘,羅馬帝國(不但繼續轄制猶太人,而且逼迫基督徒二三百年之久),以及羅馬教廷(中古時期即曾逼迫基督徒1260年之久,末後還要逼迫上帝餘民)。十角指羅馬帝國於公元476 年滅亡時所分裂形成的十個國家(但7:24),即相當於現今西歐的一些國家。它們從中古時期開始即已和羅馬教廷勾結逼迫上帝子民。至於『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原文為王冠),則說明本章異象啟示重點放在七頭作王掌權時代。當時十角尚未興起。

      (3) 大龍的來歷:『他的尾巴拖拉著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啟12:3-4節上)。『星辰』代表天使(賽14:12-13. 伯38:7. 1:6), 他的尾巴『拖拉著天上星辰三分之一摔在地上』,指當初撒但在天庭勾引三分之一天使叛變、墮落、而被趕到地上(結28:12-17. 賽14:12-17. 路10:17-19. 猶6 節.林前6:3)。 原文和英文為:『並將他們摔在地上』,暗示大龍尾巴雖已摔到地上,但頭、身仍在天空;雖已被趕出天庭,但還未被徹底摔到在地上。撒但在主降生前時代仍能到天上去控告弟兄(伯1:6-2:10.亞3:1-5.猶9 節. 啟12:10),及至主在十字架上完成贖罪大功時,撒但才被徹底摔到地上,再也不能到天上去控告弟兄了。(啟128-10)。另參:歷代願望79章777 頁。

      (4) 大龍在主降生前時期中的活動:『龍就站在那將要生產的婦人面前,等她生產之後,要吞吃她的孩子。』

    註:如撒但首先在靈性上吞吃了該隱,接著又在肉體上吞吃了亞伯。以後又藉第一個頭(埃及)奴役上帝選民400 年之久,曾想收買收生婆殺死以色列婦人所生的男孩,以後又赤膊上陣,下令將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全部丟在河裏淹死。此後又藉著亞述、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征服和壓制以色列民。及至主耶穌降生之前,又藉羅馬帝國壓制猶太國,並煽動希律王為『吞吃』聖嬰耶穌而殺死了伯利恆周圍二歲以內的所有嬰孩。

 

 

二,從主降生後到『曠野教會』1260年時期結束時

(即公元1798年)的靈戰情況:(啟12:5-16)

    (一)婦人方面的情況:(啟12:5-6)

   (1) 『婦人生了一個男孩子』指主降生為人了。『是將來要用鐵杖管轄萬國的』指主復臨時將要用鐵杖管轄萬國(啟19:15.解釋見詩2:9.啟2:27)。『她的孩子被提到上帝寶座那裏去了』指主已經升天了。這短短三言兩語,說明主降生為人和撒但鬥爭的一生完全得勝了,說明主並未被撒但所吞吃掉。

     (2) 『婦人就逃到曠野,在那裏有上帝給她預備的地方,使她被養活1260天。』按預言計算年代,一天預表一年,因此為1260年。(見民14:34.結4:6.但9:24-27)。基督復活升天後,撒但忿怒轉向『婦人』(教會和信徒),開始藉羅馬帝國逼迫教會信徒二、三百年之久,以後又藉羅馬教皇逼迫基督徒1260年之久(公元538-1798年)。由於羅馬帝國的逼迫,時常是局部地區的,又是時斷時續的,因此『婦人』尚能在各城鎮、鄉村堅持下來。正如主所指示的:『有人在這城裏逼迫你們,就逃到那城裏去。』但及至羅馬教皇掌權逼迫時,由於逼迫是從內部興起,且遠比羅馬帝國更嚴重、更普遍、更持久,因此『婦人』只好逃到山嶺荒野,成了『曠野教會』。但『在那裏有上帝給她預備地方,使她被養活1260天(年)』。此處即但以理七章小角(羅馬教皇)逼迫上帝子民的三年半,也即1260年。(但7:25, 比較啟12:14,6)

 

    (二)大龍方面的情況:(啟12:7-16)

      (1) 撒但因開始在地上和基督爭戟,想要吞吃基督,於是同時在天上引起了一場屬靈道義上的爭戰:當撒但率領惡使者開始在地上攻擊基督的時候,就屬靈的道義上來說,基督此時也正在天上以天使首領彌加勒的身份(但10:13,21. 12:1. 猶9 節)率領眾天使開始攻打撒但;當撒但千方百計引誘、激動基督犯罪,最後又將聖潔無罪的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時,表面上取得了『勝利』,實際上不過是傷了主的『腳跟』。而與此同時,基督以自己聖潔無罪的一生,並最後在十字架上的至死順服,捨命流血,完成的贖罪大功,而為我們徹底打敗了魔鬼,傷了他的『頭』。當基督復活、升天時,撒但也從天上被徹底摔下來了。『天上再沒有他的地方。..他被摔在地上,他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因為那在我們上帝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已經被摔下去了。』基督最後在十字架上的勝利,已使『上帝的救恩、能力、國度並祂基督的權柄,現在都來到了。』也使我們一切信靠祂救贖功勞的人,也能得勝撒但。『弟兄勝過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啟12:7-12.詳參:歷代願望79章,『成了』,777 ,774-777 頁)。

      (2) 『龍見自己被摔在地上,就逼迫那生男孩子的婦人(教會)。』先是藉羅馬帝國進行逼迫,後又藉羅馬教皇進行長達『一載、二載、半載』,即1260年之久的逼迫。(啟12:13-16)

    註:『於是有大鷹的兩個翅膀(象徵上帝所賜的力量和恩助,參:賽40:29-31)賜給婦人,叫她能飛到曠野,到自己的地方(說明婦人到處為家,不論是曠野,是荒嶺,凡「上帝給她預備的地方」她都看作是「自己的地方」)躲避那蛇,她在那裏被養活一載、二載、半載。』

    『蛇就在婦人身後,從口中吐出水來像河一樣,要將婦人沖

去。』河水代表軍隊(賽8:7-8.但11:22,40. 詩124:2-4)。 如教皇經常組織軍隊,攻打瓦典西人、阿比尖人等。河水也代表羅馬教異端謬道的迷惑、動搖、危害人的活動,將信仰上沒有根基的信徒沖去。(路6:47-49.太7:24-27.弗4:4)

    『地卻幫助婦人,開口吞了從龍口吐出的水(原文作河)。』『地』幫助婦人,首先是指16世紀西歐許多原為羅馬教皇控制的國家,通過宗教改革運動後,變成了抗羅宗的基督教國家。在這些新生的基督教國家中,羅馬教的勢力無法逾越,基督徒的信仰自由得到了保護。第二,是指17世紀發現的美洲新大陸,後來也成了持守聖經純正信仰的『清教徒』的避難所和移居地。第三,是指北非洲的埃提阿伯一帶地方,早自第六世紀時,回教勢力即已進入中東,將它們和羅馬教統治區分隔開來,以致埃提阿伯一帶教會,能長期保持自己遵守安息日等純正信仰,而不受羅馬教權的干涉。

 

三,從公元年後到基督復臨期間靈戰的情況(啟:17)

    『龍向婦人發怒(原文為發烈怒),去與她其餘的兒女爭戰。這兒女就是那守上帝誡命,為耶穌作見證的。』(啟12:17)。本節中『其餘的』原文含有『末後的』『餘剩的』等意。因此婦人其餘的兒女也可譯為末後的兒女。本節經文指出了上帝末後的兒女(或稱末後餘民)的兩大特點:

  (一)他們是『守上帝誡命..的』又可分三點體會:

      (1) 從上帝餘民所進入的真理亮光來說:他們對救恩和律法的道理有著正確、深入和全面的認識,他們真正明白了救恩和律法的關係,兩種律法的區別,以及因信靠恩遵守上帝誡命(包括第四條遵守安息日的誡命)及其總綱精意的必須。

    (2) 從餘民的靈性和品格方面來說:他們都已被聖靈重生,獲得屬靈生命,並不斷追求更豐盛的屬靈生命的信徒;他們都有不斷禱告、讀經的美好的靈修生活;都不斷住在主裏面,主也住在他們裏面,從而能不斷靠賴主的血和主的靈全守律法,因信稱義,靠主成聖,聖而又聖,以致能獲得聖靈對他們的靈性品格所作的見證:他們是『守上帝誡命的』。

      (3) 從餘民的特徵標記來說:他們也是嚴格遵守上帝誡命中的第四條有關安息日的誡命的。(雅2:6-12)

  (二)他們是『有耶穌的見證的』:中文聖經中『為耶穌作見證的』,按原文和英文應譯為:『有耶穌的見證的。』後面又提到:『耶穌的見證,就是預言的靈。』如天使當約翰要俯伏敬拜他時,立即攔阻他說:『千萬不可,我和你並你那些有耶穌的見證的弟兄,同是作僕人的。你要敬拜上帝,因為耶穌的見證就是預言的靈。』(啟19:10.原文英文)。後面天使又說:『主(耶穌)就是眾先知被感之靈的上帝』(啟22:6)。『耶穌的見證就是預言的靈』,說明耶穌是藉著預言的靈向我們作見證的。因此,末後上帝的餘民『有耶穌的見證』,也就是說有耶穌藉著預言的靈向我們所作的見證。耶穌藉著預言的靈向我們所作的見證,具體是指著甚麼說的呢?可分從以下四方面來介紹:

      (1) 首先從總的來說,全部聖經都是耶穌藉著預言的靈向我們作的見證。(提後3:16. 彼後1:21)。舊約聖經的眾先知所得的啟示都是從基督的靈來的(請看彼前1:10-12.啟22:6)。懷愛倫也清楚指出:『藉著舊約向我們說話的,就是基督的聲音(彼前1:10-12), 「因為耶穌的見證,就是預言之靈」(啟19:10 原文和英文』。(先祖與先知32章350 頁)。至於新約聖經更明顯地『是從耶穌基督啟示來的。』(加1:12)。也是耶穌藉著聖靈向我們所作的見證(約14:26.約15:26.16:13-15. 3:9-15)

    而末後上帝餘民擁有耶穌的見證,說明他們相信接受全部聖經為上帝的默示,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來;說明他們高舉聖經為一切真理信仰的標準和依據,也是一切屬靈經驗的試金石;也說明他們極其重視查考聖經,默想主的聖言,他們對基督的生平,聖經的要道和預言的亮光,有著全面而深入的查考、研究和領受,靠聖靈的光照,從聖經中獲得空前輝煌的大光,使他們能作好靈性的準備,完成救靈的

大工,以迎見主耶穌的榮臨!

    (2) 此處所說『耶穌的見證』,也是特別指著但以理、啟示錄書中耶穌藉著預言之靈所作的一切啟示說的。(啟1:1-2. 3:14. 22:10.

