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總目錄  生命之道講壇    講道集(一)

講道集(二)     講道集(三)    講道集(四)

講道集(五)

 

 

第二十四題  主耶穌臨別前的禱告(三)

──帝使門徒合而為一

 

  主耶穌在約翰福音十七章臨別禱告中為門徒求了三件事。上次已講了其中一件事,求上帝使門徒離罪成聖,現在再講第二件事:求上帝使門徒合而為一。主在禱告中一再地為這事祈求說:『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你那去。聖父阿,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面,我在你面,使他們也在我們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面,你在我面,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17:11-13. 20-23

    關於合而為一的問題,可以分三段來思考:

 

甚麼叫作合而為一?

    第一段,甚麼叫作合而為一?也就是要講一講合而為一的定義。合而為一不是你合在我面,也不是我合在你面,而是各人都要合在主的面,這也就是在主面合而為一的意思。因此合一的先決條件是大家都在主面,大家都順服主的旨意,遵從聖經的教訓。如果一方在主面,另一方不在主面,就不可能合而為一。只有雙方都在主面,才有可能合而為一。

  因此合而為一,是指真正信主悔改、蒙聖靈重生的上帝兒女或說主內弟兄姐妹之間的關係說的,因只有他們才可能作到在主面。至於重生的上帝兒女和未重生的有名無實信徒之間,或信徒和非信徒之間,或非信徒本身之間,最多只能作到盡可能團結,正如經上所說『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12:18,而不可能作到主所要求的完全『合而為一』。在主的完全合而為一,是基督在人心中掌權的結果,是聖靈在人心中運行所結出的果子。如經上所說『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3

 

為甚麼要合而為一?

    第二段,為甚麼要合而為一?也就是要講一講合而為一的重要。至少可分五點來講:

    第一點,合而為一是追求成聖的必須。如果我們要追求成聖,就必須追求合一。因我們弟兄姐妹若不肯彼此相愛,合而為一,這本身就是一種罪惡。況且破壞弟兄姐妹合而為一的,也常常是人的驕傲、虛榮、自私、嫉妒、紛爭、批評、論斷、不尊重別人、沒有愛心,甚至更嚴重的結派紛爭、爭權奪利等等的罪。因此追求在主合而為一,也是屬於我們離罪成聖的一部分內容。經上也勸勉我們說:『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2-3

    例如我們看到十二門徒在主耶穌在世時,所以不能合而為一,是因他們中間存有驕傲嫉妒紛爭,各人看自己比別人強,甚至爭論誰為大。除了猶大之外,其他十一個門徒雖然都很愛主,並已撇下了所有的跟從主,但由於他們受到了法利賽人對彌賽亞使命錯誤觀念的影響,以為基督很快就要登上大衛王的寶座,復興以色列國,又由於他們愛主的心靈也受到了世界君王臣宰名位觀念的點污,希望在基督的國度中爭取一個高位,獲得主的重用。但他們不久經過主耶穌苦難的洗禮後,都徹底痛悔,謙卑下來了。彼得的徹底轉變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他們以前看自己比別人強,但現在都『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2:3。他們也都從心遵從主的訓令,彼此相愛,合而為一了。

 

    第二點,合而為一是靈性的保障。如果我們弟兄姐妹都能彼此相愛,合而為一,時常彼此關心、幫助、勉勵和代禱,一同研究聖經和禱告,一同推進主的聖工,得勝各樣的考驗,那麼這種主內合一的情況,對弟兄姐妹來說,也顯然是一種靈性的保障。正如三股合成的繩子不易折斷,好多煤球合在一爐中,火焰更旺而不易熄滅。反過來說,如果弟兄姐妹不能彼此相愛,合而為一,反倒出現論斷、攻擊、紛爭、分裂的局面,就必使弟兄姐妹的靈性被絆跌,或是被誤導走入靈性黑暗的深坑中。經上說:『人若說自己在光明中,卻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還是在黑暗。愛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並沒有絆跌的緣由。唯獨恨弟兄的就是在黑暗,且在黑暗行,也不知道往那去,因為黑暗叫他眼睛瞎了。』約一2:9-11

  懷愛倫在世時,我們教會中有一位同工,看到有一位弟兄已長久不來聚會了,想起也許是因他對自己發生了甚麼誤會,或是自己有甚麼地方得罪了他。於是他就到那位弟兄家中去看望他。看到他對自己很冷淡的樣子,於是就跪在他面前說:弟兄阿,請你一定要告訴我,我甚麼地方得罪了你。他立即過意不去地說:某某弟兄,請你趕快起來。回答說:不,我不起來,你一定要告訴我,我甚麼地方得罪了你。他說:你不肯起來,那麼我也要跪下了。於是他承認自己小孩脾氣,毫無根據地猜疑他看不起自己。他們兩顆心終於在主的愛中融化了。他以後也一直去教會,熱心事奉主。

