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題
形狀像豹的獸
啟示錄十二章大龍和婦人鬥爭的異象,向我們啟示了人類歷史上,從亞當、夏娃時起,到基督復臨時止,長期以來撒但和上帝子民屬靈爭戰的歷史。啟示錄十三章一至十節第一個形狀像豹的獸的異象,又在十二章異象的基礎上向我們進一步啟示了,撒但藉著形狀像豹的獸和中古時期上帝子民,並特別是和末後時期上帝餘民的屬靈爭戰的歷史。
此處形狀像豹的獸相當於但以理七章的小角,都是指的羅馬教廷,但它們啟示的重點卻各有不同。『小角』主要是論到羅馬教皇在中古時期『一載、二載、半載』的一千二百六十年中的離道背教,迫害上帝子民的活動(從公元538
到1798年);形狀像豹的獸雖然也論到在中古時期的情況,但它啟示的重點,卻是論到羅馬教廷在末後時期的離道背教和迫害上帝餘民的活動。因此本段預言特別和我們末後的上帝餘民有關,並且本段預言的應驗也將成為基督復臨前最後幾大預兆之一。現在就讓我們按著次序,分成六段來查考:
第一段 獸的來歷
預言中首先論到獸的來歷,說:『我又看見一個獸從海中上來。』(啟13:1上)。
『獸』在異象中一般都是預表國家的,不同形狀和特徵的獸,也預表了各個不同情況和特點的國家。本異象中的『獸』被用來預表羅馬教廷也是很合適的,因羅馬教廷不單是一個教會組織,而也是一個國家組織。其實早在但以理七章『小角』的預言中就已稱他為『王』,只是『與先前的不同』。因先前興起的十王,都純粹是國王,而他卻同時兼任了國家和教會權勢的王,被稱為教皇。
如『中古歐洲史』上就是這樣評論的,說:『中古教會不但執行國家之職務,而且有國家之組織。』『中古教會之組織,可稱之為專制君主之政府,為教皇者,大權獨攬,無異專制的君主。』(128
頁)。『教會以教皇為首領而握有政權,隱然為羅馬帝國之繼起者。組織完備,儼然專制之王國,實可為中古時代最有勢力之國家。』(何炳松著中古歐洲史128,173頁)。不但中古時代是這樣,而現代的情況也相似。例如過去曾看到中國的『世界知識年鑑』,關於『各國概況』的介紹中,就是把梵蒂岡的羅馬教廷作為一個國家來介紹的。
預言中論到此獸的來歷說:『從海中上來』。這一點和但以理七章四個大獸的情況相同,都是『從海中上來』的。『海』象徵眾民、邦國集中之地。如經上所說:『多民鬨嚷,好像海浪匉訇,列邦奔騰,好像猛水滔滔。』(賽17:12.耶6:22,23.50:42)。『海』或『眾水』也象徵『多民、多人、多國、多方。』(啟17:1,15)。
但有一點情況不同,四大獸從海中上來時,『天有四風陡起,颳在大海之上。』這象徵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和羅馬四大帝國,都是通過戰爭的方式而興起的。因『風』在異象中常預表戰爭。(耶4:11-13.51:1,2.
25:32,33. 亞7:14)。而此獸從海中上來時,卻沒有四風大颳,說明羅馬教廷並不是通過戰爭的方式而興起的。在但以理七章中雖然指出他曾拔除三個『角』而興起,但那是利用別國的軍隊為他爭戰,他自己並未投入戰爭。而且七章中也指出,他是一個漸漸『長起』的小角。海萊博士著的『聖經手冊』中對此也論到:『教皇職權乃是一個逐漸形成的發展,最初顯為世界列強之一,是在第六世紀。』(979頁)
第二段 獸的形狀
預言中接著論到此獸的形狀說:『有十角七頭,在十角上戴著十個冠冕,七頭上有褻瀆的名號。我所看見的獸,形狀像豹,腳像熊的腳,口像獅子的口。』(啟13:1-2)可分四點來介紹:
第一點,『有十角七頭。』
我們知道七頭十角原是在大龍身上的(啟12:3),現在怎麼轉到了這一個獸身上呢?這是因為下面提到:『那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大權柄都給了牠。』(啟13:2)。說明這一個獸不但是大龍身上七頭中的一頭,而且也擁有了大龍賜給他的全部權力,就是七頭十角所象徵的。『那七頭』就是『..七座山,又是七位王,五位已經傾倒了,一位還在,一位還沒有來到。』(啟17:9,10)。『五位已經傾倒了』,是指古代埃及、亞述、巴比倫、瑪代波斯和希臘五個帝國已經覆滅了;『一位還在』,是指約翰當時所處的羅馬帝國還在;『一位還沒有來到』,是指羅馬教廷當時還沒有興起。『至於那十角,就是從這國(即羅馬國帝)中必興起的十王。』(但7:24)。也就是指西羅馬帝國所代表的原羅馬國於公元
476年滅亡時,所分割形成的西歐等十個王國。大龍曾藉著這些地上的權勢迫害、轄制了古時的以色列人(上帝的選民),和新約時代的屬靈以色列人(基督徒)。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這一個獸身上的『十角七頭』和前面大龍身上的『七頭十角』,在次序和裝飾上都是有所不同的。大龍是『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而這一個獸是『在十角上戴著十個冠冕,七頭上有褻瀆的名號。』這是因為前面大龍開始吞吃男孩子,逼迫婦人等罪惡活動,主要都是藉著『七頭』進行的,當時也正是『七頭』掌權作王,戴著七個冠冕的時代。而此時代表羅馬教權的獸從海中上來時,七頭中的六頭(即從埃及到羅馬帝國)都早已過去了,現在已是『十角』(代表羅馬帝國分裂成的列國)頭戴冠冕,作王掌權的時代了。至於『七頭上有褻瀆的名號』,說明他們抵擋真神、壓制聖民的罪惡的歷史、經驗、手段、方法等等,仍被繼承著、保持著。
