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已经思考了主耶稣教导门徒祷告的第一方面内容,关于祷告的内容问题。现在再续继思考第二方面内容,即关于祷告的效能问题,也就是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祷告大有能力,大有功效的问题。主耶稣特意讲了两个有关垂听祷告的比喻,其中正包含了这方面的重要教训。(路11:5-13)。
半夜向朋友借饼的比喻
第一个比喻是讲到有一个人半夜里到他朋友那里去,要借三块饼,招待那从外地来到他家投宿的朋友的急需。结果这个朋友是否肯起来开门,借饼给他呢?请听,主在比喻中是怎么说的。主说:『你们中间谁有一个朋友半夜到他那里去,说,朋友,请借给我三个饼,因为我有一个朋友行路来到我这里,我没有甚么给他摆上。那人在里面回答说,不要搅扰我,门已经关闭,孩子们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来给你。我告诉你们,虽不因他是朋友起来给他,但因他情词迫切的直求,就必起来照他所需用的给他。』(路11:5-8)
主通过这个比喻首先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应许:凡是为了行善救急、传道救灵工作的急需,尽管大胆地不管是白昼或是半夜,随时随地来到上帝面前恳求,上帝必要应允他的一切所求。
主通过这个比喻也特别指出,我们若要使自己的祷告大有能力和功效,就必须学会『情词迫切的直求』。正如主说:『虽不因他是朋友起来给他,但因他情词迫切的直求,就必起来照他所需用的给他。』可见一般人对情词迫切的直求,也都不忍心拒绝的,何况自己的朋友呢?又何况我们在天上的父呢?
一个人所以会情词迫切的直求,首先是由于他的爱心,并由于他看到了别人和自己的急需和缺乏。如比喻中夜里出去借饼的人,是因他为远路赶来的朋友的饥饿而焦急,而自己家中又没有饼。他只好半夜里去向朋友借饼,并且情词迫切的直求。今天上帝仆人和儿女的情况也一样,当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充满了灵性上的饥饿、干渴,生命垂危的罪人,以及许多缺乏牧人牧养的羊群时,而我们自己又缺乏能力、智慧、亮光,不能去供应这一切需要时,我们也必要心中焦急,如同火烧,并要不顾一切地到上帝面前去情词迫切的直求了。
一个人所以会情词迫切的直求,也是由于他的信心,如比喻中借饼的人所以能情词迫切的直求,也是因他相信朋友一定会起来帮助他。我们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相信上帝比我们更爱世人,更爱祂自己的羊群,祂必乐意垂听我们出于信心爱心的恳求时,我们就必能情词迫切的直求,直到求得必须的帮助为止。由此可见,情词迫切的直求,实质上也是出于信心爱心的恳祷,因此是大有能力、大有功效的。
『情词迫切的直求』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每一次祷告中都要情词迫切的直求;也正如使徒保罗所说:『祷告要恒切』(罗12:13 上)。要一直求到获得上帝的帮助为止,或是一直求到把握住上帝的应许,心中能确信上帝已应允为止。就像雅各有一次整夜心灵迫切呼求,一样一面悔改认罪,一面和上帝角力,直到求得上帝的祝福为止。当时雅各对上帝说:『你若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结果上帝就给他祝福,并将他的名字改为以色列,就是得胜的意思。
好多时候,上帝儿女所以会感到自己的祷告没有力量,灵性软弱,就是由于缺乏了这种情词迫切的直求。他们或是由于祷告的时间过于短少,匆匆忙忙,例行公事;或是祷告得不深不透,也不等待主的答复就自行离去;或是缺少出于信心爱心的情词迫切直求的心灵。因此我们若要改变这种祷告软弱无力,灵性萎糜不振的情况,就必须要求主帮助我们学会这种情词迫切的直求。例如我们若要求得罪的赦免,心灵的洁净,灵性的复兴,要使软弱变为刚强,忧愁变为喜乐,冷淡变为火热,并让主的大爱,圣灵的大能充满我们的心灵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祷告中立即求得的。有些事例如为别人代求,虽不能马上看到明显的果效,但也要求到深信上帝已垂听我们的祷告为止。