19:10. 22:6)。 而上帝餘民擁有耶穌的見證,也說明他們對但以理、啟示錄預言有著特別的查考、研究和進入。他們已從預言中領受了上帝所要賜給末後時代的空前大光和激動人心的三天使信息,為要將它們傳遍天下,以為主預備『蒙召、被選、有忠心』的子民,迎見主的駕雲榮臨。

      (3) 耶穌藉預言之靈向我們所作的見証並不限於聖經,因為歷代以來,有許多先知和使徒,在預言之靈的運行、默示下,雖也向各自的時代傳出了許多的『耶穌的見証』,但卻並未被寫在聖經的經卷中(民11:25,26. 路2:25-38.徒13:1.15:31.21:8-10.林前14:1,3,4. 帖前5:20-21.林前12:28.弗4:11-13)。可見,『耶穌的見證』也包括那些未被記錄在聖經中的預言之靈的啟示。而上帝的餘民擁有『耶穌的見證』,也說明他們當中有先知,或說有預言之靈運行在餘民教會之中。果然,在進入1844年『末後的定期』(但8:14,17,18)後,在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建立之初,預言之靈開始大有能力的運行在『主的使者』懷愛倫的身上,長達七十年之久,並藉著她寫下了大量的有關解釋聖經真理和預言亮光,有關教會各方面聖工和基督徒人生各方面訓示的重要的、寶貴的著作。這一切屬靈的著作不但不違背聖經,而卻能幫助我們更加堅信、明白、遵從聖經。她也一直高舉聖經為一切信仰教義的準則和根據,並一切屬靈經驗的試金石。這些著作直到今天仍不斷在全世界末後餘民中,發揮著無法估量的巨大慰勉、鼓舞、造就的作用,不斷保守、引領我們作好靈性各方面的準備,從而能領受聖靈晚雨的澆灌,完成天國的福音和三天使信息傳遍天下的責任,迎見主的駕雲榮臨。(太24:14.啟14:6-13)

      (4) 根據聖經的啟示,預言之靈的運行將在末後主來之前,晚雨聖靈沛降時達到空前的高潮(請看珥2:28-32.徒2:16,17-21)。而上帝餘民擁有『耶穌的見證』,也說明他們不久將要特別接受聖靈晚雨的澆灌,如同使徒時代教會五旬節時接受聖靈早雨的澆灌一樣,從而獲得空前的能力,將天國福音和三天使警告,迅速傳遍天下。  * 路光 *

 


第九題 形狀像豹的獸

 

    本異象(啟13:1-10) 是在上一章異象基礎上,進一步啟示了形狀像豹的獸和中古時期的上帝子民,並特別和末後時期的上帝子民所進行的屬靈爭戰。形狀像豹的獸和但七章小角一樣都是指羅馬教廷和教皇,但它們的啟示重點卻各有不同。小角主要是論到教皇在中古時期,也即『一載、二載、半載』的1260年時期中的離道背教、迫害上帝子民的活動(公元538-1798年);此處形狀像豹的獸,雖也論到教廷在上述時期中的背道活動,但預言重點卻是論到他在末後時期中的背道活動。因此本預言特別和末後上帝的餘民有關,並且本預言也要成為主來之前的幾個最後徵兆之一。

 

一,獸的來歷(啟13:1)

    (一)『我又看見一個獸從海中上來。』(啟13:1上)。『獸』在異象中一貫都是預表國家。不同種類、形狀和特徵的獸,也預表了各個不同情況和特點的國家。本異象中的獸被用以預表羅馬教廷,也是非常確切的。因羅馬教廷,不僅是一個教會組織,而也是一個國家組織。其實但七章小角預言中就已將它視為十角(十國)中另興起的『一王』,只是『與先前的不同』(但7:24),且『形狀強橫,過于它的同類。』(但7:20)。如歷史上就是這樣評論的:『中古教會不但執行國家之職務,而且有國家之組織。』『中古教會之組織,可稱之為專制君主之政府,為教皇者,大權獨攬,無異專制的君主。』『教會以教皇為首領而握有政權,隱然為羅馬帝國之繼起者。組織完備,儼然專制之王國,實為中古時代最有勢力之國家。』(何炳松著,中古歐洲史128,173頁)。而現代的政治家也是這樣看待的。如59年『世界知識年鑑』中關於『各國概況』的介紹內,就是把梵蒂岡的天主教廷作為一個國家來介紹的:『國名:梵蒂岡..是各國天主教會的領導中心,教皇掌握全部權力..。』中國天主教會現今走獨立自主道路)。

    (二)此獸『從海中上來』,和但七章四大獸相同,都是從『海中』(象徵人口眾多,邦國集中之地)上來的。但他有不同之點:四獸上來時『天有四風陡起,刮在大海之上』,說明那四大帝國都是通過戰爭的方式而興起的。而此獸上來時,無四風大刮,說明羅馬教皇並非通過戰爭的方式而興起的。他在但七章中雖曾拔出『三角』,但那是利用並倚靠別的國家,幫他拔除三國的,他自己並未投入戰爭,而且他在但七章中也被指出是一個漸漸『長起』的小角。

 

二,獸的形狀(啟13:1-2)

    (一)『有十角七頭』:原是大紅龍身上的(啟12:3),現在怎麼轉到了此獸的身上了呢?是因下面提到:『那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大權柄都給了牠。』(啟13:2)。說明此獸不僅是大龍身上七頭中的一頭,而且也擁有了大龍全部權力七頭十角的象徵。再者,需加注意的,這裏提到的『十角七頭』和龍身上的『七頭十角』在次序和裝飾上是有所不同的(比較啟12:3和啟13:1),說明此時已是十角『戴著十個冠冕』,開始掌權統治的時代;七頭中六頭的掌權時代已經過去,但仍有『褻瀆的名號』保留著,說明他們罪惡的歷史和經驗,手段和方法,則仍被繼承著,保持著。

    (二)『形狀像豹(希臘)』:表現於統治世界的野心(但2:39)以及狂妄自大,把自己神化的兩大特徵上。(但8:8)。如希臘亞歷山大帝曾公然宣稱:『天無二日,地無二王』,一心要『掌管天下』。又曾狂妄自大,把自己神化.如在埃及太陽神廟內,取得『太陽神之子』的尊號,在所鑄的銀幣上把自己的頭像鑄成太陽神的模樣。又曾妄想把亞妥斯山雕制成自己的一尊大像,叫臣民跪拜朝見他,親吻他的腳趾....。而中古時期羅馬教皇也答表現出同樣的特徵。如教皇貴勾利七世(公元1073-1085年)曾自稱為『凌駕君王太子之上的主宰』,英諾森三世(公元1198-1216 年)曾自稱為『世界至尊無比的君王』,利歐十三世(公元1878-1903 年)自稱為『所有掌權者的主腦』。在教皇的加冕典禮中,教皇的冠冕一放在教皇頭上時,就附有下列一、二句話:『你是眾王之父,世界的統治者,並基督的代表人。』教皇的三層冠冕乃是表示教皇為天上的王、地上的王和煉獄的王。並且歷代以來教皇都自稱為『上帝的代表』,『基督的代表』,甚至還狂妄自稱為『第二位上帝』『主上帝教皇』『諸父之聖父』『教會的元首』『至大的祭司』『萬萬不能錯的教皇』..等等。正應驗了經上的預言:『甚至坐在上帝的殿裏自稱是上帝』。(帖後2:4)

    (三)『腳像熊(瑪代波斯)的腳』:熊的腳象徵踐踏。熊的腳(熊掌)是大有力量的,象徵瑪代波斯國曾帶著他眾多的部落軍隊踐踏、征服遍地。照樣,羅馬教廷早在中古時期就曾以他巨大無比的權勢壓制列國。

    (四)『口像獅子(巴比倫)的口』:口象徵教訓:巴比倫的教訓的特點就是混亂,除有但以理等帶進的關於真神上帝的信仰外,裏面還包含著各異邦邪教,神哲迷信思想的大雜燴,以致嚴重的離經背道。故啟示錄預言中也特以巴比倫大城來預表羅馬教會。(啟17,18 章),口也象徵權柄和命令:巴比倫王曾發佈命令強迫人拜金像;末後的巴比倫也要強迫人拜獸和獸像,並接受獸的印記。

 

三,獸的權柄(啟13:2-4)

    (一)受權:『那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可譯寶座)和大權柄都給了他。』(啟13:2下)。這是指公元538 年,羅馬教皇開始掌權之事說的。這裏提到的大龍,意雙關,既指大龍本身,也指大龍當時利用的工具羅馬帝國。羅馬教皇不但是從大龍,而且也是從羅馬帝國承受了能力、寶座和大權柄。如歷史上提到:『..教會中之皇帝興起,握最大的權力,此實不啻西部皇帝權力之繼起者』。(西洋古代史下冊622 頁)。『教會以教皇為首領而握有政權,隱然為羅馬帝國之繼起者,組織完備,儼然專制之王國,實可謂中古時代最有勢力之國家。』(何炳松著中古歐洲史173頁)

    (二)失權:『我看見獸的七頭中,有一個似乎受了死傷。』(啟13:3上)。這一個受傷的頭,也就是指獸的本身(啟13:14,12),都是指羅馬教廷。所受的是『刀傷』(啟13:14)。『刀』代表政權(羅131,4.啟6:4),也代表軍權(士7:13,14,18,20. 啟6:8)。 這裏指羅馬教皇掌權逼迫上帝子民的1260年結束之年,也即公元1798年,教皇庇護六世反對共和,被法國軍隊所俘虜,次年死於囚禁中,從此教皇權勢大衰。及至公元1870年教皇庇護九世在位時,意大利軍隊進佔羅馬城,將教皇的領地收歸國有,使教皇的勢力降至最低點。從此教皇自稱是梵蒂岡的囚犯,不出梵蒂岡一步。

    (三)復權:『那死傷卻醫好了,全地的人都希奇跟從那獸。..』(啟13:3下-4)。『1929年2月11 日,墨索里尼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定了拉特蘭條約,承認梵帝岡是一個獨立的國家。』(1959年『世界知識年鑑』)。這樣,教皇『屬世的權力在1929年又被墨索里尼小規模的恢復,雖然梵蒂岡的範圍不過是一百英畝。而教皇卻再一次自稱為君尊帝王,而不隸屬於任何地上的政權。』(海萊博士著聖經手冊1010頁)

    從此以後,教皇的勢力又日漸強大,直至今日全世界羅馬天主教徒人數也增至七憶五千萬,在美國的教徒人數也已超過五千萬,成為美國最大的宗教團體。不但『死傷醫好了』,而且全地的人還要『希奇跟從那獸』甚至『拜獸』,這主要是指美國背道的基督教將要和羅馬天主教聯合起來,效法她的精神,步她的後塵,以操縱國會,制定守星期日的律法,並藉著政權強迫人守星期日,甚至禁止人守安息日,這種行動等於是對教皇的敬拜。美國的基督教、披著基督教外衣的招魂術、天主教三方面勢力大聯合後,所要進行的上述背道活動,也將要影響到歐洲、美洲以及整個基督教世界。

 

四,獸的叛道(啟13:5-9)

    (一)『又有權柄賜給他,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即但七章小角掌權逼迫聖民的三載半(但7:25),也即1260天(啟12:6,14.11:2-3),也即1260年(民14:34.結4:6.但9:24-27)。

    應驗:公元538 年,教皇西弗流斯開始掌權迫害聖民,到1798年教皇庇護六世被法國軍隊拘禁,正好是1260年。

    (二)『有賜給他說誇大褻瀆話的口,..獸就開口向上帝說褻瀆的話,褻瀆上帝的名,並他的帳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應驗:

      (1) 一般誇大褻瀆的話。(參:但7:8,25.的解釋)

      (2) 『褻瀆上帝的名』:如宣告『彌撒祭』(一塊薄薄的餅,相當於聖餐的餅),已變為基督的真身、真肉、真血,而且是真活的基督,真活的天主(上帝)。又將馬利亞神化,稱她為『天主(意即上帝)的母親』。這一切教義都褻瀆了上帝的聖名。(路11:27-28)

      (3) 『褻瀆上帝的帳幕』(也就是天上的聖所,來8:1-2):如羅馬教刪改了上帝的律法,廢除了主的救恩,等於是破壞了神聖的約櫃,廢除了施恩的寶座,從而也褻瀆了上帝的帳幕。教皇自稱為『至大的祭司,代基督之位者』,主教、神父也被稱為祭司,執行著僭取的『赦罪的權柄』,又以馬利亞為中保,向馬利亞禱告,都褻瀆了基督在聖所中的中保代求和贖罪的工作。