第二點,『形狀像豹。』
『形狀』是指外表的特徵,『豹』在但以理七章異象中是代表希臘帝國的。希臘亞歷山大帝國的特徵主要有兩點:一是統治世界的野心。亞歷山大曾宣稱:『天無二日,地無二王。』一心想要『掌管天下』。亞歷山大帝國統治世界的野心,具體表現於:(一)軍事征服,如東征成功後,又準備西侵。(二)文化侵略,將希臘的言語、文化、科學等各方面知識傳播於各被征服國家和地區,企圖使各國各族都趨於希臘化。(三)召募和重用各國士兵和將領。(四)提倡和鼓勵歐亞人種通婚,妄圖使歐亞人種同化。例如他曾和其他將領帶頭娶亞洲女子為妻,舉行婚慶大典,並鼓勵本國士兵效法他們。凡歐亞人種通婚者,可免除賦稅。(五)移植和交流東西方的植物,妄圖將被征服地區永遠聯結為一。
而羅馬教廷也像希臘亞歷山大帝國一樣,表現了相似的統治世界的野心。如海來博士著的『聖經手冊』1012頁上提到:教皇『希勒德布蘭(即貴鉤利七世1073-1085
年)自稱為「凌駕君王太子之上的主宰」。英諾森三世(1198-1216
年)曾以「世界至尊無比的君王」而自稱,並宣稱他擁有罷免君王的特權。庇烏九世(1846-1878
年)判決教會與政治的分離為不法,曾吩咐所有殷實的天主教徒務要遵從教會的元首,過於順從地方長官。利歐十三世(1878-1903
年),宣稱他乃是「所有掌權者的主腦」。在教皇接受加冕盛典中,那教皇冠冕一放在教皇頭上時,就附有下列一、二句話:「你是眾王之父,世界的統治者,並基督的代表人。」』
希臘亞歷山大帝國的另一特徵是:狂妄自大,把自己神化。正如預言中指出他『極其自高自大』(但8:8)。如亞歷山大曾進入埃及太陽神廟內,取得『太陽神之子』的尊號;又在所鑄造的大批錢幣上,將自己的人頭像鑄成太陽神的模樣;還曾妄想把亞利斯妥大山雕刻成自己的一尊大像,在山腳處建立一萬居民的城市,握於大像的右手掌中,藉此為自己設想出一種神格。此外,他還採用了東方帝皇的專制禮儀,叫臣民跪拜朝見他,親吻他的腳趾。
而羅馬教皇也曾同樣地想把自己神化,如過去歷代教皇曾自稱或被稱爲『上帝的代表』『基督的代表』『諸父之聖父 』『至大的祭司』『教會的元首』『萬萬不能錯的教皇』,甚至『主上帝教皇』『第二位上帝』等等,真是『坐在上帝的殿裏,自稱是上帝。』(帖後2:4 )此外,教皇也曾以上帝和基督的代表自居,接受君王和萬民的屈膝敬拜,甚至親吻脚趾。
第三點,『腳像熊的腳。』
『熊』在但以理七章中代表瑪代波斯帝國。『腳』象徵踐踏。『熊』的腳掌是大有力量的,象徵瑪代波斯帝國率領他眾多的部隊,踐踏、征服列國。歷史上提到,瑪代波斯的軍隊原文稱為『卡拉』,含有部落的意思。可見他們原來將自己整個部落都視為軍隊。因此一個波斯將領所率領的軍隊,通常都在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人。據古代希臘歷史家希羅多德所記,波斯王亞哈隨魯某次遠征希臘列邦時,所率領的大軍和僕從,甚至多達四百幾十萬之眾。瑪代波斯就是這樣藉著雄厚的,如熊掌似的兵力,踐踏征服了周圖遠近列國。
而同樣在羅馬教權最強大時,也曾使歐洲列國屈服於教皇的轄制之下。例如『聖經手冊』上論到英諾森三世(1198-1216)說:『他是所有教皇中最有權勢的一個,自稱「基督與神的代表人」「管轄教會、世界至上無比的君王」,擁有廢除、罷免君王的權柄,所有地上、天上和陰府中的事物都是受治於基督的代表的。他使教會具有管轄政治的最高權柄,所有德國、法國、英國、甚至所有歐洲的君王都要聽命於他。他甚至曾使比散田的帝國歸服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對君士坦丁堡所施行的虐待暴政,結果使東方教會與西方教會分裂得更厲害。..他曾命令了兩次十字軍的出動。他制定了那聖餐餅酒變為耶穌實在的血肉的教義。他制定了那向神甫用耳語祕密認罪的條例。他曾下諭旨,..無論如何是不能離開那公教的信仰,即「教皇絕對無錯誤可能」的信仰。判決了大憲章(即英王約翰給於貴族之自由保證書)為有罪。禁止人用本土方言誦讀聖經。..創始了異教徒裁判所。命令對亞勒比根斯教徒的大屠殺。..』(998-999
頁)。
第四點,『口像獅子的口。』
獅子在但以理七章異象中代表巴比倫帝國,『口』首先是象徵教訓。巴比倫教訓的特點就是混亂,並且嚴重的離經背道。因巴比倫的宗教信仰原就是由各種宗教信仰混合而成的,其中不但包含了許多異邦邪教的荒謬迷信,而也含有一些希伯來人的有關真神上帝的信仰。(詳參但1-5
章)。
而現代巴比倫教會的信仰也像古代巴比倫一樣混亂而離經背道,正如哈那克(HARNACK
)所指出:『羅馬天主教乃是原始的基督教加上希臘與羅馬的異教信仰。』(聖經手冊961
頁)。懷愛倫也明確指出:『異教與基督教的妥協,終於產生了預言所示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上帝的「大罪人」。』『羅馬教會..把異教和基督教在形式上混合為一,並像異教一樣誤表上帝的品德。』『異教..的教義、儀文和迷信』都攙入到教會中來了。』
