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向撒瑪利亞婦人布道的經歷,實爲我們樹立了個人布道工作的光輝典範。先請仔細讀一下這一段經文,記在約翰福音四章一至四十二節:
『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祂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祂的門徒施洗)。祂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必須經過撒瑪利亞。於是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座城,名叫敘加,靠近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在那裏有雅各井。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有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那時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撒瑪利亞的婦人對祂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麽向我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上帝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祂,祂也必早給了你活水。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那裏得活水呢?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幷牲畜也都喝這井裏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麽?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她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喝,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耶穌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裏來。婦人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幷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婦人說,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爲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因爲父要這樣的人拜祂。上帝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爲基督的)要來,祂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許我們。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祂。當下門徒回來,就希奇耶穌和一個婦人說話,只是沒有人說,你是要甚麽,或說,你爲甚麽和她說話。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裏去,對衆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麽!衆人就出城,往耶穌那裏去。這期間,門徒對耶穌說,拉比,請吃。耶穌說,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門徒就彼此對問說,莫非有人拿甚麽給祂吃麽。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麼?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園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俗語說,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那城裏有好些撒瑪利亞人信了耶穌,因爲那婦人作見証說,祂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於是撒瑪利亞人來見耶穌,求祂在他們那裏住下。祂便在那裏住了兩天。因耶穌的話,信的人就更多了。便對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爲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聖經就讀到這裏。
傳道救靈不但是傳道人的工作,而也是每一個信徒的工作。我們不但需要在大廳廣眾之中開佈道會,而也需要作個人的佈道工作。如果我們每一個信徒都起來作布道救靈的工作,那麽救靈工作早就完成,主耶穌也早已復臨,拯救我們進入天家了。
那麼我們應當怎樣從事個人的佈道工作呢?我們除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爲主作見証,贈送布道單張,借給人閱讀布道小册,介紹人收聽福音廣播,帶領人參加布道會等等外,我們也要學習怎樣向別人布道。主耶穌向撒瑪利亞婦人布道的經歷,已爲我們樹立了個人布道工作的光輝典範。我們每一個傳道人和信徒都可從中學得極重要而寶貴的佈道工作的經驗。
主耶穌對撒瑪利亞淫婦的挽救
在向撒瑪利亞婦人布道的經歷中,首先可以看到主耶穌的心靈中充滿了一顆憐愛罪人的心,和一種迫切傳道救靈的責任感。因在主眼中看來,傳道救靈如同救火,也如同搶收莊稼,如不抓緊時機,稍一疏忽耽延,就有可能造成永遠無法挽回的損失。這一方面是因人的生命短暫而又脆弱,在想不到的時候就有可能突然死亡。再說人的心靈也會因罪而日益剛硬,也許現在聽見主的福音還可能受感動而悔改,而過了一段時間後,人的心靈已剛硬到不可能悔改的地步,這樣也就等於鑄定了永遠的滅亡。而另一方面,主耶穌感到自己在世傳道救靈的時機也極短少,能和撒瑪利亞婦人相遇,更可能是一生中絕無僅有的機會。因此主必須把握每一個時機,作傳道救靈的工作。
正如我們看到,這一次主耶穌從猶太往加利利去,路過撒瑪利亞的叙加,雅各井旁,『因走路困乏』,又饑又渴,『就坐在井旁』休息,『那時約有午正』,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正在這時,『有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來打水』。主藉著經驗,藉著聖靈的啓示,看出這個女人已經犯罪墮落,被罪捆綁,自暴自棄,幷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上帝。於是激起了主無窮憐憫的心。主已忘記了一切饑渴疲勞,决定立即抓緊這短短二、三分鐘的時機,向她作傳道救靈的工作。假如主稍一遲疑,等到婦人打好水往回走時,這一千載難逢的時機就可能永遠失去了。
但要在這樣短促的時間內,和這婦人談道,也有很大的困難。這是因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之間存有民族的怨恨,再加上男女之間的障礙,主耶穌必須設法立即消除她的怨恨、偏見和隔閡。但怎樣作法呢?一般採用關心、幫助人的作法,預備人心,取得好感。但現在不行。如果主耶穌主動要幫她打水,肯定會遭到拒絕,甚至被誤解為別有用心。因她不是一個年老病弱的人,而是一個成年婦女。因此主耶穌只好采用另一種更自然而更有效的方法。於是主就機智地首先以謙恭有禮的態度向她發出請求:『請你給我水喝。』
這樣的請求照理是應當立即得到婦人的應允的。作為旅途上的行人,口渴是比饑餓更難忍受,而水又是上帝白白的恩賜。婦人本當主動請過路休息的旅客飲水才對。何况旅客自己提出了這一要求。這樣的請求也可有助於消除民族的仇視和男女的隔閡。
主耶穌的請求,果然起了好的作用。婦人感到很希奇,覺得這人很謙卑柔和,不像一般猶太人那樣傲慢無禮,看不起他們民族。於是她好奇而仍帶有偏見地問耶穌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麽向我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
於是主立即抓緊時機,向她宣講上帝和基督的洪恩大愛:『你若知道上帝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祂,祂也必早給了你活水。』這話的含義是:你不要以為上帝已丟棄你,你也不要自暴自棄,你還不知道上帝的恩賜有多麼大呢!你也不認識我是誰。你若知道我是誰,你必早求我,我是多麼願意賜你奇妙的活水,雖然你還沒有答應給我水喝。
婦人顯然被主滿有希望的話吸引了,心想,他是誰呢?難道是一位先知麼?於是她帶著試探的口氣問主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那裏得活水呢?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幷牲畜也都喝這井裏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麽?』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她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這是多麽奇妙的永生的活水,能使人喝了永遠不渴,而且還能使人得永生!