荒漠甘泉上提到,某次有一位布道家骑马行远路,要去领一个大的聚会,但他当时觉得自己的心都是冰冷的,他必须要在上帝面前求得复兴。他说:『我系住了我的马,步行到一处僻静的地方,在那里我很痛苦的走来走去,检查我自己的生活。我在神面前等候了三小时,我的心被悲哀压制着。最后,一个甘甜仁慈的爱的感觉温柔了我的心,在那里我重新受了一次圣灵的浇灌。日头平西的时候,我回到原路上去,骑上了我的马,向前驶去。次日,我在山坡上对一大群听众讲道,觉得自己充满了新的能力,以致全威尔斯城的人民,在那天都得到了一个极大的复兴。』
另一种情况是有时为某些事情祈求时,并不是祈求一次两次,一天两天就可得到的,有时甚至要祈求几个月、几年、甚至一生都要为此情词迫切的直求,直到上帝为我们成就之日。正如主耶稣有一次讲了一个寡妇求伸冤,最后获得成功的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路18:1-8)。
我曾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见证:有一个寡妇,丈夫死后留下一个年幼的独生儿子,她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成长。她感到自己整天劳碌作工,忙于生计,不能为主的圣工尽到甚么力量,心中很是难过,于是她向上帝许愿说,她要把这孩子从小奉献给主,将来长大了为主所用。谁知这孩子长大后,结交了不好的朋友,整天在外放荡,连信仰也不要了。于是她从此天天为孩子的悔改流泪恳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未能见到她的浪子回头。谁知在她死后不久,她的儿子真的痛哭流涕地信主悔改了,并且还献身作了传道人,一生中引领了成千成万的人信而悔改,接受了主永生的救恩。
儿子向父亲求饼的比喻
主耶稣讲完第一个比喻后,接着赐给我们一段宝贵的应许:『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路11:9,10)。
随后主又讲了第二个比喻,说:『你们中间作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拿蛇当鱼给他呢?求鸡蛋,反给他蝎子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么。』另一次说:『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祂的人么。』(太7:7-11)。
这个比喻本身对我们也是一个宝贵的应许:凡上帝儿女为自己身体和灵性方面的必需,向天父上帝祈求的,天父保证必要赐给。而且天父上帝尤其乐意将圣灵赐给求祂的人。同时这个比喻也向我们指出,我们若要自己的祷告大有能力,大有功效,能得蒙天父上帝的垂听,就必须效学像儿子那样单纯的信靠和敬爱天父的心。
祈祷中所包含的信心和爱心的成份,是使我们的祈祷有能力,有功效并蒙悦纳的关键因素。经上说:『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6)。这是由于甚么原因呢?显然,这决不是由于义人可以依靠他自己的义行和功劳,而使他的祈祷更蒙上帝的悦纳。因为任何一个人也绝不可能靠他自己的义而称义,只有信靠基督宝血的功劳,才能使他获得赦罪称义的恩典。再说,任何一个人的义若和基督绝对完全的义比较起来,也必显出亏欠来,因此他仍然必须完全依靠基督的功劳和义行,才能亲近上帝,并使他的祈祷蒙悦纳。正如圣洁的先知但以理虽然一连三次被上天称为『大蒙眷爱的人』,但他在祷告中却一点不敢依靠自己的义。他说:『我们在你面前恳求,原不是因自己的义,乃因你的大怜悯。求主垂听,求主赦免,求主应允而行。……』(但9:18,19)。 再如,大祭司每次进入至圣所,来到上帝宝座前时,都必须带着预表基督赎罪功劳和公义的血和馨香,才不致被上帝的荣光所击杀。又如我们今天每次祷告结束前也都要说一句,我们这样感谢祷告乃是奉靠基督的圣名,或说依靠基督的功劳,同样也是表明我们不敢依靠自己的义。因此,圣经上所以说『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实际上是由于义人的祈祷中包含有更多信心、爱心的成份,以致使他的祈祷更为恳切有力,更能抓住主的应许,因此也就更有能力和功效,更能得蒙上帝的垂听。