(善惡之爭第三章37頁,35章589
頁,36-37 頁)
『口』不但象徵巴比倫的信仰和教訓,而且也象徵巴比倫的權柄和命令。古代巴比倫帝國尼布甲尼撒王曾發佈命令,以投入烈火窯中相威脅,強迫人跪拜金像。照樣末後的巴比倫也將要以死刑相威脅,強迫人拜獸和獸像,並接受獸的印記。(啟14:6-12.十七章)。
還有一點可以注意一下,上面描述這一個獸的形狀時,依次提到的豹、熊、獅子,和但以理七章異象提到的獅子、熊、豹,在次序上正好相反。這是因為但以理七章是預言,而此處是回顧過去。因羅馬教權出現時,那三國早就成為歷史的過去了。
第三段 獸的權柄
預言中在介紹了此獸的來歷、形狀之後,接著就介紹了獸的權柄,說:『那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權柄都給了他。我看見獸的七頭中有一個似乎受了死傷,那死傷卻醫好了,全地的人都希奇跟從那獸。又拜那龍,因為他將自己的權柄給了獸。也拜獸說,誰能比這獸,誰能與他交戰呢?』(啟13:2下-4)。本段預言實際上顯明了獸的權柄變化的三個過程:先是接受權柄,後是失去權柄,末後又恢復權柄。
受
權
先看接受權柄:『那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宜譯為寶座)和大權柄都給了他。』這明顯是指公元538
年羅馬教皇開始掌權之事說的。這裏提到的大龍含義雙關,既是指大龍本身說的,也是指大龍當時利用的第六個頭羅馬帝國說的。因羅馬教皇不但是從大龍,而也是從羅馬帝國承受了能力、寶座和大權柄。如懷愛倫解釋本節預言時指出:『大多數的改政教都相信這個表號是代表羅馬教皇,因為他是承襲了古羅馬帝國的能力、座位和權柄的。』(善惡之爭第25章458
頁)。
歷史上也是這樣評論的。如『西洋古代史』上提到:『蓋當西部帝國瓦解時,在羅馬方面即有一教會中之皇帝興起,握最大之權力,此實不啻西部皇帝權力之繼起者。』(下冊622
頁)。
『羅馬帝國興衰史』上也提到:『從這一年起(指公元476年西羅馬皇帝被廢除起),羅馬皇帝統治下的羅馬帝國,始漸而變為羅馬教皇統治下的羅馬宗教國。一言以蔽之,奧古斯多被廢,教皇代興的重要關頭。』(180
頁中華書局出版)。
『中古歐洲史』上也提到:『教會以教皇為首領而握有政權,隱然為羅馬帝國之繼起者,組織完備,儼然專制之王國,實可謂中古時代最有勢力之國家。』(173
頁)
失 權
再看失去權柄:『我看見獸的七頭中,有一個似乎受了死傷。』這一個似乎受了死傷的頭,也就是指獸的本身,因後面13章12節、14節直接稱他是『死傷醫好的..獸』。又稱他是『受刀傷還活著的獸』。其實這一個頭和這一個獸都是指羅馬教廷說的。『似乎受了死傷』,已指明是『刀傷』(啟13:14)。『刀』代表政權(羅13:1,4.啟6:4),也代表軍權(士7:13,14,18,20.啟6:8)。因此這是預言羅馬教廷將受到軍權、政權方面的嚴重傷害。後面預言中又提到:『擄掠人的,必被擄掠。』(啟13:9)。
這兩處預言都已獲得精確應驗。首先是指羅馬教皇從公元538年開始掌權、迫害聖徒的一千二百六十年時期結束之年,也就公元1798年所發生的事說的,當時教皇庇護六世因反對共和被法國軍隊所俘擄,囚禁於軍營中,次年病逝。從此教皇權勢日衰。懷愛倫也曾對此預言解釋說:『這獸所受的死傷是指1798年羅馬教皇的勢力衰敗而言。』『屆時,教皇被法國軍隊擄去,他的權勢便「似乎受了死傷」。預言的話便應驗了:「擄掠人的必被擄掠。」』(善惡之爭35章599
頁,25章459 頁)。
及至公元1870年,教皇庇護九世在位時,意大利軍隊進佔羅馬城,將教皇的領地收歸國有,於是教皇的權勢進一步受到打擊。當時教皇自稱是梵蒂岡的囚犯,不出梵蒂岡一步。『聖經手冊』上提到此事說:『庇護九世曾藉賴法國軍隊一萬人掌治羅馬。當1870年法國與德國的戰爭爆發時,這些軍隊又重新被召集。意大利王威克多以馬內利佔據了羅馬城,並將教皇的州府歸併於意大利國。人民對於羅馬由教皇手中移交於意大利政府的票數,是十三萬三千六百四十八票對一千五百零七票。這樣一來,教皇不僅失去了他屬世的國度,並且他自己也作了另一政府的臣民,這對於一個自稱為萬王的統治者的教皇委實是一種極難堪的恥辱。』(1010頁)。身邊現有的1959年的知識年鑑中對此事也簡略提到:『1870年意大利完成統一,收復了教會佔領的羅馬及其餘土地,教皇的世俗權力被剝奪,並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的梵蒂岡,僅保留了拉特蘭宮和一些寺院。』
復 權
最後再看恢復權柄:『那死傷卻醫好了,全地的人都希奇跟從那獸。又拜那龍,因為他將自己的權柄給了獸。也拜獸說,誰能比這獸?誰能與牠交戰呢?』
這一段預言現在已經獲得越來越令人驚奇的應驗。早在『1929年2月11日
,墨索里尼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定了拉特蘭條約,承認梵蒂崗是一個獨立的國家。』(1959年世界知識年鑑)。這樣,教皇『屬世的權力在1929年又被墨索里尼小規模的恢復。雖然梵蒂崗的範圍不過是一百英畝,而教皇卻再一次自稱為君尊帝王,而不隸屬於任何地上的政權。』(聖經手冊613-614