婦人更被主的話吸引了。她想:像我這樣的罪人也能獲得上帝的恩賜,獲得永生的活水麼?但這一位先生,看來很可能是先知,豈不是已經答應我,願將活水賜給我麼?於是她立即請求主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喝,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
現在,主必須提醒她想到自己的罪,幷希望她在主面前悔改認罪,就可立即得蒙赦免、潔淨,幷獲得永生的活水。於是主對她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裏來。』主這樣的要求是很合理的,同時也很觸動婦人的心靈,爲要提醒她想到自己的罪,因她是一個不貞潔的淫婦。但主不喜歡直接指責她的罪,卻喜歡她被主的愛和真理感動,而自己主動悔改認罪。
『婦人說,我沒有丈夫。』她想以此簡單回答,來掩蓋自己的罪行。這也是沒有悔改之人的通病,總是想方設法遮掩自己的罪。
於是主耶穌不得不以很有禮貌的語氣,直白地指出她的罪。『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幷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
婦人一聽,起先大吃一驚!他怎麼知道我的祕密,知道我暗中的罪行?但是,他卻沒有定我死罪,竟還慈憐地以上帝的恩賜鼓勵我,並答應賜我永生的活水。於是對主說:『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接著婦人又轉離了話題,談到有關敬拜上帝的場所問題,說:『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這一問題是很容易引起民族偏見和爭論的。但主耶穌却機智地回答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不可否認,在舊約時代,耶路撒冷的聖殿是被揀選為獻祭、敬拜上帝的地方。撒瑪利亞人在基利心山上築壇獻祭,當然是錯誤的。但再過三年,耶穌在十字架上爲我們捨命贖罪後,就不需要再獻祭贖罪了,聖殿也將失去神聖預表作用了。再說,如單單講到敬拜上帝的問題,而不涉及聖殿獻祭的事,那麼不論在甚麼地方都可敬拜上帝。因此耶穌作了以上回答。
但接著主耶穌不得不向她指出:『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爲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主說這話是為要消除婦人對猶太人的宗教偏見。一方面向她指出撒瑪利亞人敬拜偶像,以偶像代表真神上帝的錯誤,一方面指出上帝已將救恩的真理賜給猶太人,彌賽亞也是要從猶太人中出來的。
主接著又向她指出真正蒙悅納的敬拜,在於用心靈和誠實,也就是用被聖靈重生,被真理潔淨,被寶血洗淨的心靈和誠實:『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因爲父要這樣的人拜祂。上帝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
婦人聽了這些講論,滿心受感。她已深深感到自己的罪惡,她也渴望上帝的赦免和淨潔。而如今站在面前的這一位屬上帝的人,祂已深知我罪惡的嚴重,幷也已表示願意赦免我的罪,而賜我永生的活水。這一位究竟是誰呢?她也想起經上早已應許彌賽亞要來,於是對主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爲基督的)要來,祂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許我們。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祂。』
不用多說了,婦人的心完全被主的大愛融化了。原來祂就是基督,就是上帝的兒子和人類的救主!祂雖然深知我是一個品格墮落的罪人,但祂卻願意赦免我,拯救我!於是她滿心痛悔,熱淚盈眶。她已決意信從主耶穌,並立即往城裏去,為主作見証。『當下門徒回來,就希奇耶穌和一個婦人說話,只是沒有人說,你是要甚麽,或說,你爲甚麽和她說話。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裏去,對衆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麽!』
她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她是抱著為罪痛悔的心為主這樣作見証的,因她素來所行的事,並不是甚麼光榮的事,而正是她一生中最醜惡的事。別人聽了她的話,難免會問:究竟是指甚麼事呢?她固然沒有必要將自己所犯的罪,具體說出來,但她一定會籠統回答說,就是指出我所犯的罪。因此可以想見,當她這樣大聲爲主作見証時,她必是充滿了爲罪痛悔的心,也充滿了對主赦免救贖大愛的感恩的心。
她接著又說:『莫非這就是基督麼!』這不是說她自己對基督還有任何疑惑。她對基督已經堅信不疑了。只是由於自己的自卑心理,對別人介紹時,不敢講得過於肯定,惟恐衆人輕視拒絕她的見証。因此她說:『你們來看,..莫非這就是基督麼!』
由於她誠懇的見証,激動的泪水,感恩的心情,悔改的表現,都深深感動了衆人的心,『衆人就出城,往耶穌那裏去。』