 

    第三點,合而為一是蒙愛的條件和憑據。主耶穌在即將離前曾勉勵門徒說:『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由此可見,主對我們的愛是何等無限深切!主竟然要用天父對那樣的無限大愛,來愛我們!但主接著也要求我們說:『你們要常在我的愛。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的愛....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15:9-10,12。由此可見,我們弟兄姐妹能不能彼此相愛,合而為一,也是我們能不能常在主的愛中,得蒙主無限大愛的一個條件。

  再說,合而為一也是我們蒙愛的憑據。正如主在禱告中所指出的:『我在他們面,你在我面,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

17:23

 

    第四點,合而為一是基督榮耀的見證。正如主在禱告中所說:『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面,我在你面,使他們也在我們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面,你在我面,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17:21-23

  的確,信徒在主合而為一,乃是基督榮耀的見證。當世人看到我們基督徒都能在主彼此相愛,合而為一時,主的名就因我們得著榮耀,並且也會有更多、更多的人被吸引到主面前來,相信、接受基督為上帝差來的救贖主

    有一次,有一個非信徒路過我們的教堂,看到面正在聚會。他存著好奇的心進入教堂,想看看信徒聚會的情況究竟是怎樣的。想不到他進來後,看到招待的熱情接待,坐在旁邊弟兄的熱心關懷和幫助,以及弟兄姐妹彼此的親熱相愛,竟大受感動和吸引。他認定這個地方是世界上找不到的。他感到弟兄姐妹這樣彼此相愛,他們相信的耶穌和上帝一定是非常愛他們的。於是他也要來學習道理,直至後來接受救主,受浸加入教會。

 

    第五點,合而為一是晚雨沛降的條件。主耶穌曾親口應許,在復臨之前,『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24:14。 啟示錄中也提到,在主來之前,三天使警告也要傳遍各國、各族、各方、各民。14:6-12。為了保證在基督復臨之前,天國福音和三天使警告能迅速傳遍全球,主也已應許要在末後時日,使聖靈如雨水般地大量澆灌在僕人和子民身上,使他們能獲得空前的能力,迅速完成傳道救靈的大工。如約書上所應許:『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作異夢,少年人要見異。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在天上地下,我要顯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煙柱,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到那時候,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珥2:28-32

    這一段預言和應許已經在使徒時代五旬節聖靈沛降時,開始獲得初步應驗,正如使徒彼得等所指出的。2:14-21。這是屬於早雨聖靈的沛降,帶來的果效是極其明顯的,當時彼得一天講道,有三千人悔改受洗,另一天講道,有五千人悔改信主,而婦女孩童的數目還未計算在內。『主將得救的人數天天加給他們。』2:41,47. 4:4

  本段預言和應許還將在不久主來之前再次獲得完全的應驗。那時晚雨聖靈將要大大沛降,救靈大工將要空前復興,天國福音和三天使警告將要大有能力、大有榮耀地迅速傳遍天下。

  然而,我們必須作怎樣的準備,才能接受聖靈晚雨的澆灌呢?正如我們看到早期的門徒們,在主被釘、復活、升天後,各人更深切的悔改認罪,追求成聖,並彼此相愛,合而為一,同心合意地祈求聖靈沛降時,聖靈早雨才沛然澆灌下來;照樣,我們也必須作好同樣的靈性準備,不但個人要追求離罪成聖,而且還要彼此相愛,合而為一,同心合意地懇求聖靈晚雨的沛降,以迅速完成傳道救靈的大工這樣晚雨聖靈才可能沛然澆灌下來。上帝末後的餘民是完全合而為一,彼此相愛的。不應當有分派爭權的情況出現。否則,就不可能接受晚雨聖靈的澆灌。

 

怎樣才能完全合而為一?

    第三段,我們應當怎樣作,才能達到完全合而為一?也就是要講一講合而為一的方法。總的來說,我們各人要完全在主面,主也在我們面,才能完全合而為一。正如主在禱告中一再強調指出的:『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面,我在你面,使他們也在我們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又說:『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面,你在我面,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17:21-23

    具體來說,我們可分三步達到完全合而為一:

 

    第一步,首先要在主的愛彼此相愛。即使各人對聖經的教義觀點有所分歧,或是對某件事的看法意見不一,但大家是真正愛主的,仍應在主的愛中彼此相愛,正如主愛我們一樣。主在即將離前對門徒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13:34,35。後面又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15:12