頁)從此以後教皇的勢力又日益強大,直到目前,全世界羅馬天主教徒人數已多達九、十億,在美國的教徒人數也已達到五、六千萬,成為美國最大的宗教團體。
梵蒂崗羅馬天主教不但是世界各國羅馬天主教會的最高領導,而且教皇的勢力實際上也已控制或影響著許多國家的政權。因為現今世界上還有不少國家仍然是屬於羅馬天主教的國家,或是羅馬天主教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國家。
早在蘇聯作家約.拉甫列次基所著,並於1957年出版的『梵蒂岡(宗教、財政與政治)』一書中,就已經對現代梵蒂岡羅馬教廷勢力之巨大,作了詳細論述。此處略引幾段:
『梵蒂岡鼓舞著西歐和美洲為數眾多的教權派政黨,(天主教民主黨、天主教社會黨、人民黨)。「天主教行動」這個群眾性組織是受梵蒂岡領導的,其活動對於一系列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權勢有著重大影響。教廷今日的世俗權力,表現在梵蒂岡通過教會組織,在許多國家控制著分枝繁多的群眾性組織,及在思想上武裝教權派政黨。』(179
頁)
『為教廷鼓勵著的有勢力的教權派政黨,現在在西歐活動著。其中的許多政黨在最近十年間曾經或目前仍掌握著政權。(意大利、法國、西德、比利士、荷蘭、盧森堡、奧地利)。天主教會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政權的同盟者和支持者。在美國天主教會愈來愈甚地得到金融寡頭的支持。天主教會在拉丁美洲、亞洲和澳大利亞,積極地擴張自己的勢力。』(1
頁)。
『美國的天主教會由所謂「全國天主教福利會」領導的。..』(235
頁)。『「全國天主教福利會」立意加強天主教在美國的勢力,它使社會輿論相信,它擁有多數,在某些選區中擁有決定性多數的選票。..議員們有了天主教會的支持,即能穩操左券,但必須聽從「全國天主教福利會」的訓令。』(237頁)
『英國作者阿芙樂、曼漢頓於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所著的「梵蒂岡」一書中,寫道:「實質上天主教會力圖將美國變成為純然的天主教大陸,這一大陸將抵償它在歐洲大陸上所失去的一半勢力。」我們所引述的事實指出,雖然梵蒂岡暫時還沒有征服美國,然而它和美國的天主教會目前已經是影響美國統治階級政策的一個重要因素。』(248
頁)。
其實關於上述這些情況和趨勢,懷愛倫早在19世紀就向我們指出了:在政府中,在教會內,在人們的心裏,她正暗暗地擴充勢力,最後在美國復得其在舊世界所失去的至尊權力。(善原文581,573
頁)。死傷醫好了,羅馬恢復了先前的權勢,騎在「先前有,如今沒有,以後再有」的朱紅色的獸上。(啟13:3.17:3-6,8-11.善原文564頁)。(『聖經和預言之靈集句』第四頁)
至於近年來羅馬教廷的權勢和影響力,已擴展到甚麼程度了呢?眾所週知:現任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是喜歡經常不斷訪問美洲、歐洲、亞洲和世界各國的教皇,每次所到地區時常都吸引了幾十萬上百萬的人來朝見他,並參加他主持的彌撒。特別是一九九五年二月十六日在香港『南方早報』上,有關教皇訪問菲律濱的報導中提到:『教皇..昨日的彌撒,吸引了他作教皇以來最多的聽眾。梵蒂崗發言人說,估計有二百到五百萬人參加了彌撒。彌撒在一大公園舉行,周圍幾公里的路上都擠滿了人。教皇說:「在歷史的頭一千年中,十字架插在了歐洲的土地上,第二個一千年是美洲,希望第三個一千年是在廣闊的亞洲。」
在菲律賓,百分之八十五的人都是天主教徒。教皇勸人不要用毒品、酒類,也不要濫交。在彌撒結束時,他用十三種不同的語言說再見,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德語,英語,格雷西語,波蘭語,俄語,朝鮮語,越南語,普通話,日語和菲律賓的主要語言。』
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已於2005年4月2日去世。在他的喪禮上也可看出羅馬教皇的勢力已驚人强大。約翰保羅被稱爲偉大的教皇來悼念。過去只有很少幾位教皇曾得到這樣的尊稱。前所未有的有三位美國的總統,小布什,老布什,克林頓,和美國的第一夫人勞拉.布什,與國務卿賴斯,當莊嚴的音樂充斥在整個聖彼得大教堂內的時候,他們在教皇的靈柩前,仰面向上地跪了大約五分鐘。有超過100個國家的官方代表團參加了這個葬禮。包括四位國王,五位女王,七十多位總理。無數的顯要人物,樞機主教,主教以及超過七十萬的人,在約翰保羅二世三個小時的出殯儀式上,摩肩接踵地集聚在聖彼得廣場。據估計,在聖彼得廣場外的羅馬城的各條街道上,有四百萬的朝聖者通過大屏幕觀看了殯葬儀式。全世界估計有超過二十億人在體育場,教堂或家裏觀看儀式。在許多國家裏,降了半旗,包括古巴降三個半天。在<今日美國>的一篇社論中說:『活著的時候,約翰保羅二世去到了世界各地進行了訪問(曾出國訪問102次),這是過去的教皇從來沒有做到過的。這一周,世界帶著一種激動人心的尊敬和愛戴向他反饋過來了。前所未有的以總統、總理、皇室和宗教領袖們以及四百萬純樸的朝聖者所組成的洪流涌向了羅馬,來紀念他的生平,來哀悼他的去世。他們來參加星期五的葬禮,來看一下他躺著的三天或者來感受一下必然要進行的蓋棺。至少他們是在最後的一刻來到了他們個人認爲是非常瞭解的那人之前的。當主持人宣布時間已到的時候,許多人號啕大哭起來。這確實生動地證明了,對來自波蘭采石場的過去的勞工的强大影響,他成了比羅馬天主教會的在任領袖更顯偉大的一位。』