而在信心和爱心之中,信心尤为基础。因为爱心也是由信心生发的(加5:6)。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缺乏爱心,那么就让我们运用信心去求得爱心。如果我们感到自己缺乏圣灵的感动、光照和力量,那么就让我们运用信心去求得圣灵。如果我们感觉自己连信心也不够,那么就让我们运用最单纯的信靠的心(这是主已经赐给一切信徒的)去求得更大更全备的信心。信心不论大小,只要它是一个活的,有生命的信心,只要它能不断根据主的应许去运用,它就是无所不能的。正如有一次门徒求耶稣说:『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主回答说:『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虽小,却有生命,肯运用),就是对这棵桑树说,你要拔起根来,栽在海里,它也必听从你们。』(路17:5,6)。主又应许我们说:『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甚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可11:24)。 是的,如果我们的祈求符合上帝的旨意,主必成就。
例如被称为信心的伟人,主的仆人慕勒一生的事迹,就是一个美好的见证。他白手起家,开办孤儿院,一生共收到一千三百五十万元的捐款,先后养育了一万上下的孤儿。他从不向人劝捐,单单在祷告中仰望上帝的供给。在早期办孤儿院的过程中,也曾受到严厉的信心的考验。有一天,午饭的时间将到,但是孤儿院的厨房中却没有食物。在十一点四十分时,厨师来见慕勒说:『先生,今天没有甚么给孩子们吃,怎么办呢?』慕勒说:『上帝必赐给我们,你去准备开饭罢。』厨师摆好了碟子,又到慕勒那里说:『先生,现在只差十分钟了,怎么办呢?』慕勒回答说:『放心罢,你去等着好了。』又过了五分钟,将要敲钟吃饭了,厨师的面色都变作灰白了,又到慕勒那里说:『先生阿,现在就要敲钟了,哎呀,怎么办呢?』慕勒虽然也不晓得从那里获得食物,但他坚信上帝已垂听上了祷告,必会及时供应,就说:『你为甚么这样着急呢?你不晓得这是上帝的孤儿院,上帝必负责么?你这样实在是疑惑上帝了。你去罢,这不用你管。』厨师心中很不以为然,还是不大服气,自言自语的埋怨着。就在这时有几辆大货车满载面包而来,送给两千多孤儿食用。原来有一工厂,因为特别事故,突然停工,工人不在,面包厂仍照常送来面包,没有用处,又不能存放,厂长就吩咐把面包转送孤儿院。(引自『造就故事』82-83 页)。这一见证,也使我们想起上面提到的主的应许:『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
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祂的人么。』
还可讲一个信心的事迹。过去有一位主所重用的传道人,要到远方去主领一个布道会。动身的日期到了,但却没有足够的旅费和旅程中的膳宿费。在经过祷告之后,受圣灵感动,必须立即动身前往,以免延误会期。至于一切必须费用,深信到时主必供应。于是他立即到了车站,要搭乘一辆火车。正在这时,有一位弟兄忽然迎上前来,说:『阿,感谢主,多么巧阿,我这里有一笔奉献款项,正要送给你。想不到却在这里遇见你。』这一件事也使我们想起主的另一教训和应许:『所以不要忧虑说,吃甚么,喝甚么,穿甚么,....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1-33)。
总结
总之,由以上所述两个比喻可见,我们若要使自己的祷告大有能力,大有功效,就必须学习半夜里向朋友借饼之人的情词迫切直求的精神。每一次祷告都当情词迫切直求;有的事甚至不是求一次、两次,求一个月、两个月,或一年、两年,而是求很长时期才能得到。但也有些事情,只需像小孩信靠父母一样,用单纯信靠的心祈求天父的恩助,顺从祂的引领就行了。主必按时供应我们的必须。
最后,我愿讲述自己的两个见证,以彼此勉励。一九五四年我开始作传道工作时,深感自己不会默想主的话,每天虽然化了许多时间读圣经,还是不能经常从中获得充足的供应和灵性的满足。当我阅读一些属灵书藉,如幸福的阶梯,历代愿望等书时,倒是很得帮助,但就是自己不会默想圣经。虽然我从少年时代就已献身给主,天天都有祷告、读经的生活,也在我们教会著名的学府受教,并不断为献身传道工作作准备,也自以为准备得不错了。但直到这时正式担任传道工作后,才真正感到自己的缺乏。我为此甚感痛苦,每次祷告都如负重担。我恳切求主说:『主阿,我自己都不会读经,又怎能教导别人呢?我自己都灵性饥饿,又怎能喂养别人呢?求你光照我,教导我。』我天天为此在主前迫切恳求,一连求了好多个月,甚至一年之久。有一天清晨灵修读经时,正当我最感困苦、饥渴,最需要帮助之时,主的灵强烈地感动,帮助了我,并从此开了我愚蒙的心窍。