    常見有一些教會人士抱著宗派的偏見,隨意批判攻擊某某基督教會為異端,並對該教會的傳道人和信徒加以歧視和排拆。其實這種作法已經失去了主的愛心。況且對被攻擊教會的基本信仰和教義,也並未真正瞭解,就隨便將異端的帽子扣在對方的頭上。實際上錯誤的也許正是自己呢。像這樣不是出於愛心的攻擊人的作法,只能使主的心傷痛。其實即使對有錯誤信仰觀點的傳道人和信徒,我們也當用愛心去關懷、代禱和幫助他們。

  我們也要想到各教會中都有主所愛的上帝的僕人和兒女。主愛他們如同愛我們一樣。主所賜給我們的特別的恩惠和亮光,不是要我們驕傲自高,或輕視別人,而卻是要我們更加謙卑地與他人分享。我們也要多多學習別人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短處。多多尊重別人,才能更好幫助別人。

    也曾見同一教會的工人和信徒,因對某件事的看法和作法不同,就對持不同觀點的主的僕人進行批判、攻擊,甚至搞派性分裂活動,完全失去了在主應有的愛心。其實這並不是甚麼信仰原則性的矛盾,本當存著主彼此相愛的心,彼此尊重,彼此幫助,彼此包容,彼此代禱,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一的心。

 

    第二步,要在主的真道上追求『同歸於』,這樣就能使主內弟兄姐妹,達到進一步的合而為一。正如經上所說:『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1-13

    常有人問:基督教各宗派為甚麼在某些信仰、教義問題上存在著種種不同看法?從遠因來講,當初各宗派創始人,大致說來,也就是各國不同背景的宗教改革家,例如德國的馬丁路德創立了信義會,瑞士的卡爾文創立了長老會,後期英國的衛斯理兄弟創立了衛理公會等等。)當他們對羅馬天主教許多錯誤教義和作法進行了宗教改革,而從羅馬天主教中分離出來,建立起各宗派的新生基督教時,他們各人都從聖經中領受了許多真理亮光,也改正了不少羅馬教的錯誤道理。但他們各人也都有一些還未明白的真理亮光,也都繼續保留著一些羅馬教的錯誤道理,並且他們各人在領受真理亮光上也存在著某些差異,這就形成了後來各宗派在信仰教義觀點上的某些差異。照理各宗派的某些信仰教義觀點上的差異,通過虛心查考聖經,彼此交流,在聖靈的引導之下,在完全根據聖經啟示的基礎上,也是可以在真道上同歸於的。但事實上由於後代的人失去了宗教改革家的精神,各宗派的傳道人或信徒,只知保守本宗派的信仰教義觀點,而不肯虛心領受進一步的真理亮光,或放棄自己原有的錯誤看法。於是基督教各宗派經過幾百年來仍不能在真道上同歸於。這正說明了人性的軟弱和缺點。但若能放下偏見,聆聽不同見解,虛心查考研究聖經,就必能『在真道上同歸於』。

    但有一點要說明的,追求『在真道上同歸於』絕不等於在組織上強行統一,或是只准講共同的教義,不准講不同的教義。因這樣作法是有極大危害的,會使真理的亮光被壓制,也會使傳講真理亮光的主的僕人和聖徒受逼迫。並且這樣作法也永遠不可能達到『在真道上同歸於』的地步。在『真道上同歸於一』只能是在聖靈的引導下,在聖經的基礎上,在主的愛面,通過彼此幫助和交流,才能達成的目標。

 

    第三步,要在主的靈追求完全合一。各人都要時刻住在主的面,讓主也住在我們面,各人都要追求靈命長大,品格成聖,治死老我,活出基督,以基督的心為心,做完全屬靈的人,

這樣就能達到完全合而為一。

    正如使徒保羅在書信中所勸勉我們的:『所以在基督若有甚麼勸勉,愛心有甚麼安慰,聖靈有甚麼交通,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1-8

  使徒保羅在其他書信中也勸勉我們說:『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1-3

    另一處又說:『所以你們既是上帝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西3:12-14

    從以上教訓中可以看出,各人在靈性上的屬靈程度和彼此間的合而為一是有著密切關係的。只有當各人不斷住在主面,讓主也不斷住在各人面,有主的靈不斷光照、指引、感動、運行在各人心時,各人才可能在凡事上『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

    從以上教訓中也可以看出,品格成聖和合而為一也是有著密切關係的。好多時候影響弟兄姐妹不能達到完全合而為一的原因,還是各人品格上的軟弱和罪,只有當弟兄姐妹完全離罪成聖了,才有可能在主完全合一。

    因此保羅告戒我們:『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紛爭結黨,分派爭權常是造成教會嚴重分裂的原因。貪圖虛榮,驕傲自大,本是罪惡之根源,撒但當初就因此而墮落。

  『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而且要『凡事謙虛,溫柔,忍耐。』若有彼此得罪時,就當『用愛心互相寬容。』『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更『要存著愛心』,彼此關心,彼此相顧。尤其要『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時常思想、效法基督道成肉身,降生為人的無限謙卑、捨己救人的榜樣。若能這樣,主內同工同道和弟兄姐妹就更能合一相愛了。