由以上所述的一切情況看來,羅馬教廷所受的『死傷』果真已經『醫好了』。
講到這裏需要說明一下,羅馬教的離經背道活動,確實是應驗了聖經上指著它所說的預言,過去十四到十六世紀歐洲各國所有宗教改革家,都持有這樣預言解釋觀點,我們教會也是繼承了宗教改革家的解釋觀點。當我們解釋聖經預言的應驗時,不得不指出羅馬教的一些離經背道活動。但是,這絕不是說羅馬天主教的信徒和神職人員都是不好的。其實天主教中也有許多信徒是很愛主的,神職人員和修女中也有很愛主的,就連教皇中也有一些人被人們認為是很好的。正如『聖經手冊』上所作的評論:『教皇個人的品格:有些教皇乃是非常好的人,而有些卻是不可言喻的敗壞。大多數的教皇都是孳孳貪圖權勢財富。..那些自稱為「基督之代表」者,一點都不似聖徒。』(1011頁,海萊博士著)。
懷愛倫也提到:『這個信息必須傳出;然而我們仍當小心,不可用言語攻擊,催迫,或罪責未象我們一樣有亮光的人。我們不該越出範圍而竭力斥責天主教徒。因爲天主教裏也有許多人是最憑良心作的基督徒,按著一切照在他們身上的光去行;上帝也必爲他們設法。只是那已得了特殊的權利和機會,而未曾增進其德性,智能和體力,單求自己的快樂而拒絕負責的人,他們在上帝面前,比一般在道理上雖有錯誤,但肯爲謀他人利益而生存的人,更危險,更有罪。』──教會證言卷九原文第239-244面。(懷愛倫著《傳道良助》第七十章警戒的話)
預言中接下去又說:『全地的人都希奇跟從那獸。』
今天羅馬教廷的權勢和影響的巨大,已經令人感到『希奇』了,但將來還要令人感到『希奇』,以致『全地的人都希奇跟從那獸。』這是預言美國和西歐各基督教、天主教國家,以致於世界上其他各國中一切世俗化的基督教,都要和背道的羅馬天主教聯合起來,並要效法羅馬天主教的精神,跟從她的榜樣,利用地上政權的支持,去強迫人們遵守羅馬教會所制定的星期日和禁止人們遵守主所設立的安息日,或僅僅是高舉星期日和禁止上帝餘民遵守安息日。關於這一方面,在後面兩角如同羊羔的獸的異象和第二、三位天使警告中還要詳細講解。
預言中接下去還說:『也拜獸說,誰能比這獸,誰能與他交獸呢?』可見末後地上的人不但『都希奇跟從那獸』,而且還要『拜獸』。這裏所謂『拜獸』的事,實質上主要也就是指上面提到的被強迫去遵守星期日,並被禁止遵守安息日的事,或單單表現為被禁止遵守安息日。
懷愛倫提到:『先知但以理曾預言到小角(即羅馬教廷),說他「必想改變節期和律法。」(但7:25)。使徒保羅也稱這同一個權力為高抬自己超過上帝的『大罪人』。這兩段預言是互相輔佐,彼此補充的。教廷唯有藉著改變上帝的律法,才能高抬自己超過上帝。凡是明知真相而又遵守這被更改之律法的人,便是向那更改律法的權勢致敬。這種行為就是效忠教皇來代替上帝的記號了。
羅馬教廷曾企圖改變上帝的律法。那禁止人拜偶像的第二條誡命已被廢除了,第四條誡命也被更改了,吩咐人遵守七日的第一日來代替第七日的安息日。..』
『這種更改安息日的事已被視為羅馬教會權力的證據,羅馬教的作家也說:「把安息日改為星期日,這種行動已經得到各改正教會的承認,..他們既遵守星期日,就是承認羅馬教會有權制定節期,並命令人遵守。」』
『羅馬教徒宣稱:「改正教會之遵守星期日,證明他們是自相矛盾,是向羅馬教會的權威低頭。」改正教會的這種強迫人守星期日的運動,乃是一種強迫人敬拜教皇(敬拜獸)的運動。凡明知第四誡的要求,而又故意遵守偽安息日來代替真安息日的人,正是向那制定這偽安息日的權力致敬。」』(善惡之爭第25章465,467,468
頁)。
至於『拜獸』的人所說:『誰能比這獸,誰能與他交戰呢?』這話既顯明羅馬教廷末後勢力的強大,也成了許多拜獸之人的藉口,認為不得不服從羅馬教的權勢而違犯安息日,並在不同程度上高舉星期日。
然而在一切效忠並信靠上帝的聖徒看來,這獸的權勢並沒有甚麼了不起,因為他們所事奉和敬拜的上帝是有無限權能的。主也勉勵他們說:『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麼?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太10:28-31)。因此,他們為了效忠上帝,謹守上帝的誡命,而不怕觸動獸的怒氣。他們乃是名錄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而始終不肯敬拜獸的人。(啟13:8)。他們乃是完全『勝了獸和獸的像並他名字數目的人。』(啟15:2)。經上說:『弟兄勝過他(指撒但),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自己的性命。』(啟12:11)。