      (4) 『褻瀆那些住在天上的』:如教皇頭戴三層冠冕,表示教皇是地上的王,煉獄的王,和天上的王。羅馬教還宣稱:『神父的地位,不但遠超過教友的地位,還遠遠超過天神(指天使)的地位,因為天神不能成耶穌的聖體,也不能赦人的罪。』(引自『教理詳解』)。天主教還宣稱馬利亞為『天神(天使)之母』『造物(即被造之物)之母』。這一切都是對那些住在天上的天使和宇宙眾生靈的褻瀆。

    (三)『又任憑他與聖徒爭戰,並且得勝。』(參:但7:21-25)。

  (四)『也把權柄賜給他,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國。凡住在地上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錄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的人,都要拜他。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如中古時期羅馬教廷轄制歐洲列國時,已基本上應驗了。末後還要在上述基督教世界強迫人守星期日,禁止人守安息日的事上更進一步應驗。

 

五,獸的結局(啟13:10)

    (一)『擄掠人的必被擄掠。』註:『這獸所受的死傷,是指1798年羅馬教皇的勢力衰敗而言。』『屆時,教皇被法國軍隊擄去,他的權勢便「似乎受了死傷」,預言的話便應驗了:「擄掠人的必被擄掠。」』(善惡之爭35章599 頁,25章459 頁)

    (二)末後勢力還要東山再起(啟13:3),直存到主復臨時(啟13:10.帖後2:3-8.啟19:15.賽66:15,16)。

    (三)對聖徒的勸勉:『聖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

     (1) 聖徒信靠上帝無限的慈愛和公義,全能和智慧,深信上帝必執掌一切,使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並且上帝至終必拯救祂的子民,並刑罰一切惡人。正因此,聖徒在一切火煉考驗中都存著信心和忍耐。『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2) 『聖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也說明研究聖經預言的重要。研究預言能使我們看明過去,現在,並將來的一切;能極大地堅固我們的信心,激發我們的愛心,熱切我們的盼望;能使我們在一切考驗中發出更大的堅忍和力量。 * 路光 *

 


第十題 兩角如同羊羔的獸

 

    本異象(啟13:11-13)向我們啟示了兩角如同羊羔的獸,將在末後時期和前一獸相互聯合,並對上帝餘民進行屬靈爭戰(信仰逼迫)的情況。因此本異象的啟示是特別和末後上帝餘民有關的,並且也成了主來前最後幾大預兆之一。分四段查考如下:

 

一,獸的來歷(興起)

    『我又看見另有一個獸從地中上來。』(啟13:11上)

    註:懷愛倫在百年前早就指出,此獸指美國。『從地中上來』,說明此國興起的地點和方式。『地』相對於『海』(舊大陸多民列邦之地),是指人煙稀少的新大陸。(但7:2.啟13:1. 賽17:12. 啟17:1,15.10:1-3)。『上來』按原文本指植物從地中生長出來之意,和可4:32中的『長起來』為同一個字。這表明此國興起的方式不像四大獸那樣,通過戰爭的方式去消滅別國的政權而興起,而卻是在人煙稀少的新大陸,像植物在野地裏,漸漸由小到大地生長起來一樣。

    還有,此獸『從地中上來』的時間,大致應在前一獸(羅馬教皇)『被擄掠』『受刀傷』時期的前後,因預言中顯明它是接著頭一個獸之後而興起,並且要和『受刀傷』後的獸進行合作的(啟13:10,11-12)。 這就表明此國興起的時間,大致應在公元1798年前後。(有關解釋和應驗,可參看『善惡之爭』25章)

 

二,獸的形狀和特徵

    『有兩角如同羊羔,說話好像龍。』(啟13:11下)

    註:『有兩角如同羊羔』表明這是一個受基督教影響很深的具有基督教特色的國家。而可惜後來這個國家卻『說話好像龍』。這是指這個國家宗教當局所將發出的教訓和言論,以及政府當局所將實施的政策和法令,末後將要在宗教信仰的事上,表現出龍逼迫人的精神。

    又『兩角如同羊羔』不像十角上戴著十個冠冕。也表明這個國家乃是一個新興的、年青的、沒有君王統治和教皇管轄的,在政治上民主,和信仰上自由的國家,或者說這似羔羊的兩角也可代表這個國家在獨立宣言和國家憲法上所表明的政治民主和信仰自由的兩大特色、兩種標記和兩大能力的象徵。但可惜後來這個國家將要在宗教信仰的事上被羅馬教所利用,走上逼迫上帝餘民的道路。(有關解釋可參考『善惡之爭』25章)

 

三,獸的權柄

    『他在頭一個獸的面前,施行頭一個獸所有的權柄..』(啟13:12上)

    (一)頭一個獸羅馬教皇在中古時期曾和十角(西羅馬帝國分裂成的西歐各國)結盟,並成為他們的領袖,照樣,末後美國也要與西歐各國結盟,並成為他們的領袖。

    (二)頭一個獸羅馬教皇的權柄曾用來迫害上帝子民(啟13:7. 但7:21,25), 照樣,美國末後也要被以羅馬天主教為首的宗教當局所利用,制定守星期日律法,強迫人守星期日,並最後禁止人守安息日。十角也會照樣做,詳參以下的解釋。

 

四,獸的背道活動

    (一)和獸聯合並強迫人拜獸。(啟13:12)

      (1) 本節預言首先預示美國,特別是他的的教會團體,將會和羅馬教聯合,被她利用,代她施行逼迫的權柄。正如『善惡之爭』早在百年前即已指出:『美國的基督教徒將要最先伸手越過鴻溝與招魂術握手;他們還要把手伸過深淵與羅馬教的教權勾結,在這三合一的大同盟之下,美國將要步羅馬教的後塵,去摧殘人民信仰自由的權利。』(『善惡之爭』36章609 頁)。又說:『美國何時實現政教聯合,就是說教會可以運用或統治政府的權力,並用政治法令強迫人遵守宗教禮節。總而言之,何時教會與國家的權力可以管制人的信仰,那時羅馬教在美國的勝利也就確定了。』(善惡之爭35章600 頁)。而上述這些預言目前也正在逐漸應驗之中,天主教現在美國也已成了最大的宗教團體,正和基督教與披著基督教外衣的招魂術派搞聯合。

      (2) 本節預言指出美國還將強迫本國的人敬拜『頭一個獸』──指美國宗教當局將會通過國會制定星期日律法,以強迫國人守星期日,並最後禁止人守安息日。等研究了下面獸像和獸的印記後即可明白。

    (二)施行招魂術等迷惑人的工作,並為『獸』作像。(啟13:13-14)

      (1) 預言中行奇事的權柄是撒但所賜的,並且是通過披著基督教外衣的招魂術所實行出來的。(參『善惡之爭』36章609頁)。

      (2) 披著基督教外衣的招魂術的迷惑人的工作,是要為獸和獸像服務的,是要配合他們的叛道工作,並和他們一同迷惑住在地上的人。(同上36章608一611頁)。首先是迷惑美國人為獸(羅馬教)作像。『獸像』是指什麼說的呢?所謂獸像也就是指像獸那樣的各背道基督教會的聯合機構,他們將要藉著政權強迫人接受他們共同的教義,特別是表現在強迫人遵守星期日,並最後禁止人遵受安息日的事上。懷愛倫先知早在百年前即已指出:『「獸像」代表那在各基督教會藉助政權來強迫眾人遵從他們的教義時所必發展離道反教的機構。』(『善惡之爭』25章464頁)關於獸像的詳細解釋,參『善惡之爭』25章462-464 頁。

    (三)強迫人拜獸像。(啟13:15)

    本節預言指出,美國宗教界將來會通過國會立法機構和政府司法部門制定執行星期日律法,以支持『獸像』,使『獸像有生氣並且能說話,又叫所有不拜獸像的人都被殺害。』所謂強迫人拜獸像之事,主要也是表現在強迫人守星期日,並最後禁止人守安息日的事上。等下面研究了獸的印記後就可明白。至於以死刑強迫人服從之事,則將發生在救恩之門關閉後,『雅各大患難』之時。

  (四)強迫人接受獸的印記。(啟13:16-18)

      (1) 要明白獸的印記是甚麼,首先需明白上帝的印記是甚麼。(詳參前面專題)。因啟示錄中屢次出現的獸的印記和上帝的印記是完全針鋒相對的。關於獸的印記是甚麼,詳細解釋參本綱要第三冊第七題(附錄)中第(三)段,以及『善惡之爭』25章464-467 頁。

      (2) 預言之靈提到將來美國的天主教,背道的基督教,披著基督教外衣的招魂術要帶頭完全聯合起來,通過國會制定守星期日的律法,並藉助政權強迫人守星期日,甚至最後還要禁止人守安息日。這種強迫人守星期日,並禁止人守安息日的運動,也就是強迫人拜獸和獸像並接受獸的印記的運動。(善惡之爭25章468-469 頁)。令人不得不關注的是,美國國會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議員想要修改憲法。在美國五十個州中也已經有好幾個州制定了星期日停工的律法。(在西歐也已有好多個國家制定了類似律法,應驗了經上的預言)。

      (3) 關於受獸印記問題的普遍性質,不同形式和關鍵之點,仍在於是否忠心遵守安息日。

      (4) 上帝的印記只能印在人的額上(只能自願,不能勉強),獸的印記可以印在額上(甘心樂意的,或受迷惑的),也可以印在右手上(不經過思想的,或勉強被迫的)。

      (5) 凡拒絕的人『都不得作買賣』,這是一種經濟制裁的手段,以斷絕人生活門路相威脅。

      (6) 何謂『獸名』和『獸名的數目(也即『獸的數目』)..

666 』?(啟13:17,18)。首先要注意的,獸的印記實際上就是指獸名的印記(啟14:11.15:2),是和『獸名』與『獸名數目』結合在一起的,是三合為一的。換言之,受了獸名的印記,也就有了『獸名』和『獸名的數目』。因此,要明白此處獸的名是甚麼,必須注意兩點:一,此獸名必須是包含在獸的印記中。二,此獸名包含的數目必須是666 ,而且『這是人(原文為陽性,指男人)的數目。』(啟13:17,18)

    根據以上幾點條件,我們發現羅馬教皇所擁有的名稱中,有一個名稱是特別值得注意的,這名字是由羅馬教廷法定文字(拉丁文)的三個單字組成的,此即:VlCARlUS  FlLll  DEI,意即:『上帝兒子的代理人』(有的譯為『上帝兒子的代表』),而且歷代來所有教皇實質上他們都是以上帝兒子的代理人自居的,並都借用祂的名號而發號施令。例如在更改安息日為星期日的法令中,就濫用了上帝兒子的名號,僭取了基督的權柄。他們宣稱教皇根據基督所賜予的權柄(太16:18-19),有權以星期日取代安息日。可見『上帝兒子的代理人』這一名稱和獸的印記是有關的。而且在『上帝兒子的代理人』的這一名稱中,又正好包含了666 的數目。因古羅馬拉丁文字中,是沒有數目字的,數目字都是用拉丁文的字母來表示的。因此可以計算出這一名稱中的數目。算法如下:V=5,I=1,C=100,I=1,U=V=5(古羅馬文的U和V同是一個字),I=1,L=50,I=1,I=1,D=500,I=1,(其餘字母不作數目字用),以上數字加起來,正好等於666 。

 

總 結

    上述預言已基本上應驗了,餘下尚未完全應驗的部份,目前也正在迅速應驗之中,說明主來的日子近了。但願上帝餘民都要儆醒預備,熱切作工,迎見主來。(彼後3:14-15.林前15:58)  * 路光 *

 

 

附錄:有關預言應驗進展中的資料

 

    關於上述這些預言,目前也正在迅速應驗之中。早在1965年6月15日中國的『光明日報』上就已刊文指出:美國『目前..正在大力推動基督教、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合一』運動,..這幾年來..又加強從組織上推動『合一』運動,要把基督教和天主教合併成為一個宗教,把基督教本身五花八門的教派合併成為一個教會。..