  但願主內忠心愛主的同工同道,更要特別合而為一,彼此相愛,以致能在全教會弟兄姐妹的合一中,起帶頭的作用。每一位多年經受考驗的忠心愛主的上帝僕人,都是可敬可愛的。但有時各人對某些問題存有不同看法或作法,或在追求完全的過程中,各自身上可能暫時還存有不同弱點或缺點。我們各人要多看別人的長處,多看自己的短處。要嚴於責己,昧於責人。更要彼此相敬相愛,彼此代禱幫助,彼此研討勸勉,竭力追求和保守合而為一的心。

 

怎樣正確處理教會內部矛盾?

  最後講一講怎樣正確處理教會內部矛盾?主耶穌在主禱文和其它教訓中不斷教導我們,要從心真誠饒恕弟兄,如同上帝饒恕我們一樣。弟兄姐妹在言語、態度或是某某事上彼此有冒犯或得罪之處,有些可能是無心的,就好像牙齒咬舌頭一樣;有些是一時的粗心疏忽或軟弱,也不是有意的,對方也自知有錯要改正…。對這一類的事,最好是彼此包容,彼此體量放在心事。但如感到有的事對得罪我們的弟兄必須加以提醒、幫助,使他認識、改正錯誤的話,就應當按照主的教訓,藉著禱告,存著愛心,以謙恭的態度,去私下當面交談,一般都能取得好的效果。假如是自己的誤解,也可因此消除。如果是對方的錯誤,他也會表示改正。正如主說:『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主接著又說:『他若不聽』,省察一下,是否自己談得不好,或等以後再談。如果是屬於甚麼重大真理原則問題,『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証,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人和稅吏一樣。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18:15-18

  而另一方面主也教導我們說:『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5:23,24。不論是你得罪了弟兄,或是弟兄對你的誤會,你都應這樣去作,或向他承認過錯,賠禮道歉,或向他解釋清楚,消除誤會,同弟兄和好。

    總之,弟兄姐妹之間若有任何矛盾,都應按照主的教訓,彼此饒恕,彼此包容,或存著愛心,求得完全解決。而決不能埋怨在心,或不理不;更不能彼此批評、論斷、毀謗、攻擊,或紛爭結黨。

    但有一點要特別指出:主的僕人和同弟兄姐妹之間,有時也會對某些問題存有不同看法,這時若能在主經過討論,取得一致意見,固然最好;但若一時無法取得一致意見,也應當彼此尊重、包容、代禱、關心和幫助。因這畢竟不是屬於甚麼違背上帝命和重大真理原則的事。決不能彼此批評、論斷、毀謗、攻擊;更不能紛爭結黨,搞派性分裂活動。論斷毀謗、紛爭結黨和教會分裂,只能使主的心傷痛,使主的名蒙羞,使弟兄姐妹絆跌使聖工受到損害,使撒但歡喜雀躍。

    例如使徒時代教會也曾對市場上所賣的祭過偶像的牛羊肉是否可以吃的問題,以及對猶太人的某些宗教節期(如逾越節、五旬節等等)應怎樣看待的問題,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可以吃,有的認為不可。有的認為這些預表性節期已廢除,不需要再注意這些日子了;有的仍重視這些節日,提倡在這些日子聚會。保羅認為上述兩種不同的看法,並不涉及到甚麼重大的真理原則問題,因此勸雙方不可彼此批評、論斷,而應彼此尊重、包容,並且暫不宜強求統一,以免產生分裂。

    如保羅在書信中教導他們說:『信心軟弱的,你們要接納,但不要辯論所疑惑的事。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軟弱的只吃蔬菜。吃的人不可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論斷吃的人,因為上帝已經收納他了。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僕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為主能使他站住。有人看這日(指上述猶太人的宗教節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一樣,只是各人心要意見堅定。守日(原文是重視日子)的人是為主守的(重視的)。吃的人是為主吃的,因他感謝上帝。不吃的人是為主不吃的,也感謝上帝。』『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寧可定意誰也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我憑著主耶穌確知深信,凡物本來沒有不潔淨的,惟獨人以為不潔淨的,在他就不潔淨了。你若因食物叫弟兄憂愁,就不是按著愛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經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敗壞。』14:1-6,13-15.另參林前8:1-13. 10:14-33

    但願我們每一位主的僕人和弟兄姐妹,都能在主的愛彼此相愛,在主的真道上同歸於一,在屬靈的經驗和品德上相互提攜,在主面完完全全合而為一,以致能榮耀上帝的聖名,得蒙主的寵愛,領受靈雨的澆灌,完成傳道救靈使命,迎接基督榮耀復臨! * 路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