預言中還提到全地的人『又拜那龍,因為他將自己的權柄給了那獸。』
這裏也特別是指大龍末後要通過披著基督教外衣的招魂術行奇事的能力,和羅馬教宣揚的馬利亞和聖徒顯靈,來加強羅馬教和世俗化基督教的背道活動。此外,或也可指撒但要利用當今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中被鼓吹的所謂『新世紀運動』,以及其中的通靈術和招魂術活動,使得許多不信主的人,或信其它宗教的人,也都被網羅在其中。再者大龍也要通過招魂術的迷惑人的活動,來直接接受人的敬拜。懷愛倫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提到:『撒但定意要使一切的人(天主教徒、基督教徒、世俗的人)合為一體,以便把他們全部網羅在招魂術中,來增強自己的勢力。(善原文583
頁)。』『一切的人全部網羅在招魂術中,這樣他們就是直接從事對龍的敬拜了。(善原文562,588
頁)。』(『聖經和預言之靈集句』)。
第四段 獸的叛道
預言中接著就論到獸的叛道活動:『又賜給他說誇大褻瀆話的口。又有權柄賜給他,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獸就開口向上帝說褻瀆的話,褻瀆上帝的名,並祂的帳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又任憑他與聖徒爭戰,並且得勝。也把權柄賜給他,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國。凡住在地上,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的人,都要拜他。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13:5-9)
這段預言已經在中古時期羅馬教廷身上獲得了基本應驗,但卻並未完全應驗。本段預言的完全應驗是在末後時代,基督復臨之前。現分四點講解:
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
第一點,『又有權柄賜給他,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這和但以理七章論到『小角』的預言時期相同:『聖民必交付他手一載、二載、半載。』由此也可證明啟示錄13章形狀像豹的獸,也就是但以理七章的『小角』,都是預表羅馬教廷和教皇。他們在中古時代掌權任意而行、逼迫聖徒的年代是『一載、二載、半載』,加起來是三年半,也就是『四十二個月』,也就是『一千二百六十天』。(參啟12:6,14.11:2,3)。實際上也就是代表一千二百六十年。(參民14:34.結4:6.但9:25-27)。而歷史上也正是這樣奇妙應驗的:從公元538
年羅馬教皇西弗流斯藉著東羅馬帝國的軍隊『拔出』三角中的最後一角(東哥特王國),而在羅馬城內正式開始掌權起,到公元1798年羅馬教皇庇烏六世被法國軍隊俘擄為止,前後正好為1260年。
說誇大褻瀆的話
第二點,『又賜給他說誇大褻瀆話的口,..獸就開口向上帝說褻瀆的話,褻瀆上帝的名,並祂的帳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
但以理七章論到小角的預言也提到:『有口說誇大的話。』『向至高者說誇大的話。』關於獸所說一般『誇大褻瀆話』,我們在前面也已經提到,如歷代教皇曾自稱或被稱為『諸父之聖父』『至大的祭司』『教會的元首』『上帝的代表』『基督的代表』『萬萬不能錯的教皇』,甚至『主上帝教皇』『第二位上帝』等等。但此處預言提到獸還要進一步『向上帝說褻瀆的話』。表現在三方面:
(一)『褻瀆上帝的名』:如十三世紀初,教皇英諾森三世所制定的,使『彌撒祭』(一塊薄薄的餅,相當於聖餐的餅)變為基督的真身、真血,而且是真活的基督,真活的天主(上帝)的異端,是對上帝聖名的極大褻瀆。正如懷愛倫所指出:當時『羅馬教的神父們竟偽稱他們能藉著他們那種無意義的畫符念咒,把普通的酒和餅變成基督的真肉、真血。他們懷著褻瀆僭越的心,公然宣稱自己有創造萬物的創造主上帝的權能。他們甚至用死刑來威脅一切基督徒,要他們承認這種可憎的,侮辱上天的異端。成千成萬拒絕這種教條的人,竟被處火刑焚死。』(善惡之爭第三章46頁)。
在羅馬教『教理詳解』一書中,也可看到這一類的問答:『問:神父在甚麼時候用這個權柄呢?答:在彌撒當中舉揚聖體的時候,神父代替吾主耶穌,一念了成聖體聖血的經,就有吾主耶穌的聖身聖血。問:成了聖體聖血,還有麵酒的體麼?答:沒有了,只剩下麵酒的形像。麵酒的體全變成了吾主耶穌的聖身聖血。』『問:吾主耶穌在聖體裏頭,是死的,是活的?答:是活的。因為在聖體裏頭的吾主耶穌,就是現今在天堂上的吾主耶穌。他的身子是活的,不是死的,並且也有復活後肉身所受的光明、神透、神速、無傷四樣奇恩。』『問:聖體裏頭,也有天主聖父、聖神(即指聖靈)麼?答:也有天主聖父、聖神(即聖靈)。因為天主的本性是不能分開的,所以完全有天主三位。』(245,246