    基督教的各教派也正在醞釀合併,據世界基督教協進會1963年之統計,有五十多起關於基督教各教派合併的討論和醞釀,正在三十五個國家中進行。基督教各教派這種在世界範圍內的大規模地醞釀合併的舉動,同樣是由美國發動的。美國基督教(前協進會長布萊克)..於1960年首先提出了基督教各教派進行合併的建議。此後,美國國內基督教各教派就積極進行「合併的商談」。其中最主要的是美國聖公會、長老會、衛理公會和聯合基督教會四大教派,正在醞釀合併成為一個聯合會。在英國,關於英國「國家教會」(即聖公會)和英國基督教監理會進行合併的建議,已經提出來了。此外,美國控制的世界長老會聯盟和世界路德教會聯合會雙方的重要領袖人士,也開始了關於兩個組織合併的「一般性會談」。』

    至於近年來這種『合一』運動進展的情況已怎樣了呢?在1987年第二期『世界宗教資料』上有一篇文章,題目是:世界基督教聯合會與羅馬教會『在基督教普世合一運動中的關係淺析』,其中提到:『1984年,新教各大宗派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會議,成立了以推行普世合一為宗旨的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簡稱世基聯)。當時參加世基聯的有44個國家的147 個新教各派教會,這標誌著新教內部的合一運動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此後,東正教的許多教會也先後加入了世基聯。於是,代表新教各主要宗派與東正教的世基聯,與羅馬天主教之間關係的發展,便成了現階段普世合一運動的焦點之一。』當然,世界基督教聯合會和羅馬天主教會在『合一』或說聯合方面暫時還存在著一些困難。但新教內部的聯合運動卻已有相當的進展。

    特別值得注意的一個新的情況是:現任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在1993年發佈了一個『普諭教民的宣言』,其中一開始就提出:『依照普世基督教大聯合運動的主張,我天主教會的目的是,要聯合一切基督教宗派歸入一個旗幟之下。現有某些基督教宗派持守特殊信條,比如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人士,一面謹守安息日,一面不相信人的靈魂不死。說守安息日的人將會自動來參與,而成為我們大聯合運動的一員,那是很有希望的,因為基督教界絕大多數的信徒都在星期日禮拜,並都堅信人死後仍有生命。..』(由同道根據巴西主教所發葡文宣言所譯)。

  看到了這一篇宣言,使我立即想起懷愛倫在一百多年前所說的一段話正在日益變為事實:『撒但要利用這兩大異端,就是靈魂不死,和守星期日為聖日的道理,使世人受他的迷惑。前一個異端是給招魂術佈置條件,後一個異端使人產生一種同情羅馬教的心裏。美國的基督教徒將要最先伸手越過鴻溝,與招魂術握手;他們還要把手伸過深淵,與羅馬的教權勾結;在這三合一的大同盟之下,美國將要步羅馬教的後塵,去摧殘人民信仰自由的權利。』(善惡之爭36章608-609頁)。

  上述這些預言不但會在美國應驗,而也會在西歐各國以至於世界其它許多國家中應驗。如果這些普世性的,或國家性的教會聯合機構,有一天制定了統一信仰,並藉著政權強迫人遵守星期日,或禁止人遵守安息日,那麼它們就將完全變成『獸像』。

  我們現在不但看到美國國會中已有日益增多的議員,提議要制定守星期日的律法,並且在某幾個州的州議會中也已經制定了星期日停工的律法;而且我們也已看到在歐洲、美洲其他天主教、基督教國家中,也普遍在提倡制定星期日停工的律法。

  就如在1988年12月2 日香港的『明報』上就有一篇『星期日不開舖』的報導,其中提到:『在英國的英格蘭及威爾士,星期日開舖營業,是要冒著被拘捕的危險。在歐洲共同市場,各國也有不同的規例,禁止店舖在星期日營業。在西德,星期六也只能營業至下午二時。..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早在兩年前就曾想廢除英國各地限制星期日營業的法例,讓店舖東主和僱員自己決定。..可是建議在國會被否決。』

特別值得關注的,有關上述預言的應驗,在1998年中又有了新的進展。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在1998年5月31日簽署,並於7月7日發表了一篇長達三十頁的『使徒通諭』,又被譯為『主日通諭』,號召全世界的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嚴格遵守星期日,並在這日去教堂崇拜,稱它為『每週的復活節』,把聖經中有關遵守安息日為聖的教訓和應許都轉用到星期日上,甚至在文中鼓動教徒們推動國會制定星期日停工的律法。接著,美國基督教聯盟主席羅伯遜也於1998年八月份發表文告,大為稱讚羅馬教皇,並大力支持教皇的見解,號召制定星期日律法。

    正如林大衛牧師在文中所指出:『<通諭>66段教皇說:「我的前任教皇利歐十三世在題為<新事物的通諭>中談到星期日休息,是國家必須保証的工人的權利。..故尤其在現時特殊情況下,基督徒自然要努力確保人間法令尊重他們守星期日為聖的義務。」

    美國知名人士﹑基督教聯盟主席羅伯遜(Pat Robertson)1998年8月發表公告說:「對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論『主日』的<通諭>,我也誠心贊同這偉大世界宗教領袖的卓見。現在正是適當時機,使大家做禮拜的星期日得到應有的承認。現在就該通過我們立法的議事日程,而不再破壞這聖日。..凡關心美國道德危機的人,一定要行動起來,拯救我們的國家,否則悔之晚無及。」美國多數教派組建的「主日同盟」向來主張,美國要通過立法手段迫使眾人都在「主日」做禮拜,才能挽回風尚墮落的狂瀾。』

 


第十一題大淫婦騎在朱紅色獸上

 

啟示錄十七章大淫婦騎在朱紅色獸身上的異象,相當於前面啟示錄十三章兩個獸合起來的異象,大淫婦相當於第一獸,朱紅色獸相當於第二獸,只是陣容方面都擴大了。

 

一,大淫婦

    (一)如前所說,聖經中婦人代表教會,純潔的婦人代表純潔的教會(弗5:23-31.林後11:1,2. 賽54:5,6. 何2:19. 6:4,10)。『淫婦』代表淫亂的、世俗化的、背道的教會(雅4:4.小字原文, 何2:2-13. 耶3:6-20. 啟17:1-6)。前面啟12章所提到的『婦人』就是代表純潔的真教會。而此處的『大淫婦』,則顯然是代表與地上君王勾結的世俗化的離道背教的羅馬教會(啟17:1)。

    (二)大淫婦『騎在朱紅色的獸上』『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啟17:3,2)。註:如1957年蘇聯出版的約.拉甫列茨基所著柔水所譯的『梵蒂岡宗教與財政與政治』一書中提到:『梵蒂岡總是竭力和每個歷史時期最強大..的國家友好,和它結成聯盟,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證。中世紀早期教廷勾結的這種力量是法蘭克王國,其後為德意志的皇帝,十六和十七世紀時為西班牙,隨後為奧地利,十九世紀上半葉為法國,十九世紀末期為德國和沙皇俄國,..以後是法西斯意大利和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起為資本主義陣容的主導國家──美國。』(224 頁)

    (三)她『穿著紫色和朱紅色的衣服,用金子、寶石、珍珠為裝飾。』(啟17:4上)。註:『以上所述的紫紅色和朱紅色的衣服,以及黃金、寶石、珍珠等物,逼真地描述到那高傲的羅馬教皇所自取高過一切君王的威風和奢華』。(『善惡之爭』21章399 頁)。『她所穿的紫色和朱紅色的衣服,正與教皇和紅衣主教穿的衣服顏色相同。..在羅馬教儲藏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都是從各方各族的人而來的。』(啟示錄的研究274 頁)。還有羅馬教會教堂的裝飾,『它的外表足使人的視覺陶醉,壯麗的教堂,盛大的遊行,黃金的聖台,珍珠的神龕,精彩的璧畫,細巧的雕刻..』都應驗了預言。(『善惡之爭』35章586 頁)

    (四)她『手拿金杯,杯中盛滿了可憎之物,就是她淫亂的污穢。』(啟17:4下)『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亂的酒。』(啟17:2)。

    註:(1) 很有趣也很奇妙:『1825年,教皇利歐第十二,用銅制造一個徽章,一面有利歐教皇的像和名字,以及他登位二週年記念的字樣;那一面有婦人之像,頭上有光線發出,代表羅馬教,她左手中有十字架,右手中拿著一隻金杯,在邊上有三個拉丁字,說明全世界就是她的座位』。(見英文『兩個巴比倫』第6頁,此處轉引自『聖道綱要』237 頁)。這件事說明教皇在不知不覺中,竟採用了本處異象中對羅馬教會的兩個預表,即:一個女人手拿金杯,並設坐位於『眾水上』(啟17:1,15)。

      (2) 此處手拿的金杯,也預表了羅馬教屬世的榮耀、華美和富足。經上曾說,古代『巴比倫素來是耶和華手中的金杯。』(耶51:7)。又曾稱巴比倫是『金子的城』(賽14:4. 原文和英文為收集金子者)。而預表中被稱為『大巴比倫』的羅馬教(啟17:5),也同樣是極其富足的(參啟18章)。

  如上述『梵蒂岡』一書中提到:『1952年時梵蒂岡的資本已大大超過意大利、法國和英國三國的黃金儲備總值。』『透視』雜誌指出:『梵蒂岡相當大的一部份基金是金塊,它被貯藏在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保險庫中。』『僅次於美國的黃金儲備。』(156,155頁)。又如:1959年世界知識年鑑中即已提到:『梵需岡是一個龐大的國際金融托拉斯,其資財與收入數目,一向保持極端的秘密。據估計它擁有的黃金佔資本主義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據不完全資料1984年梵蒂岡在各國擁有30億戰前里拉(和3000憶戰後里拉)的股份資本。梵蒂岡的收入百分之八十來自美國和加拿大..在巴西..在阿根廷..在玻利維亞..,在法國..在西班牙..在葡萄牙..在瑞士..在意大利..』均有大量的投資和收入。

      (3) 『金杯』外表雖華美,裏面卻『盛滿了可憎之物,就是她淫亂的污穢』,也就是『她淫亂的酒』,並且她也藉此引誘『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亂的酒』。『酒』在聖經中也常是代表真道(太9:17. 啟6:6)。 此處『淫亂的酒』是代表羅馬教因『與世俗為友』,與地上君王『行淫』而相互勾結和利用時,所採納和散布的各種異端邪道。懷愛倫說:『這酒象徵她因與世上的偉人發生不正當關係而接受的謬道。與世俗為友,腐蝕了她的信仰,她便散播了許多與聖經明文相抵觸的假道。因此對全世界發揮了一種腐化的影響。』(『善惡之爭』21章404 頁)

    (五)『在她額上有名寫著說:奧祕哉,大巴比倫,作世上的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啟17:5)

      (1) 聖經上提到有兩類不同性質的奧祕:一類是『敬虔的奧祕』(提前3:16),一類是『不法的隱意原文即(奧祕)』(帖後2:3-8)。 『敬虔的奧祕』首先是指著基督『道成肉身』降生為人,來救贖人類的大工說的,也被稱為『基督的奧祕』或『福音的奧祕』(弗3:3-6)。 經上說:『大哉,敬虔的奧祕,無人不以為然,就是上帝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裏。』(提前3:16)。可見,上帝的兒子『道成肉身』,實即『上帝在肉身顯現』,為要進行救贖人類的大工,本是一個『敬虔的奧祕』。而與此相對立,羅馬教皇雖是一個凡人,卻自稱是『上帝兒子的代理人』,『甚至坐在上帝的殿裏自稱是上帝』,也確是一個『不法的奧祕』。(帖後2:3-8.隱意原文為奧祕)。再者,以上經文中所說:『大哉,敬虔的奧祕,..就是上帝在肉身顯現..』的那段話,固然是指基督說的,但也可適用於基督的真教會身上,因基督和教會原為一體,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弗1:23. 4:15,16.林前12:27)。 因此,教會之得以建立,得以和基督連為一體,得以成為上帝的代表,而向世人彰顯基督和上帝,這也是一個『極大的奧祕』(弗5:30-32.3:6,9-10)。而與此相對立,那自稱為基督大而公之正統教會,實質上卻成了大龍身上七頭中的最後一頭,和他連為一體,成為他的代表,進行各樣離道反教的事(啟12:3. 帖後2:9,10)。這也確是一個『不法的奧祕』(帖後2:7.原文)。正因上述一切『不法的奧祕』,在她額上有名寫著說:『奧祕哉』!