主耶穌對門徒的教育
『這期間,門徒對耶穌說,拉比,請吃。耶穌說,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門徒就彼此對問說,莫非有人拿甚麽給祂吃麽。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主耶穌在此向門徒表達自己如饑如渴爲主作工的心情。同時,由於看到撒瑪利亞婦人的悔改,回去爲主作見証後,還將有更多的人信主悔改,在工作的興奮和激動之中,主耶穌當時也確實不覺得自已的饑餓和疲勞了。
接著,主又抓緊機會,教導門徒說:『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麼?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園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的確,田園的莊稼有一定的收割時期;而屬靈的莊稼卻隨時有成熟的,急待收割的。如錯過時機,不及時收割,就可能遭到永遠的損失。如悔改的撒瑪利亞婦人就是一棵成熟的莊稼。她所住的城裏還有許多人,也都是成熟的急待收割的莊稼。
主接著勉勵門徒說:『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俗語說,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
主耶穌對更多撒瑪利亞人的傳道救靈工作
再說到那婦人回去作見証後的情况。『那城裏有好些撒瑪利亞人信了耶穌,因爲那婦人作見証說,祂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於是撒瑪利亞人來見耶穌,求祂在他們那裏住下。祂便在那裏住了兩天。因耶穌的話,信的人就更多了。便對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爲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約4:1-42)。
我們可以學到那些經驗和教訓?
從上述主耶穌向撒瑪利亞婦人布道的經歷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重要、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一,要作傳道救靈的工作,首先要求主使我們能像主耶穌一樣有一顆深切愛上帝愛人和深切憐愛罪人的心靈,以及一種迫切傅道救靈的責任感。這樣我們就能像主耶穌一樣,隨時隨地找到傳道救靈的對象。就像主耶穌這次在路過雅各井旁休息時,抓緊時機向那婦人布道一樣。正如主耶穌自己所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不然的話,我們就不可能去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甚至連找上門的機會也都會視而不見,觸而不覺,而被我們錯失。
例如有些弟兄姐妹和多年不見的親戚或朋友相聚時,只是和對方談些世界上的事,却沒有抓緊機會向對方傳福音,或爲耶穌作見証。但也有些弟兄姐妹却能主動尋找機會,向自己的親戚朋友,以至於未信主的人傳福音、作見証。例如有一位愛主的姐妹,有一次坐在電車上,向旁邊的一個婦女傳道、作見証,結果使她立刻信了主。
二,要作傳道救靈的工作,也要善於創造條件,尋找機會,預備好人的心靈,以便能更有效地進行傳道救靈的工作。有時對我們熟悉的人,我們可以有較充足的時間作預備人心的工作,有時在偶然場合碰到的人,必須在極短時間內作好預備人心的工作。就像主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所作的一樣。對人謙恭有禮的態度,真誠的愛心關懷,助人為樂的精神,隨時都可敞開人的心門,預備好聆聽福音的信息。
三,我們也要學會怎樣向不信的人傳福音,爲主作見証。我們傳福音的話題或說題材,最好能結合聽衆的心靈實際。如主耶穌和前來打水的婦人談論生命的活水,和求餅得飽的猶太人講論永生的食物,和前來尋求屬天真理的尼哥底母講論重生之道:『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
我們傳福音的中心內容,應傳述上帝的大愛,基督的救恩。要設法將人的思想從今生引向永生,從地上吸引到天上。要將人的病痛、苦難、憂傷、勞苦重擔和心靈的需要等等,都帶領到極其愛憐、關心他們的主耶穌和天父上帝面前。告訴他們上帝不但關心他們今生的疾苦、憂患和需求,而且更願赦免他們的罪愆,賜予他們永生,收納他們作上帝的兒女。
最後也要告訴他們蒙恩得救的方法,也就是要接受主耶穌基督爲他們的救主,靠著主的幫助,在上帝面前悔改認罪,懇求主的寶血赦免、洗淨他們一切的罪,懇求主的聖靈潔淨、更新、重生他們的心靈,使他們能開始過一種離罪成聖的新生活,他們就能立即重生,獲得屬靈新生命,成爲上帝聖潔蒙愛的兒女,開始行走永生的天路。今生有依靠,將來享永生。
但願我們都要學習主耶穌向撒瑪利亞婦人布道所留給我們的光輝榜樣,靠主恩助使我們也能在傳道救靈的工作上蒙主所重用。 * 路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