頁)。
又如羅馬教皇『立馬利亞為神』,又稱她是『上帝的母親』,也是對上帝聖名的另一極大褻瀆。『教理詳解』中也有這一類問答。『問:聖教會為甚麼加這幾句經?(指聖母經的第二部分)。答:第一,聖教會願意我們在一總人(一切人)面前,認識聖母是天主的母親。(意即上帝的母親)。第二,願意我們常常求聖母保護我們,特特在我們臨終的時候。』(325
頁)。
其實馬利亞只是一個人,我們只能稱她是耶穌肉身的母親,卻不能稱她是『上帝的母親』。從耶穌的人性來說,是馬利亞生養了耶穌;但從耶穌的神性來說,卻是耶穌創造了馬利亞。再說馬利亞和耶穌肉身上的母子關係,也並不能使她比其他上帝兒女更為有福。如有一個婦女曾大聲對主耶穌說:『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耶穌說,是,卻還不如聽上帝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路11:27,28)。另一次主耶穌的母親和弟兄來找祂時,祂又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就伸手指著門徒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太12:48-50)
(二)褻瀆上帝的『帳幕』,也就是天上的聖所(來8:1-2)。例如羅馬教刪改了上帝十誡的律法,踐踏了主的救恩,取消了基督的中保代求工作,等於是破壞了神聖的約櫃,踐踏了主施恩的寶座,廢除了中保代求的香壇,從而也褻瀆了上帝的帳幕。
又教皇自稱為『至大的祭司,代基督之位者。』主教、神父也被稱為祭司,聽取信徒跪在自己面前的認罪,執行著僭取的『赦罪的權柄』;又以馬利亞為中保,要信徒向馬利亞禱告,求馬利亞將自己的祈求轉告於上帝;還提倡敬拜聖徒的遺像、遺物、遺駭,出售贖罪券等等,..都已褻瀆了基督在天上聖所中的大祭司和中保的贖罪與代求工作。
(三)褻瀆『那些住在天上的』:例如以前教皇頭戴的三層冠冕,表示教皇是天上的王、地上的王和煉獄的王。羅馬教還宣傳:『神父的地位,不但遠超過教友的地位,還遠遠超過天神(即天使)的地位,因為天神不能成耶穌的聖體,也不能赦人的罪。』(教理詳解)。羅馬教還宣稱馬利亞為『天神之母』,(意即「天使的母親」),和『造物之母』(意即「被造之物的母」)。這一切都是對那些住在天上的天使和宇宙眾生靈的褻瀆。現在我們接下來繼續研究獸的叛道活動。
與聖徒爭戰,並且得勝
第三點,『又任憑他與聖徒爭戰,並且得勝』。』(啟13:7)。但以理七章論到『小角』的預言中也提到:『我觀看,見這角與聖民爭戰,勝了他們。』他『必折磨至高者的聖民,..聖民必交付他手一載、二載、半載。』(但7:21,25)。
這些預言都已明顯地獲得應驗。例如羅馬教皇曾組織十字軍一次又一次地攻打、屠殺瓦典西人、阿比尖西人等,又藉著所謂『異教徒裁判所』、『耶穌會』等機構殺害了無數聖徒。據統計,羅馬教在中古時期於西歐各國,殺害的聖徒人數至少有五千萬之多。有關資料在前面但以理、啟示錄的有關預言中已屢有引述,這裏不再重複。
以上提到的羅馬教廷迫害聖徒的情況,似乎都屬於中古時期,然而根據聖經預言,末後獸的『死傷..醫好』後,他對聖徒的逼迫還會東山再起。正如懷愛倫所指出:『羅馬教會永不會放棄她那「絕無錯誤」的主張。她過去向那些拒絕她教義之人所施行的種種逼迫,她現在還堅持是正當合理的。況且今日如果再有機會的話,她是否還能作出同樣的事呢?是的,只要除去現今世上政府的約束,並恢復羅馬教先前的權勢,她那種殘暴和逼迫的慘劇必要迅速重演。..』(善惡之爭第35章584
頁)。
當然,上面提到中古時期羅馬教『與聖徒爭戰,並且得勝』,只是指殺害聖徒的身體方面說的。主對此早就勉勵聖徒說:『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太10:28)。至於從靈性方面來說,那真正得勝的不是羅馬教廷,而是聖徒。正如經上所指出:『弟兄勝過他(指大龍),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啟12:11)。他們將要在基督復臨時被提升天,和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審判撒但、邪靈並歷代來一切惡人的案件。(啟20:4,9.林前6:2,3)。
制服各族,接受敬拜
第四點,『也把權柄賜給他,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國。凡住在地上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的人,都要拜他。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13:7-9)。