      (2) 她不僅被稱謂『奧祕哉』,而也被稱為『大巴比倫』,正如我們前面提到過。古代巴比倫宗教信仰上的混亂情況是預表羅馬教會的,參看前面論到象徵羅馬教的獸『口像獅子(巴比倫)的口』(啟13:2)。又如前面剛提到古代巴比倫富足情況也是預表羅馬教會的。(啟17:4. 但2:37,38.耶51:7. 賽14:4英文)。等一會下面還將提到:古代巴比倫轄制列國,成為諸王之王的情況,也是預表羅馬教會的。(啟17:18)。 正由於上述這些原因,預言中稱她為『大巴比倫』(啟17:5)。

      (3) 預言中不但稱她為『大巴比倫』,而且還指出她『作世上的淫婦(原文多數)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可見末後的『大巴比倫』已有許多兒女。她既被稱為大淫婦,她的女兒也就被稱為小淫婦。她的女兒小淫婦,也就是指著末後一切以羅馬教為首,和她結盟。跟從她的榜樣,和地上君王行淫,與世俗為友,離道叛教,強迫人守星期日,或禁止人守安息日的背道的基督教會。至於『一切可憎之物』,主要是指招魂術在教會內所施行的一切奇事異跡和所散佈的一切異端邪道。

    (六)『我又看見那女人喝醉了聖徒的血和為耶穌作見證之人的血。我看見她就大大的希奇。』(啟17:6)

  註:『喝醉了聖徒的血....』這句話不僅指出羅馬教流了無數聖徒的血,而且也顯明了她瘋狂、殘酷地殺害聖徒的情形。『善惡之爭』一書上提到:『沒有任何其他勢力能像這個曾經殘酷地逼迫基督門徒的教會,那麼切實地應驗了「喝醉了聖徒的血」這一句話。』(善惡之爭21章399 頁)。『在羅馬教掌權的時代,她發明了許多強迫人贊同她教義的嚴酷刑具。凡不順從她主張的人,要被綁在柱上用火焚燒。那時慘遭屠殺的人數極多,非至審判大日無人能知其真相。教會中的顯貴們在他們的主人撒但指使之下,多方研究,發明種種方法,使人受到最劇烈的痛苦,而又不結束他的生命。他們時常重復施行凶惡的手段,直到受難者精疲力盡,無法支持,而歡迎死亡來結束他們的生命。』(善惡之爭35章589 頁)。另一本書上提到:『從羅馬教得大權柄的時候(西歷538 年)就常逼迫基督徒,有的受火烙,有的被殺戮,被火焚燒,為獸咬碎等等殘忍之刑。在那一千二百多年之間,羅馬教所『殺戮之基督徒,至少有五千萬人。』(『聖道指引』22頁)。以上所說的雖是中世紀的情形,但是『我們還要記著,羅馬教會向來自誇說,她是永不改變的。貴勾利七世和英諾森三世的政策,至今還是羅馬教會的政策。只要她有權在手,仍必雷厲風行,像在中古世紀一樣。』(『善惡之爭』35章600 頁,另參599一560,583-585頁)。

    (七)『你所看見的那女人就是管轄地上眾王的大城。』(啟17:18 )。『坐在眾水上』(啟117:1)。 『你所看見那淫婦坐的眾水,就是多民多人多國多方。』(啟17:15)。

  註:古代巴比倫大城怎樣轄制列國,其國王成為諸王之王,照樣預表中的巴比倫大城羅馬教廷也曾轄制西歐列國,其教皇實際上也成了諸王之王。如懷愛倫指出:『那在中古世紀稱霸於基督教世界,凌駕各國君王之上的,乃是羅馬教廷。』(『善惡之爭』21章399 頁)

    至於現代羅馬教的情況如何?『世界知識年鑑』上指出:『梵蒂岡是各國天主教會的領導中心,教皇掌握全部權利..』(至於中國天主教會,目前走上獨立自主道路,不受羅馬教皇控制)。現羅馬天主教在全世界信徒約有八億幾千萬。梵蒂岡羅馬教皇不僅是世界各國天主教會的最高領導,而且教皇的勢力實也已控制或影響著歐美許多國家的政權。在上述1957年出版的『梵蒂岡(宗教、財政與政治)』一書中提到:『為教廷鼓勵著的有勢力的教權派政黨,現在在西歐活動著。其中的許多政黨,在最近十年間曾經或目前仍掌握著政權(意大利、法國、西德、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奧地利)。天主教教會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政權的同盟者和支持者。在美國天主教教會愈來愈甚地得到金融寡頭的支持。天主教教會在拉丁美洲、亞洲和澳大利亞積極地擴張自己的勢力。』(第一頁)『梵蒂岡鼓舞著西歐和美洲為數眾多的教權派政黨(天主教民主黨、天主教社會黨、人民黨)。「天主教行動」,這個群眾性組織是受梵蒂岡領導的,其活動對於一系列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局勢有著重大影響。教廷今日的世俗權力表現在梵蒂岡通過教會組織在許多國家控制著分枝繁多的群眾性組織,及在思想上武裝教權派政黨。』(179 頁)。『現代的天主教會,它鼓舞著和支持著西歐各國親美的政黨,它在美國是一個強大的教會組織,正愈來愈得到美國統治階級的垂青。』(224 頁)。

    『美國的天主教由所謂「全國天主教福利會」領導的,這一教會組織是..於1920年成立的』(235 頁)。『「全國天主教福利會」立意加強天主教在美國的勢力,它使社會輿論相信,他擁有多數,在某些選區中擁有決定性多數的選票。由此可見,許多議員只有在天主教會的支持下才能期望選舉得勝。議員們有了天主教會的支持,即能穩操左券,但必須聽從「全國天主教福利會」的訓令』(237 頁)。『教會評論家赫伯脫.舒納特在評論「全國天主教福利會」的活動時指出:「不單是全國天主教福利會的法律部,他的其它部也是為了政治活動的目的而設立的。這些部門使主教們可以經常對立法者施加壓力,因為「天主教福利會」是在主教們的監督下行動的。..』(238 頁)。『英國作者阿其樂.漫漢頓於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所著的『梵蒂岡』一書中寫道:『實質上天主教會力圖將美國變成為純然的天主教大陸,這一大陸將抵償它在歐洲大陸上所失去的一半勢力。我們所引的事實指出:雖然梵蒂岡暫時還沒有征服美國,然而他和美國的天主教會目前已經是影響美國統治階級政策的一個重要因素。』(248 頁)

    其實關於上述這些情況和趨勢,懷愛倫先知早在百年前即已指出。正如有人在所編的『聖經和預言之靈』集句中提到:『在政府中,在教會內,在人們的心裏,她正暗暗地擴充勢力,最後在美國復得其在舊世界所失去的至尊權力(善原文581,573頁)。死傷醫好了,羅馬恢復了先前的權勢,騎在「先前有,如今沒有,以後再有」的朱紅色的獸上(啟13:3. 17:3-6,8-11.善564 頁)。』(『聖經和預言之靈』集句第4 頁)

 

二,大淫婦所騎的朱紅色獸

   (一)如前所說,大淫婦『騎在朱紅色的獸上』的異象(啟17:3,7),相當於啟13章中兩個獸合起來的異象。大淫婦相當於第一個形狀似豹的獸,但陣容比之擴大,因包括她的女兒眾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在內。朱紅色獸相當於第二個兩角如同羊羔的獸,但陣容也比之擴大,因包括十角聯盟在內。大淫婦騎在朱紅色獸身上,說明在宗教信仰的事上,獸被大淫婦所操縱、所利用,正如前面兩角如同羊羔的獸,在宗教信仰的事上,也是被前一個獸所控制、所利用,因他強迫人拜前一個獸和獸像,並接受獸的印記。關於大淫婦教會在朱紅色獸國家中的得勢,前面已有詳細引述,這裏不重復。

    (二)這是一個『朱紅色的獸』,而且『遍體有褻瀆的名號』(啟17:3)。

    註:朱紅色象徵罪惡與流血(賽1:18,15-18.啟6:4. 對比:賽63:2-4)。先前的預言中指出,將來這個國家將要被巴比倫教會所操縱,通過遵守星期日的律法來強迫人守星期日,並最後禁止人守安息日,甚至還要以『不得作買賣』,並要『被殺害』相威逼。那時由於全國的背道活動,招魂術的迷惑人的工作,以及各樣的異端邪道充斥了國家,於是此『朱紅色的獸身上』『遍體有褻瀆(上帝)的名號』。

    (三)『你所看見的獸先前有,如今沒有,將要從無底坑裏上來,又要歸於沉淪。』(啟17:8上)

    註:這是指像朱紅色獸這樣性質和特徵的國家『先前有』指約翰時代以前歷史上曾有過,『如今沒有』指約翰時代沒有,『將要從無底坑裏上來』即指包括十角聯盟的此獸本身之興起。

    那麼朱紅色獸的性質和特徵是甚麼呢?這是一個自以為是基督教的國家或說自以為是上帝子民的國家,然而卻被大淫婦所騎,也即被羅馬教和背道的基督教所操縱和利用(指在宗教信仰的事上,特別是指在強迫人遵守羅馬教所定的星期日的事上)。

    類似這樣性質的和特徵的國家,在使徒約翰時代以前確曾有過,此即在過去猶大王亞哈和王后耶洗別當政掌權的時代曾出現過這樣情況。當時猶太國雖名為上帝子民的國家,然而卻受到原為異邦事奉巴力(太陽神)的女子耶洗別王后的控制。耶洗別利用他丈夫亞哈王的權力,在猶太國內建造巴力的廟,在廟裏為巴力築壇,設立『事奉敬拜巴力的那四百五十個先知,並耶洗別所供養事奉亞舍拉的那四百個先知』,又使國王和全國的百姓事奉敬拜巴力,並還『殺耶和華眾先知』(王上16:19-33. 17:1. 18-19章)。