那天早上灵修时,恳切祷告后,我想,我要从圣经中找一段对我有帮助的灵修材料,好好学习默想一下。于是我翻开马太福音,一章一章的寻找。第一章是耶稣的家谱和约瑟迎娶马利亚的事,被我越过了;第二章是
我立即向主祷告说:『你既然要我从这里开始,就求你光照、教导我,使我能从中满得灵性上的帮助。』于是我就开始默想撒种的比喻。结果那天早上我从默想中得到了极丰富的属灵教训,灵性大受激励,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经验。我以前从不记默想圣经的笔记,从这天开始我记下默想的经文纲要,足可组成二个题目。
第二天早上,我祷告后又默想第二个比喻,结果也得到了很大的帮助。随后几天也是这样。有一次我在想这几天是不是因为是比喻,对我特别有帮助。但立即感受圣灵的责备:要信靠主的光照恩助;要信靠主的圣言到处都有灵粮甘泉,到处都有真理的宝藏。从此我再也不敢怀疑了,深信圣经倒处都有宝贵的真理,训诲,能力和亮光。结果,我每一天默想一个比喻,每一天都获得不少帮助。接着我又将马太福音中所有比喻都找出来一一默想,又再默想全书中主的每一事迹和教训。最后将全书每一章每一节都默想了。奇妙的是:主每次都没有使我失望,每次都使我得到许多帮助。我的信心因此大受激励,大为增强。接着我就按照次序将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从头到尾,逐句、逐节、逐章全部默想一遍;以后又回过头来将四福音中主耶稣的生平事迹和教训,尽可能按照先后次序逐句逐节仔细默想。感谢奇妙恩主,祂每次都怜悯、光照、恩待了我。以后我又默想圣经其他各经卷,主也都怜悯、帮助了我,使我对主的光照和对圣经的信心都大为增强了。以致不论那一处经文,只要祈求仰望,深入研究默想,总
能获得光照、帮助。
以上是属于较长时间情词迫切直求的事例。再举二个主立刻垂听祷告的见证。有一次我送我父亲去外地探亲,在长途火车上我心中盘算着,送到目的地后就要早些买火车票赶回来,因为有几处聚会由我主领。谁知火车上有人告诉我们,回来的火车票非常难买,必须早三天一清早去排队买票。我心中有些担心了,怕不能及时赶回来,耽误了聚会怎么办?我就一边听那人谈话,一边心中默祷了一句,我说,主阿,最好有人退一张车票给我就好了。我当时连眼睛都没有闭,只是心中讲了这一句话。主竟为我奇妙地成就了。到了终点站,我们下了火车,立刻到车站旁售票处看看情况。正好有人拿了两张回来的车票要退掉,还说是很不容易排队买来的。当时就退给了我。我就留下一张,退去一张。时间正是我预想中最好的时间,而且上了火车后才发觉我留下的那张车票还是靠窗口的座位。这样主不但垂听了我的祷告,而且还超过所求所想。事后我不止一次顺路经过车站,存着好奇的心进去看看,都未再见有退票的。一切感谢赞美归于上帝。
接着,还有一件事特别感谢主的,当时我和父亲下了火车后,已是晚上。买了上述退票后,我们就去旅馆服务中心,要找旅馆住宿。经查问,说旅馆都已客满了。因那几日当地正举行一些大型的会议,好些旅馆都被包了房间。眼看要找到旅馆是不大可能了。我想,若在火车站候车室坐一夜,我倒没有甚么,但父亲这么大年纪怎么行呢。我想只有完全依靠主的大能了。于是我就一边走路,一边默默求告主。到了一处路边,我把行李放下,请父亲坐在上面休息。我说我到对面广场那边去问问。这时我看见有一人站在广场中,我就直往他那里走去。我说:请问,这里车站附近有没有介绍住宿的地方?他立即说:你要住旅店么?我可以带你到火车站里面的招待所去。这招待所还没有正式开始营业,因营业执照还要过一、二天发下来。但床和被子都早准备好了,都是新的。我说好的,我和我父亲二人都要住宿。他就立即带我们去,还要帮我们拿一件行李。他带我们从火车站检票口进去,穿过几个月台,来到了车站里面的招待所。一看,里面果然都是新床新被。几乎没有甚么客人住宿。里面的服务员热情招待我们住下。真是一切感谢赞美主恩。
从以上二个见证也可看到:我们的天父上帝真是极其疼爱我们的,祂无微不致地关怀着我们的一切需要。让我们小孩一样完全信靠在天父的怀中。祂乐意将好东西给我们,过于地上父母将好东西给他们的儿女。但另一方面祂为了我们的益处,也要我们学习比喻中借饼之人情词迫切直求的精神,为我们灵性的长进,品格的成圣,和传道救灵圣工的完成,而不断恳求和追求,直到主为我们成就之日,直到主再来。 * 路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