本段預言的前一句,在中古時期就己獲得過明顯的應驗。當教皇勢力強大之時,確曾在歐洲『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國。』後一句預言將要在末後主來前獲得完全的應驗,那時『凡住在地上名字沒有記在從創世以來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的人,都要拜他。』(按照聖經原文,可以重新作這樣的繙譯)。也許有人會認為本句預言絕不可能應驗,因此預言之靈又加上一句嚴肅的勸告說:『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這裏的所謂敬拜獸,是有著特定意義,並指著特定事件的,即我們前面已略為提到,並將在下一題兩角如同羔羊的獸的異象中還要詳細講解的,是指末後美國和西歐各國,以至於世界各國的背道的基督教、披著基督教外衣的招魂術,都要和羅馬天主教聯合起來,並利用地上政權的支持,去強迫人們遵守羅馬教所制定的星期日,或僅僅表現為尊重星期日,並禁止上帝餘民遵守安息日。而這種作法等於是強迫人敬拜羅馬教皇。懷愛倫在解釋本節預言時也早已指出:『將來不論在舊大陸或新大陸,人們都要在尊敬星期日(完全根據羅馬教的權威而創立的制度)上崇奉羅馬教皇。』(善惡之爭第35章599
頁)
至於上面提到的『生命冊』所以被稱為『從創世以來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也是很有意義的,因為上帝藉著基督救贖人類的計劃,因著上帝的預知,早在創世以前就己設立了(參弗1:4.彼前1:18-20.羅8:29,30),並早在人類始祖亞當、夏娃犯罪墮落後,上帝就開始用被殺之羔羊所預表的基督的流血捨命,來為他們贖罪了(參來11:4. 約1:29)。而且事實上主耶穌也真的是被始祖亞當、夏娃和我們歷代以來每一個世人的罪所殺害的。因此基督的確可以被稱為『從創世以來被殺之羔羊』。而本節預言實際上也指出,只有那些名字『記在從創世以來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的人 』才能靠主有力量,拒絕敬拜獸。
第五段 獸的結局
預言中最後一段是論到獸的結局:『擄掠人的必被擄掠,用刀殺人的,必被刀殺。聖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啟13:10)
羅馬教廷在中古時期的『四十二個月』,即1260年中,曾『任意而行』,在靈性和信仰方面擄掠了無數生靈,使他們走向淪亡,而對那些在靈性和信仰方面所不能擄掠的上帝忠心子民,他就在身體和物質方面對他們大施擄掠,橫加殘害。在那『聖民交付他手一載二載半載』的時期中,他曾以『異教徒』的罪名,拘捕了無數上帝忠心的子民,投入牢獄,慘加殺害,並還掠奪了他們所有的家產,收歸己有。然而到了1260年的定期結束之年,即公元1798年,他自己也開始遭到了初步的刑罰:『擄掠人的必被擄掠。』教皇本人也遭到了被擄掠的下場。
『有專門論羅馬教的著作家李克柏氏說:「法國將軍伯賽氏在1798年2月10
日帶兵攻入羅馬,宣告共和。當時年老的教皇反對共和,..因此被拘到法國囚禁起來。..1799年
8月19日就死在法國某處軍營中。..這次拿破崙出此反對教皇的舉動,歐洲大半的人都是同情他的。..」』(但以理之研究
130頁)從此以後教皇的權勢大為衰落。..不過正如預言所指出的,後來獸的『死傷卻醫好了』,羅馬教廷的勢力又已東山再起,直到基督復臨之時。
預言中接著說:『用刀殺人的,必被刀殺。』這句預言將在基督復臨時,獲得完全應驗。正如使徒保羅在書信中所指出的:『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裏,自稱是上帝。..那時這不法的人必顯露出來,主耶穌要用口中的氣滅絕他,用降臨的榮光廢掉他。』(帖後2:3-8)。
第六段 末後聖徒的情況
預言中接著又指出:『聖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是的,聖徒們根據聖經的啟示和預言相信:我們所事奉的上帝是至聖、至義、至愛的,是全知、全能並掌管天下萬事的,上帝能使『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上帝也終必要施行公義的審判,刑罰一切惡人,並拯救祂的子民。上帝子民如能存有這樣的信心,就能在一切的逼迫、磨難、火煉中生出忍耐的心。主耶穌勉勵我們說:『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24:13)。主的兄弟雅各也勉勵我們說:『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1:2-4)。
『聖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也說明查考聖經、研究預言的重要,聖經的啟示能使我們看明過去、現在並將來的一切,能極大地堅固我們的信心,激發我們的愛心,熱切我們的盼望,並使我們在一切考驗、試煉和傳道救靈工作中,產生堅忍的力量,從而能靠主得勝到底,直到迎見主的聖面!
* 路光 *(本文選錄自路光所著『聖道專題研究』第五部分第九題,並已略加增補。若要看到更詳細的研究資料,需參看路光所著『啟示錄研究與默想』下冊第四題)