    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即耶洗別在啟示錄的預言中曾被特別用來預表羅馬教的。如主在達與推雅推喇時代教會(公元538年至16世紀宗教改革時代)的書信中。曾對上帝僕人和子民說:『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容讓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教導我的僕人,引誘他們行姦淫,吃祭偶像之物。』(啟2:20)。此處經文中提到的『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就是指羅馬教說的。古時耶洗別怎樣和亞哈王非法聯姻,照樣,羅馬教也是和地上的君王行淫。耶洗別怎樣引誘上帝子民在邪教的禮節中行姦淫,吃祭偶像之物,並強迫全國的人敬拜巴力(太陽神);照樣,中古時代羅馬教也是引誘上帝子民犯屬靈的姦淫(如與世俗為友、背離基督和真道),拜各種有形無形的偶像(如敬拜耶穌、馬利亞和聖徒的像,敬拜聖徒的遺物、遺骸等,以及某些謬道容讓人貪愛世界,以今生的名位、財利、權勢、私慾等為偶像),並強迫人守星期日(原為異教徒敬拜太陽的日子)。耶洗別如何『殺耶和華眾先知』,照樣,中古時代羅馬教也曾殺害上帝無數的聖僕和聖徒。當耶洗別『殺耶和華眾先知的時候,『曾有一百位先知被俄巴底藏在山洞裏』(王上18:4,13), 以利亞也曾逃往何烈山洞隱藏,並且上帝還曾告訴以利亞說,祂已『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王上19:9,10,18);照樣,羅馬教掌大權殺害上帝子民之時,『婦人』(上帝的真子民)也曾逃往曠野,在那裏被養活1260年。耶洗別時代,天曾閉塞,三年另六個月不下雨;照樣,羅馬教掌權迫害上帝子民時代,也曾有預表性的『一載、二載、半載』(1260年)出現屬靈的大乾旱,缺乏聖靈和真道的雨水。

    由上述可見,古時敬拜巴力的婦女耶洗別,乃是特別預表羅馬教的,耶洗別因嫁給猶大王亞哈為皇后,而得以控制猶大國,並強迫上帝選民敬拜巴力(太陽神)之事,也是特別預表羅馬教中古時期與『十角』,以及末後時期與朱紅色獸(包括以朱紅色獸為首的『十角』聯盟)行淫勾結,強迫那些國家的人民遵守星期日之事的。因此預言中所說類似未來朱紅色獸及其頭上十角這樣性質和特徵的國家,『先前有』,就是指過去耶洗別控制下的猶大國說的。

    『如今沒有』,是指約翰時代(天使向約翰說話時代)沒有這樣性質和特徵的國家。因當時猶大國雖亡於羅馬,但宗教信仰上倒沒有任何被強迫接受異教、敬拜偶像之事,還是獨立自主的。至於羅馬帝國本是一個異邦邪教的國家,更不附合上述性質和特徵。

    『將要從無底坑裏上來』,是指此朱紅色獸本身及其頭上的十角所預表的國家將要興起來,特別是指他們末後還要組成一個以朱紅色獸為首的,包括十角在內的大聯盟,一同被巴比倫教會所控制和利用(啟17:12-13)。『無底坑』是指曠野無人或人跡罕到之處。(路8:31. 太12:43.啟9:1,2,11. 啟20:1,3. 另參:申32:10.伯36:16.七十士希臘文譯本中,也以『無底坑』一詞翻譯之)。而這也正是兩角如同羊羔的獸興起的地點。(啟13:11解釋參前)。此外『無底坑』有時也象徵罪惡之地(啟11:7-8)。『又要歸於沉淪』顯然是指在基督復臨時都要歸於沉淪(啟17:13-14. 19:19,21) 

  (四)『凡住在地上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生命冊上的,見先前有,如今沒有,以後再有的獸,就必希奇。』(啟17:8)

    註:的確,凡是名字沒有記在羔羊生命冊上的,沒有接受主的救恩、沒有進入預言亮光的人,當他們看到朱紅色獸本身,也即兩角如同羊羔的獸,末後竟會在宗教信仰的事上,受到以羅馬教會為首的巴比倫教會的操縱,出現離道背教,強迫人守星期日,禁止人守安息日,逼迫上帝的餘民等一系列奇異之事時,必要感到『希奇』,似乎難以置信,無法理解。但對上帝餘民來說,卻不致於『希奇』,因這一切事情的發生,早在他們預知預報之中。並且這一切預言的應驗,也更堅定他們的信心,激發他們的愛心,使他們以更大的熱心繼續大力傳揚三天使的信息,迎接主復臨。(太24:33.路2:28. 來12:12,13)。

  (五)『那獸有七頭十角』(啟17:3)。『智慧的心在此可以思想,那七頭就是女人所坐的七座山,又是七位王,五位已經傾倒了,一位還在,一位還沒有來到,他來的時候,必須暫時存留。那先前有,如今沒有的獸,就是第八位,他也和那七位同列,並且歸於沉淪。你所看見的那十角,就是十王,他們還沒有得國,但他們一時之間,要和獸同得權柄與王一樣。他們同心合意將自己的能力,權柄給那獸。』(啟17:9-13)。

    註:『七頭十角』原是大紅龍身上的(啟12:3)。後因『那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大權柄都給了他』(即形狀像豹的獸)(啟13:2),因此形狀像豹的獸身上也有了『十角七頭』的原屬大龍身上的全部權力的象徵(啟13:1)。又由於朱紅色獸本身,也即前面兩角如同羊羔的獸,將要『在頭一個獸(即形狀像豹的獸)面前施行頭一個獸所有的權柄』(啟13:11,12)。因此,『七頭十角』的權力象徵又轉移到了朱紅色獸身上。

    如前已詳述,『七頭十角』原是大紅龍歷代來在地上所特別利用來轄制、壓迫上帝子民的一些主要國家:『七頭』是指古代埃及、亞述、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和羅馬等六個帝國,再加上繼羅馬帝國後而興起的羅馬教廷和教皇。『十角』是指原羅馬帝國本土所在的西羅馬帝國,於公元476 年被諸『蠻族』瓜分滅亡時所形成的十個王國,也即演變至今的西歐各國。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上帝選民)和新約時代的屬靈以色列人(基督徒)都曾相繼在上述『七頭十角』的權勢統治下,遭受壓制和迫害。如雅各後裔以色列人,曾在第一頭埃及被奴役四百年,後來雖在迦南一度立國,成為強盛,但以後分成南北二國後,北國以色列又被第二頭亞述帝國所滅,接著南國猶大也被第三頭巴比倫所滅。以後猶太人又相繼受到四、五、六頭瑪代波斯、希臘和羅馬帝國的長期統治。而當羅馬帝國統治列國時,不僅猶太國遭到壓制,而連屬靈的以色列人基督徒也開始受到逼迫,長達二、三百年之久。及至第七頭羅馬教皇興起掌權,並與羅馬帝國分裂成的十角所象徵的西歐各國聯合在一起後,散布於各國的基督徒無不開始受到羅馬教皇中古時期長達1260年之久的迫害。而且根據啟十三、十七章預言的進一步啟示,末後羅馬教皇還將要在宗教信仰上操縱和利用朱紅色獸(包括十角聯盟)直到主來。

    明白了以上這些內容,就可以很容易解釋本段預言:『那七頭就是女人(羅馬教會)所坐的七座山,(山預表國度,參:耶51:25-29. 但2:34,35,44. 啟8:8)。 又是七位王,五位已經傾倒了(指古代埃及、亞述、巴比倫、瑪代波斯和希臘五個帝國已經傾倒了),一位還在(指羅馬帝國還在,因天使對約翰說此話時,正處於羅馬帝國統治時代),一位還沒有來到(指第七位羅馬教廷還未出現)。他來的時候必須暫時存留(參帖後2:3-8.啟19:19,20. 因先前的六位,都是前一位衰亡,後一位興起的,只有第七位卻要「暫時存留」,而和第八位朱紅色獸一同存到主復臨時止,正如預言中接下去所指明的)。那先前有,如今沒有的獸,就是第八位,他也和那七位同列,並且歸於沉淪(啟17:14.19:19,21)。你所看見的十角,就是十王,他們還沒有得國,但他們一時之間,要和獸同得權柄,與王一樣。(「他們還沒有得國」按希伯來原文應譯為:他們還沒有得到一個國。因「國」的原文巴昔拉因,為單數。因此這句話並不是指十角所代表的各國本身的興起說的,而是指著他們在末後時代將要和獸本身組成一個大聯盟說的。正如接下去所指明的「但他們一時之間要和獸同得權柄與王一樣。」本段預言現在尚未完全應驗,也許不久但以理11章末段應驗時,將獲得應驗)。他們同心合意將自己的能力、權柄給那獸(本段預言的應驗趨勢早已顯明)』。(啟17:9-13)

  (六)『他們(指上述獸和十角,也同時指騎在獸身上的大淫婦)與羔羊爭戰,羔羊必勝過他們,因為羔羊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同著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選有忠心的,也必得勝。』(啟17:14)。

  註:前面預言中提到,末後那兩角如同羊羔,說話好像龍的獸,將要以『不得作買賣』並『被殺害』等死刑威脅,去強迫人拜獸和獸像,並接受獸的印記,也即強迫人守星期日,並禁止人守安息日。而本處預言中提到,末後十角等國家,也將和朱紅色獸本身所代表的國家一同被巴比倫教會所操縱、利用,採取一致行動,離道背教,迫害上帝餘民。而他們這種種行動,等於是『與羔羊爭戰』,因他們迫害上帝餘民,等於迫害基督(徒9:4,5.林前12:27.約15:5)。『與聖徒爭戰』也等於是『與羔羊爭戰』(啟13:7. 7:14)。況且他們這種高舉獸的印記而取消上帝的印記,高舉人的命令而廢除上帝誡命的作法,也更是直接在向上帝和基督的權威挑戰。然而『羔羊必勝過他們,..同著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選、有忠心的,也必得勝。』

    聖徒之所以能得勝,是因為他們『同著羔羊』──跟從羔羊,信靠羔羊,並有羔羊和他們同在;他們之所以能得勝也是由於他們『是蒙召、被選、有忠心的』──他們不但『蒙召』,而且『被選』。他們所以能被選,是因為他們不斷靠主『有忠心』。正如主勉勵一切考驗中的聖徒說:『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啟2:10)。

    (七)十角與獸對大淫婦的攻擊──部分報應,自食惡果:『你所看的那十角與獸,必恨這淫婦,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將他燒盡。因為上帝使諸王同心合意,遵行他的旨意,把自己的國給那獸,直等到上帝的話都應驗了。』(啟17:16-17)

    註:十角與獸起先被大淫婦所騎,迫害聖徒,『與羔羊爭戰』;後來在上帝的神能顯示下,慘遭失敗,如夢初醒,發覺受到大淫婦和假牧人的愚蒙欺騙,於是轉過頭來,攻擊大淫婦、假牧人。(詳細情況參:善惡之爭41章676-679 頁) * 路光 *

 


第十二題 三位天使警告和永遠福音關係

 

    啟示錄14:6-12 記述了上帝特別賜給我們末後時代的三位天使的警告信息。在讀完本段經文後,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前面提到第一位天使『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接下去提到他傳的內容卻是警告的內容:『應當敬畏上帝,將榮耀歸給祂,因祂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隨後第二、三位天使所傳的也都是警告的內容。因此可能有人要問:什麼是永遠的福音?它和三天使警告有什麼關係?現在就來解答這兩個問題。要明白什麼是『永遠的福音』,先要從福音講起。

 

一,甚麼是福音?

    福音是聖經中的一個專門名詞,是專指基督的救恩說的。如果我們讀一下羅1:1-5.林前5:1-6.和彼前1:10-12 就可知道,聖經中的所謂福音,也就是指的基督的救恩,是藉著基督的降生為人、被釘、復活、升天、復臨、以至於第三次降臨的一系列救贖大工而完成的。

 

二,福音有甚麼功用?

    (一)福音能使我們『因信稱義』(加3:8.參創22:18.3:16)。

    註:所謂稱義的意思,也即上帝稱我們為義,算我們為義;也即上帝不算我們為有罪,即赦免我們罪的意思(羅4:3-8)。實際上主耶穌在天父上帝面前,是這樣為我們贖罪代求的:聖父阿,他所犯的一切罪都完全歸在我的身上,我所行的一切義也都完全歸在他的身上。因此你怎樣愛我、悅納我,也求你怎樣愛他、悅納他。

    (二)福音能使我們因信成義(羅1:16-17)。    

  註:本節經文按原文應譯為:『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因為上帝的義正是藉著從信心到信心,而在福音上顯明出來。』這裏提到兩個信心,前一個信心就是指因信稱義,後一個信心就是指因信成義。

    (三)福音能使我們『因信得生』,承受永生(羅1:16-17.3:16)。

    (四)福音能使我們『同為後嗣』『作上帝的兒女』(弗3:6.1:12)。

    (五)福音能使我們進入上帝的國,得享無比的榮耀(可1:14-15.13:43.3:20-21.帖前4:16,17.20:6, 22:3-5)。

 

三,怎樣才能得蒙福音的拯救?

(:14-15.:20-26.:13.:21.約一3:4)

 

四,甚麼是永遠的福音?

    在全部聖經中,福音只有一個,但卻有許多不同的稱呼。這許多不同的稱呼,或是顯明福音的來源(可1:14.1:1.帖前2:2,8,9.15:19.林前9:12. 1:7);或是顯明福音的功用(弗1:13.2:7.6:15.20:24. 10:36. 4:23. 4:43. 提前1:11);或是顯明福音的時間性,如福音被稱為『永遠的福音』,是向我們顯明福音在救贖人類的大功上,從古至今是永不改燮和永遠有效的,直至救恩之門關閉時為止。再者,從福音的果效來說,也是永遠的。

 

五,三天使警告和永遠的福音有甚麼關系?

    (一)我們知道上帝差派祂的僕人和子民,向各時代的人傳警告,目的都是為了叫人信福音,悔改自己違犯律法的罪。(參可1:15. 約一3:4 )。因此在所傳的警告中必然要包括律法和福音兩方面的內容。沒有律法的內容,不斥責人的罪惡,就不成其為警告;沒有救恩的內容,不傳福音的信息,警告就沒有救人的功效。所以從傳警告的目的和內容來說,傳了警告,也就等於傳了福音。但是警告卻並不等於是福音,因為警告中不但包含有福音,而也包含律法。再說警告是有時代性的,上帝對不同的時代常傳出不同的警告,不同的時代也常犯有不同的罪惡。因此特定的警告總是針對特定的時代發出的。例如挪亞時代傳講洪水即將滅世的警告,一共傳了120 年,要當時代的人悔改自己淫亂、殘暴等罪惡,信靠接受上帝的救恩。又如三天使警告是特別針對我們末後查案審判時代而發的,要末後時代的世人和教會,信靠主的福音,悔改自己的罪,遵守上帝的誡命和其中的安息日,並遵守耶穌的真道而拒絕巴比倫『邪淫大怒的酒』,拒絕拜獸和獸像並接受獸的印記。可見特定的警告都是有時代性的。而福音卻是沒有時代性的,各時代所傳的福音都是相同的,所以它被稱為『永遠的福音』。至於在傳末後三位天使警告中雖然也傳揚了福音,但他們都只能在末後查案審判時代中傳揚,而且這也僅是傳福音救靈大工中的一部分工作。正因這個緣故,懷愛倫早在善惡之爭一書中指出:第一位天使警告『乃是「永遠福音」的一部份,它也宣告審判時期的開始。固然各時代都曾傳過救恩的信息,但這一個信息卻只能是在末期傳揚的福音中的一部份,因為只有在這時才能說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第20371 頁)。

    (二)我們必須一再強調的是:傳警告的目的本是為了使人信靠主的福音,悔改自己違背上帝律法的罪。因此在所傳的警告中必須包含律法和福音兩方面的內容。如果在警告中只講律法,不講福音,那麼這個警告就缺乏救人的功效,也就不可能成為『永遠福音的一部份』了。但如果能將律法和福音結合起來一起傳講,就能達到使人信而悔改,靠恩守律的目的,產生救靈和培靈的功效。例如我們在傳講第一位天使有關查案審判的警告時,不但要勸勉人敬畏上帝,謹守祂的誡命(包括第四條遵守安息日的誡命),而且也要告訴他們怎樣才能守全誡命,也就是要將他們帶到主的面前,只有主的寶血能不斷洗淨我們一切違背誡命的罪,只有主的靈能不斷幫助我們守全誡命而離罪成聖,聖而又聖。

    懷愛倫在傳道良助一書中指出:『在一切號稱基督徒的人中,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人,應當居先將基督高舉在世人面前。傳揚第三位天使的信息,是要宣講安息日的真理。這種以及包括在此信息之內的其他真理,都應該傳揚,但那最引人注意的中心就是耶穌基督,切切不可遺漏。在基督的十字架那裏,慈愛和真理彼此相遇,公義和平安彼此相親。應當引領罪人仰望髑髏地,存著小孩子天真純樸的信心,信靠救主的功勞,接受祂的義,相信祂的慈悲』。另一處又說:『我們若願有第三天使信息的精神與能力,就必將律法和福音一齊傳揚,因為這兩樣原是並行的』。『我們所傳信息的要點不單是上帝誡命,也當有耶穌的真道』。另一處又說:『應當仔細研究但以理書和啟示錄的預言,並使之與以下的話相連:『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1:29)』(傳道良助156,161,162,148頁)。

    懷愛倫提到,不但在傳揚三天使信息和但、啟預言時,應當將律法和福音一齊傳揚,應當高舉基督為世人的救主,而在我們每一次的講道、禱告和唱詩中也當如此。這樣才能吸引萬人歸向祂。正如基督所說:『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約12:32)。 讓我們繼續引錄懷愛倫在傳道良助一書中的論述:

    『有些傳道人全用辯證的話講道,這是錯了。有的人聽了真理的理論,而佩服所提出來的證據,然而若把基督高舉為世人的救主,那麼所撒的種子可能生長結實,榮耀上帝。然而往往傳道人沒有將髑髏地的十字架顯在人面前。有些聽眾也許是一生最後一次聽道的機會,這黃金似的機會一去便永不復得了。若是傳道人能把真理的理論與基督及其救贖之愛一同宣講出來,這些人也許就被領歸主了。』

    『世上渴望尋找來就基督之路的人,比我們所想到的還多。凡傳揚末次恩典信息的人,應當記著,要高舉基督為罪人的避難所。..理論的講道是不可少的,為要使人看出真理的鍊條,環環相接,節節聯絡,結合完整;然而在每次講道時,卻不可不講基督並祂被釘十字架的道理,作為福音的基礎。』

    『有時,人們因為所提的憑據確鑿有力,決意要順從真理,但卻沒有悔改。傳道人若沒有勸告他的聽眾明白,應當改變心性之需要,他的工作就不能算是完成。在每次講道之時,應熱切請求人離棄罪惡,歸向基督。』

    『唉,但願我能有口才,說出充滿能力的話,使那些在福音裏與我同工的人,受我所願他們受的感動。我的弟兄們哪,你們乃是在處理永生之道,在應付那能有最高發展的人心。基督被釘,基督復活,基督升到諸天之上,以及基督復臨等,應當那樣軟化及充滿傳道人的心靈,使之歡樂,以致他能本著仁愛和懇切,向人們傳揚這些真理。這樣,耶穌就被表現出來,人就不再見傳道人了。』

    『你們這教導人的應當高舉耶穌,在講道、唱詩、祈禱上都要高舉祂,要運用你全副的精力,向那模糊、惶惑、迷惘的人們,指出『上帝的羔羊』。應當高舉那復活的救主,並對凡聽的人說,來就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的主。(弗5:2)。 應當把救恩的科學列為每次講道的重心,並作每首詩歌的主旨。每回祈求,也當將這事盡情的傾述出來。在你們所講的道中,不可另加別的來補充基督,因為祂乃是上帝的智慧與能力,要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顯明耶穌是悔改之人的希望,相信之人的保障。要向那些在苦難及絕望中的人,顯示平安的道路,指明救主的恩典和全備。』(傳道良助158-168頁)。  * 路光 *


第十三題 三位天使的警告

(兼論另一位天使的警告)

 

    啟示錄14:6-12 所記三位天使傳揚三重信息或說三重警告的異象,預表了末後時代上帝餘民傳揚三重警告的運動,可簡稱之為三天使警告運動。上帝餘民傳揚三天使警告工作一完成,基督便將駕雲榮臨,施行賞善罰惡的兩種收割(啟14:14-20.珥3:11,13)。 主耶穌在世時曾指示我們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24:14)。 此處,在拔摩海島的異象中又啟示我們說:三天使警告必先傳遍天下,然後基督才復臨,賞善罰惡(啟14:6-20)。 由此可見,末後上帝餘民肩負的責任,不僅要把天國福音繼續傳遍天下(太4:17.可1:15),而且還要把三天使警告一同傳遍天下。為了對三天使警告內容有更清楚了解,現逐一查考於下:

 

一,第一位天使警告(14:6-7)

  (一)第一位天使傳揚警告的情況:『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他大聲說..』(啟14:6-7上)

   (1) 預言中以天使傳揚警告工作來象徵上帝僕人和子民傳揚警告的運動。『聖經說傳揚這警告的是一位天使,這個事實是很有意義的。上帝的智慧,樂意用天使的純潔、榮耀和能力,來代表這警告所必成就之工作的崇高性質,及其所附有的能力與榮耀。』(善惡之爭20章371 頁)

   (2)『天使飛在空中』『大聲』傳揚警告:『飛』象徵運動的飛速發展,警告信息的迅速廣傳;『飛』也預示這警告信息的傳揚方式。自從進入十九世紀末期以來,由於現代化運輸通訊和宣傳工具的飛躍發展,特別如無線電廣播、電視的發明,印刷術的進展,聖經已被譯成二千多種文字和方言,遍傳各國、各族、各方、各民,以致這警告信息如長了翅膀『飛在空中』,而迅速地傳向世界各方。『大聲』傳揚,則說明這警告信息的重要性,及所包含的巨大力量,它必須被大聲疾呼地傳揚出去,讓普世萬民都能聽聞。

   (3) 『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往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這一句話不但更清楚地說明了第一位天使警告的傳揚範圍,而且也說明了第一位天使警告的傳揚目的,是要將『永遠的福音..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因第一位天使警告內容主要是宣告查案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並要我們為此作準備。但怎樣為此審判作準備呢?回答之一是:『當悔改,信福音。』(可1:15)。所謂悔改,也就是要悔改我們違背上帝律法的罪(約一3:4), 所謂信福音,也就是要信靠主的救恩。因只有主的救恩能赦免我們違背律法的罪,並幫助我們遵守律法而成聖。由此可見,傳揚此警告的目的,是為要使人信靠主永遠的福音而悔改得救。或者說在查案審判警告的內容中,實也包含著『永遠的福音』。『它乃是「永遠福音」的一部份,它也宣告審判時期的開始。固然各世代都曾傳過救恩的信息,但這一個信息卻只能是在末期傳揚的福音中的一部份。因為只有在這時才能說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善惡之爭第20章371 頁)

 

    (二)第一位天使所傳警告的內容:『他大聲說,應富敬畏上帝,將榮耀歸給祂,因祂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啟14:7)

    一,本警告首先向我們宣告上帝『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關於這次審判有幾個問題需要清楚認識:(詳參前面第三題查案審判)

    甲,關於審判的時間:

      (a) 這次審判被稱為查案審判,是在基督復臨前進行的;審判結束後,基督才復臨。(啟14:6-20. 22:10-12.但7:9-14)

      (b) 這次審判在小角掌權迫害聖徒1260年結束後的某一個時間開始。(但7:8-14. 25:-27)

      (c) 這次審判是從1844年秋季開始的。(但8:14)

      (d) 何時結束?第一位天使警告將會傳多少年?(洪水時代挪亞傳警告傳了120 年..)

    乙,關於審判的地點和情景:(但7:9-14)

    丙,關於審判的任務和對象。對象:上帝家裏的人(彼前14

:17,18)。任務:主要決定得救的人選和獎賞。附帶也決定活著惡人的刑罰(啟22:10-12. 但7:11)。

    丁,關於審判的根據:根據『案卷』來審判(但7:10.伯34:23)因此稱為『查案審判』。『案卷』(多數)也即『冊子』(參啟20:12)。 至少包括以下幾種冊子:

      (a) 生命冊(腓4:3.路10:19,20. 啟3:5.21:27.20:15)

      (b) 犯罪記錄冊(傳12:14.太12:36-37. 5:21-22,27-30.林前4:5.約一2:1-2. 1:9)

      (c) 行善記念冊(瑪3:16-18.詩56:8. 民13:14)

    戊,關於審判的標準──上帝的律法(十誡和兩綱)(傳12:13-14. 雅2:8-12. 太5:21-32.19:17-19. 路10:25-28)

    二,本警告同時也勸告我們快快為此次審判作準備。怎樣為此次審判作準備呢?至少可有三種回答:

    甲,從總的來說,要解決好三個問題:

      (a) 立即信而悔改,求告主名,接受主的救恩(可1:15.羅10:13),也即立即求得重生,獲得屬靈的新生命(約3:1-15),使自己的名字真正得以記錄在羔羊生命冊上(路10:19,20.啟20:15.21:27)。

      (b) 不斷靠主恩肋,作成得救的工夫,也即不斷使自己靈命長大成人,使自己的名字在生命冊上不再被塗抹(腓2:12,13.弗4:13,14.啟3:5)。 若要不斷作成自己得救的工夫,有以下幾件事必須天天不斷去作的:禱告;讀經;靠恩守律法,離罪成聖;服務行善,傳道救靈;凡事感恩,靠主常樂。(參猶20,21.約一3:4-6.雅4:17. 結33:7-9. 帖前5:16-18.腓4:4-7)

      (c) 不斷靠主恩助,盡到服務、行善、傳道救靈的本分(太20:28.林前15:58)。

    乙,從審判的標準來說:上帝既是按照祂全備的律法來審判我們,我們就應不斷信靠主的救恩,全守上帝的律法。也即不斷信靠主的寶血來洗去我們一切違背律法的罪,並不斷信靠主的靈來恩助我們全守律法而成聖。我們不但要遵守上帝的十條誡命,而也要遵守它的愛上帝、愛人的兩大總綱;不但要遵守十誡的字句,而也要遵守它的屬靈精意,在心靈意念、言語行為上完全離罪成聖,並不斷存著愛上帝愛人的心,盡到服務行善、傳道救靈的責任。我們也必須遵守久被忽略的屬於愛上帝總綱的第四條誠命:『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丙,從本警告中的勸導來說:

      (a) 『應當敬畏上帝,將榮耀歸給祂。』『敬畏上帝』在於遠離罪惡(伯28:28.箴8:13),在於『謹守祂的誠命』(傳12:13-14)。『將榮耀歸給祂』在於凡事彰顯主的聖德,尊榮主的聖名(太6:9); 在於以完美的心靈品格,為主發光。『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5:16)。但我們怎樣才能作到這一點呢?必須不斷信靠主的救恩,遵守上帝的律法;不斷因信稱義,靠主成聖;不斷住在主裏面,讓主也不斷住在我們裏面,使主的生命能在我們身上不斷彰顯出來!

   (b) 最後又補充強調了一句:『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這是因為上帝早就預見到我們末後時代是個懷疑不信的時代,進化論影響著許多人的思想,甚至教會內也有人採納了進化論的部份觀點,試圖將進化論和創造論調和起來,認為上帝是用了六個時期的進化程序創造了萬物,而不信聖經明文記載的六日創造大功,也不遵守安息日的誡命。因此上帝在本警告中,特別強調了『應富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藉此特別指明了我們有遵守安息日誡命,以記念敬拜創造主的本分。因安息日本是上帝六日創造大功的記念日,正如第四條誡命中特別指明的:『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上帝當守的安息日,..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出20:8-11)

 

二,第二位天使警告(14:8)

    (一)宣告巴比倫大城的傾倒:『又有第二位天使接著說,叫萬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的巴比倫大城傾到了,傾倒了。』(啟14:8)。

    (1) 此處的『巴比倫大城』顯然是一個表號,而不可能是指古代位於伯拉河(即幼發拉底河)兩岸的巴比倫大城,因該城早已被毀,成為廢墟,不復存在。這裏的『巴比倫大城』顯然是指啟17章的『大淫婦』,『在她額上有名寫著說:奧祕哉,大巴比倫,作世上的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啟17:5)。

     (2) 中古時代的『大淫婦』『巴比倫大城』僅是指羅馬教會而言;末後時代的『巴比倫大城』陣容有所擴大,也包括了她的女兒眾『淫婦』(原文為多數,指一切與羅馬教會勾結,跟從她的榜樣,與君王『行淫』,離道叛教,強迫人守星期日,禁止人守安息日的背道的基督教會)和『一切可憎之物』(指一切披著基督教外衣的招魂術,實為交鬼術)在內。因此末後的『巴比倫大城』,實際上是指著以羅馬教會和教皇為首的,包括背道的基督教會和披著基督教外衣的招魂術在內的三合一勢力的大聯盟。(詳參:『善惡之爭』21章398-400 頁,36章608-609 頁,35章593 頁)。他們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獸』(羅馬教會)和『獸像』(各背道基督教包括招魂術教派在內的聯合組織)的大聯盟(啟13:11-18. 14:9. 15:2)。他們也就是那組成末後巴比倫大城的『三段』(啟16:19)。他們也就是那『從龍口(指撒但邪靈和招魂術的口)獸口(指羅馬教的口)並假先知的口(指背道的基督教的口)中出來』的『三個污穢的靈』的『住處』和『巢穴』(啟18:2. 16:13,14)。懷愛倫早在百年前即已指出:『美國的基督教徒將要最先伸手越過鴻溝,與招魂術握手;他們還要把手伸過深淵,與羅馬的教權勾結。』(『善惡之爭』36章608-609 頁)。在『聖經和預言之靈集句』上還提到:『招魂術、基督教、羅馬教,這三合一的聯合勢力一組成,巴比倫就傾倒了。(『善惡之爭』原文390,588頁,啟8:14. 18:2,3)。』(該書第4 頁)。

   (3) 所說『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顯然是指靈性和信仰上的墮落傾倒。

  (二)指出巴比倫的罪惡:『叫萬民喝邪淫大怒之酒。』 

  註:『酒』在預表和比喻中經常是代表聖經中的真道(啟6:6.太9:17)。主耶穌也曾以『新酒』代表主的真道,以『陳酒』代表猶太人的錯誤陳見。(路5:39)。此處『邪淫大怒之酒』指巴比倫教會所傳講的世俗化的,變質的,違背聖經純正真道的一切謬道。這些謬道只能對人的靈性、品格和信仰產生腐化的影響(雅4:4.約一2:15,17) 。使人『失去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林後11:2,3),使人對上帝的餘民大發列怒,還以為是在熱心『事奉上帝』(約16:20),最後也必使人遭受上帝『純一不雜的大怒』(啟14:10.15:1)。懷愛倫也早已指出:『巴比倫的大罪,乃是她「叫萬民喝邪淫大怒之酒」。這酒象徵她因與世上的偉人發生不正當關係而接受的謬道。「與世俗為友」腐蝕了她的信仰,她便散播了許多與聖經明文相抵觸的假道,因此對全世界發揮了一種腐化的影響。(『善惡之爭』第21章404頁)

    (三)呼召上帝的子民從裏面出來:第二位天使警告早自18

44年即已開始傳揚了。但那時巴比倫尚未完全傾倒,及至將來羅馬教、背道基督教、招魂術三合一勢力一組成,並通過政府制定律法,強迫人守星期日,禁止人守安息日時,巴比倫便要完全傾倒了。於是第二位天使警告將要進入高潮,而變成啟18章另一位天使的警告,並要和第三位天使警告聯合起來,向世人大聲疾呼,一同成為傳給世人的最後警告。正如啟18章所啟示的情形:『此後,我看見另有一位有大權柄的天使從天降下,地就因他的榮耀發光。他大聲喊著說,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處和各樣污穢之靈的巢穴(即上述從龍口、獸口、並假先知的口中出來的三個污穢之靈的巢穴,啟16:13-14),並各樣污穢可憎之雀鳥的巢穴(參啟17:4-5),因為列國都被她邪淫大怒的酒傾倒了..。我又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災殃』。(啟18:1-4. 參『善惡之爭』21章405-406 頁)。

 

三,第三位天使警告(14:9-12)

    (一)本警告的內容主要是禁止人拜獸和獸像,並在額上或手上接受獸名的印記。前面啟13章的預言中已明確告訴我們,末後兩角如同羊羔的獸將要強迫人拜形狀像豹的獸和獸像並接受獸名的印記,那時獸和獸像組織將會通過國會制定遵守星期日的律法,並藉著政權強迫人遵守星期日,並最後禁止人守安息日。這種強迫人守星期日並最後禁止人守安息日的運動,也就是一種強迫人拜獸和獸像並接受獸名印記的運動。這種強迫人接受獸印記的運動,雖是由美國巴比倫教會發起的,也會在與羅馬教『行淫』的歐洲『十角』中推行,並影響到全世界各方各處。(啟13,17章)

    (二)本警告中也宣佈了那些拜獸和獸像並接受獸名印記之人的刑罰。註:有兩方面的刑罰:

      (1) 『上帝大怒的酒』『忿怒的杯』:象徵上帝所施的刑罰(耶25:15-29,30-38. 詩75:8)。此處具體是指『七碗』(啟15:1,7. 16:1-21. 17:1,16,18. 18:4-24),還可包括主復臨時對罪人的毀滅。『純一不雜』是指七碗等純粹是為了對惡人的刑罰和報應,並完全彰顯了上帝的義怒。因此時救恩的門已關閉,罪人已惡貫滿盈,不可能再悔改,因此喝這純一不雜、忿怒的杯。

     (2) 千禧年後硫磺火湖中的毀滅:『並且(參原文或英文聖經,有and 並且一字)他要在聖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與硫磺之中受痛苦,他受痛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啟14:10-11.另參啟20:11-15)。這裏所謂『直到永永遠遠』,並不是指他們要永遠活著忍受火刑之苦,而是指他們要一直被焚燒成灰而永遠毀滅。(瑪4:1-3.結28:14-19. 猶7 節. 彼後2:6.詳細解釋見第一冊第十題中附註)。

  (三)本警告中也提到了那些拒絕拜獸和獸像並拒不接受獸名印記的忠心得勝聖徒的情況:『聖徒的忍耐就在此,他們是守上帝誡命和耶穌真道的。』(啟14:12)。  * 路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